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钟祥市境内,延绵106公里的紫薇花景观带,已经成为一大旅游亮点,也成为该市“绿满荆楚”行动中的亮点。
8月28日,钟祥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林学博士郑书星,对大口林场至盘石岭沿线的紫薇花景观带维护进行了技术指导,施肥、浇水、修剪,以便紫薇花树更好地保持树势,储存营养而顺利过冬。
郑书星介绍,紫薇开花时正当夏秋少花季节,花期由6月开至9月,故有“百日红”之称,又有“盛夏绿遮眼,此花红满堂”的赞语,根、皮、叶、花还可入药。目前,紫薇常用的繁殖方式是播种和扦插两种,一般在3、4月栽种,长势良好的可当年开花;冬季落叶后应及时修剪侧枝和开花枝。
今年8月22日开幕的首届中国农谷·荆门紫薇花文化旅游节上,1万亩紫薇基地、250万株紫薇、106公里紫薇花景观带惊艳亮相,让钟祥市的紫薇花名片映入了省内外广大游客的心目中。在该市的规划中,2016年还将延伸建设5000亩紫薇基地,大力发展集植物科研、苗木生产、旅游观光、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生态旅游产业,让夏秋时节到钟祥赏紫薇花成为游客的坚定选择。
“春夏两季花相映、秋冬两季色转换、农谷四季都宜人”。钟祥满目万紫千红,缘何而来?
该市首创的“政府不出资、农民不出工,沟渠通畅、路堤绿化”的农村林网建设新机制,推动了全社会投身森林城市创建的热潮中。其“谁栽植、谁管理、谁收益”模式,让有实力的企业或个人成为林网建设主体,实现了农村林网建设、管护“责、权、利”的有机统一。具体而言,就是由乡镇政府、村委会与造林企业或其他责任主体通过“你帮我清沟,我让你植树”等形式,签订清理沟渠、植树造林经营管护合同,落实栽植责任、所有权和管护权,将每一片林、每一棵树的管护责任落实到企业、落实到人,实现造林、管护的无缝连接。
当社会上对“当年植树当年死”的现象进行诟病时,钟祥市采取的是对造林质量好,成活率高的及时进行专项补贴;对达不到成活率要求的,及时督促补植补造,用项目带动、激发各地林网林带管护热情。此外,林业部门积极充当“排头兵”,不仅在技术上加强指导,而且在苗木供应方面做到及时、足额到位,从而确保了植树造林行动收到实效。
在建设紫薇花旅游景观带的过程中,该市继续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原则,由政府提供土地。景观大道建设规划道路两侧所占农用地,由市政府按照“两不变、一补偿、一终止”(农用地性质不变、集体土地性质不变,按标准对农户进行补偿,依法终止土地承包合同)的模式将绿化用地进行土地流转。同时,业主负责绿化。景观大道建设实行“谁栽谁有、谁经营谁受益”的方式经营,业主必须遵守两个约定:必须严格按照规划标准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苗木定植后五年内不能采挖出售,五年后采挖出售时不能大范围整体采挖出售,不能破坏景观效果。同时,在采挖的当年必须“挖一还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