|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5-9-7 11:41:1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间烟火》序言
人生有味是清欢(自序)
邹剑川
对于美食文字的热爱,源于少年时节对于梁实秋、汪曾祺、贾平凹等人的阅读,源于对湖北电力作家刘正中、龚建民等美食文字的喜爱,那是20多年前的旧事了。我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字就是美食文字,16岁创作,关于故乡的牛肉面。
从20年前发表第一篇美食文字,到结集出版,断续为文,也算对我拙劣文字的一个总结。
苏轼有诗云,人间有味是清欢,这也是我少年时阅读的一个闲情、生活随笔类选本的名字。这些年我陆续读了三联、广师大全国诸多出版社、出版人、作家的美食文字,在舌尖文字小热的背后,潜伏着人们对于中国吃,中国文化,中国美食的千般热爱和探求。人生是平淡和琐碎的,而美食是一场艳遇和惊喜,让人的生活有了情趣,有了高度,有了艺术。中国美食的博大精深,在世界上也是极为罕见的,在中国民以食为天,民以食为本,吃是头等大事,在中国各个地域,各个菜系,都有关于美食的理解,繁多的食物和独到的烹饪技法。
对于美食文字写作,我坚持第一人称的亲历、体验、品尝、思考、感受,力求独立原创,是为著而不是编。所以写作起来比较艰难,因为繁多的美食,要到各地去品尝去体验是一件耗费时间、精力、金钱的事。对于美食的写作,我倾向对于色、香、味、美有较为贴切的描述,以及美食地域、文化美食的阐述。
由于是湖北人,我注意到新鄂菜已跻身全国十大菜系,在中国美食界有较大影响,而鄂菜近些年在全国各地比较受食客的欢迎。饕鬄之徒、旅游爱好者、餐饮、旅游行业从业者、文学爱好者对于鄂菜有更深层面了解的需求。而市面上系统地关于湖北美食的图书并不多见,《人间烟火》的写作以鄂菜为主,兼顾其他地方和区域,突出了湖北地方楚文化,楚天美食风味。
这些年,我走遍中国大江南北,到每一个城市,每一个乡村,从南海、东海,到边疆沙漠,从彩云之南到华北平原,从华中、华南到西北、西南,我还有很多没有去过的地方,没有品尝的食物。在行走的路途中,在每一次和食物的相遇里,我体味到了许多乐趣,也很愿意和读者分享。
应当感谢我的朋友和同事,正是因为他们对于我美食文字的欣赏和关注,甚至是追捧,给了我多年来写作美食的动力和勇气。本书得以付梓,也要感谢我的母亲、妻子承担了大量家务,感谢我单位各级领导提供的便利,感谢我的两位老乡图书策划人、美食作家巴陵、图书策划人、励志作家美文王国军为本书出版作出的努力。更要感谢北京代代读图书公司、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对于图书新人的勉励和扶持。
作为一名业余图书策划人,我深知当下图书市场的局面和文学文化类图书出版的不易,唯有把心交给读者,面向市场,用心写作,才能让图书在网络、报刊、影视媒体的丛林和包围中,能有一席之地。
由于才疏学浅,我个人虽然坚持亲历实地考察采风,并查阅借鉴了大量美食专著、作品,观看了诸多影像资料,但难免有错漏不当之处,还望读者方家不惜赐教。由于本人多年前未注意拍摄保存美食图片,虽然是业余摄影师,但采用了网络一些共享图片,由于部分摄影家难以联系上,还请提供联系方式,本人奉上薄酬、样书。
人生充满了种种欢喜,作为我们更多的享受当下,和美食的每一次相逢里,找到我们自己即刻的存在,找到我们温和安详的内心。在遇见每一个城市,在穿行每一条道路,在寻找美食美景的每一次旅程中,总有无数未知,看得见的地方,看不见的城市在召唤我,在每一个陌生的食材和味蕾的碰撞,在我舌尖上每一次味觉和味道的沉淀里,我都会有深深浅浅的感动,那是对于生活的感激,对于食物的赞美,对于中国美食博大文化的折服。
上苍保佑吃完了的人民,上苍保佑吃饱了饭的人民。人生有味,味在四海,味道江湖,每每相逢,处处清欢。
(1466字)
剑川2014年6月9日临屏草就于下武昌江淹南浦半岛随意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