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吴渝婷被当地人称为美女猪倌(资料图片) 吴渝婷身材娇小、长发及腰,坐在办公桌后显得文静而镇定。谁知道这个外表很女人的80后,竟是荆门当地有名的“女汉子”。走出校门后,她为自己的人生作出了一个又一个关键的抉择,每一次抉择都是一次重生。 三次抉择 美女大学生回乡当猪倌 今年34岁的吴渝婷,一直在做抉择。 1999年,吴渝婷从武汉大学进修毕业,怀惴着从小就有的当老师的梦想,她放弃了最后一批毕业生分配工作的名额,只身南下去广州应聘,到一家知名教育机构当教师。 第二次抉择在2003年,当时她的事业顺风顺水,却出人意料地辞职,随夫下海经商,到缅甸从事有色金属产品生产。正是这4年的打拼,让她成为广州商界小有名气的“女强人”,也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命运似乎不想让她停止选择,最关键的选择又来了。 当时家乡荆门正鼓励发展养殖业,多年从商的经验告诉她,农业会是未来的风口。当她和家里人说起自己回乡创业养猪的想法时,家里立马炸开了锅。丈夫反对吴渝婷回乡去搞农业,尤其是老家的亲戚朋友,听到她在外面读了大学、事业有成却要回乡当猪倌,都无法理解。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思想斗争后,2007年9月,吴渝婷还是选择踏上回荆门的火车,开启了当猪倌的征途。 两次考验 弱女子历练成女汉子 出师不利,2007年底的那场大雪,让吴渝婷第一次有了挫败感。 那时,她正在天门牌楼镇建设200亩的养殖基地。大雪一下,刚要动工的厂房被迫停工。停工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大雪过后再开工时,建设用的钢材价格噌噌往上涨。而当时流动资金非常有限,建设用料差价就达几百万元。 更严峻的考验还在后头。2009年,受金融危机扩散效应影响和禽流感的暴发,猪肉价格开年便一路暴跌。这一年,猪价降到4.5元/斤,而保本价就要5.1元/斤。散户纷纷弃养,她手上一批仔猪价格降到230元/头都无法出栏,卖与不卖都是亏本,但不继续投入的话,所有工作相当于前功尽弃,资金缺口高达300多万元。而此时金融机构紧闭信贷闸门,声称“身上带毛的行业,一分钱也不贷”。猪场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心急如焚的吴渝婷到处求助,处处碰壁,体重骤降十几斤,又黑又瘦,“那个时候什么都不想了,就想听见批发商来基地拉猪的货车轰鸣声。”吴渝婷说。 绝望中,荆门市、区领导得到消息,带着专班来了,在厂里召开现场办公会,最终,邮政储蓄银行授信300万元,资金链接上了。年底,肉价一路跳涨到7.8元/斤,这时吴渝婷才缓了一口气。 如今,她的齐笙养殖有限公司每年生猪出栏上万头,经济效益过千万,还为社员养殖场提供近5000万元的融资,帮扶大学生创业者60余名。她自己也成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湖北省十大青年创业人物”。 “我们公司已经联合500强农牧企业正大集团襄阳公司,投资建设100万只肉羊全产业链,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打造从农场到餐桌可靠无公害的安全标准建设。”吴渝婷对未来信心十足。 一路走来,回想起自己的每一次抉择,她感慨万千:“成功与否,来源于你人生路上的选择,这需要勇气和舍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