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6日,从武穴市相关部门获悉,该市将在田镇马口作业区和龙坪新洲作业区建设一批5000至10000吨级公共件杂货和散货高桩直立式码头。这是武穴发展临港经济的重要举措之一。
该市围绕“三型”港口定位,积极谋划储备重点项目,实施调整一批港口岸线规划、建设一批现代化港口码头、建成一批综合运输通道、引进一批规模集群产业、扶持一批水路运输企业、启动一批航道整治工程的“六个一批”工程,力争把武穴港建成长江中下游对外开放重要港口、鄂东南地区区域物流中心、鄂东南地区对外贸易的重要平台和主要窗口。
武穴科学谋划和论证产业、镇处、水源保护和港口设施等布局,实施村镇、土地利用、园区、产业项目布局等相关规划与港口规划相衔接。将沿江所有建设项目列入市规委会评审范围,按照打造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港区的要求,推进建设一批大型化、专业化、集约化码头。同时,推进大型企业的专用码头改造升级,运用法律手段和市场机制,逐步淘汰落后的码头,推进港口岸线资源整合。
按照“零距离换乘、无缝化衔接”的要求,该市加快推进麻武高速公路、武穴长江公路大桥、沿江一级公路、京九铁路进港区支线铁路等陆运大通道建设,加快完成各港区与交通主干道连接的疏港道路和水、电、通信等配套设施,构建公路、铁路、水路、管道的立体交通运输体系。依托现有的医药、化工、建材等临港主导产业,提升行业集中度和行业专门化程度,形成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及相应的产业链结构。加紧推进新洲清洁能源岛建设,开发以LNG为重点的清洁能源新型产业项目,加快城西物流园和马口物流园建设,带动港口物流、运输服务、商贸、金融等行业的发展。
抢抓推进船型标准化建设的政策机遇,发挥镇处和社会力量招商引船创办水运企业,鼓励水运企业增加船舶运力,力争到2020年前,培植3-5家税收过500万元的水运企业,运力总量达到50万载重吨。同时加快推进鲤鱼山航道整治工程建设进程,落实将龙坪新洲南岸护岸工程纳入“十三五”长江干线航道建设规划,同时开展港区维护、港口作业、违法采砂等专项整治,切实保护和改善港口水深条件。
目前,武穴有各类码头67座、泊位110个,其中客运码头8座、货运码头53座,3000吨级以上码头12个、泊位23个,高桩直立式码头2座。武穴港货物吞吐量年约2000万吨,仅次于武汉、宜昌、荆州、黄石四个主要港口,位于全省19个重要港口之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