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长安:九份烟火一份愁—读苏白新书《人间烟火》
顾长安
认识苏先生,纯属偶然。
作为资深文青大妈,人前拿捏着一份矫情,会说,缘分啊!背后私下里撇撇嘴,说,其实是猿粪。不过就是某一天无意中发现身在了某一个新群中,然后总能看到一个有长长定语头衔配着恍惚是帅哥头像的人上蹿下跳,不,文人说是舌战群儒;俗气一点说是撕逼。
但仅仅是他那一串串的近期计划、从业简历、现时职位,已然闪瞎众人的钛合金狗眼。
是的,苏先生成功颠覆了霸道总裁在我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但用他的话说,是我们这些人无法接受一个活生生的霸道总裁就这样出现在身边,还不甩你的现实。
都说文如其人,其实这话并不准确。很多时候单看文字,你无法想象文字背后的那个人的真实模样。这话尤其特别适合苏先生。
就如没看他文字之前,我实在想象不到这样做人高调、言语犀利的人,写起男欢女爱来居然也有一份内敛的细腻柔情。
说远了,其实今天想说说苏先生的新书《人间烟火》。
惯常高逼格的书名,配着浅淡的底色,还没翻开,已然迷蒙了双眼。有一种“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的宁静致远的意境。
想起自己从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富养姑娘,一路堕落成满面尘灰烟火色的黄脸娃妈,不胜唏嘘。倘若日常饮食,也能有一份看人间烟火的淡定从容,世间又何来这许多的怨妇?但唐人有诗说“贫居往往无烟火”,所以那一份缭绕,合该是幸福的代名词。
虽然也做得出几样精致叫人称赞的美食,但我并不是一个吃货,从不挑剔饮食,保持日常身体所需即可。所以,美食对我向来没有什么吸引力。叫一个常年需要保持身材的人去翻看一本美食书籍,无异于让一个厌食症患者吞掉一个巨无霸汉堡,还是加长尺寸的那种。
但是,这本书还是成功的吸引了我。
大约彼此年纪接近,苏先生美食背后的沉淀的人情往事,尤其的能叫人共鸣。
很多美食,无关乎地域。等到你看到的时候,才恍然发现,哦,原来相隔千里之外的人们也在吃着。
豆蔻年华时曾经陪我一起早起吃汤包的那个人,早已经移情别恋;跟我说青菜不能叫做白菜的那个人,却如同我爱过的牛肉面一样长情陪伴。他的母亲曾坐在灯下细细的剥去红薯藤上的丝,就为了给我炒一盘爽口的小菜;看到家乡的徽菜,会突然鼻头酸涩,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动。。。。。。。
细细的看下去,在每一个食材里,似乎都能寻到自己岁月的倒影。熟悉的名字,一瞬间就想起深埋在记忆里的味道。也会感慨,怎么有人记忆这么好,吃过这许多的东西,记得那一道道的菜,写得出如此的活色生香?
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从中土到外邦,从吃到喝。。。。。。土也土的有趣,洋也洋的兴味,当是案头一本值得常常翻阅的书。
旷达的文字,真诚的情感,是属于男子特有的一种品评,却能给人一种别样的人生体会。当为人妇,洗手作羹汤,做的不是一顿饭,而是一日又一日宁静的岁月。那些闪过在眼前的香气,不是吞食瞬间的满足,而是唇齿后岁月留下的细微的感动和一份深情却不哀伤的乡愁。
那炊烟起处,有等你归途的亲人,有陪你吃饭爱人,有路途里给你一段居家温情的陌生人,无论宽居或斗室,便都是人间最好的地方。
作者系晋江中文网签约作家,印象文化高级策划编辑,旅美作家,现居德克萨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