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再朝金殿
民国诗人李品仙《登武当》的诗,我读了一遍又一遍, 心中顿时涌出股冲动,乘着秋闲决心再上武当山。 三、五个痴友讨论定策,商量好了,还定准了时间, 盘山公路在山间绕来绕去,时而山顶,时而半山上旋, 周围的树木苍翠葱茏,迎面的空气分外清鲜, 山谷中白云轻舞冉冉缥缈,百鸟鸣叫把我们招喊!
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缓缓向上爬,不紧不慢, “百步梯”一级级向上延伸,一步一台阶,上台就稳站, 我们一路走,一路歇,下定决心登高后再返还! 爬山!不就是为锻炼毅力吗?越来我们心越坚, 喝口水,哈哈笑着,开开心,热热火火聊着天, 顿时来了精神加快了步伐,上山!如同打仗战犹酣!
到了天柱峰顶!我们顾不上劳累,前沿后迈静心的看, 瞅就瞅不赢,看也看不够,围着天柱峰的太和宫转: 巨型条石砌筑的“城墙”,虽坚固稳重却又临危居险, “城墙”紧紧地围绕着金顶,犹如一道青石钳接的铁环, “城墙”四周的四座天门,象征天阙,雄伟无比亮观, 天门临绝云空,极力地渲染着天庭仙界的威严! 平台四周的栏杆上,挂着又粗又重的铁链, 铁链上锁着密密麻麻的“同心锁”,多情的“梁祝”们心相粘, 又看到一对小夫妻,小锁虔诚锁,钥匙!一道弧线扔山涧! 人到世上来,只要心意诚,最要无邪念,祖师爷就会保平安!
金殿面积小,不足三十平方米,建于明朝永乐十四年, 高、深、宽,组装成型,全部用铜铸鎏金的构件, 我国现存最大的铜铸鎏金大殿,密不透风,铆榫拼焊, 六十八个玲珑精巧、栩栩如生铜兽分立檐脊上端, 额枋及天花板上,雕铸着流云等等多种多样装饰图案, 金殿内供奉着鎏金的“真武祖师大帝”,慈祥、亲和、严然, 金童拿着文簿,玉女托着宝印,水火二将执旗捧剑, 神案下置玄武,俗称“龟蛇二将”,巧夺天工,生动传神堪, “金光妙相”四字,殿内光彩灿烂,那是康熙皇帝的手匾, 藻井上悬挂一颗鎏金明珠,叫“避风仙珠”,朝贡者人人称贤, 传说这宝珠能镇住山风不能吹进殿门,保证神灯长明长燃, 殿外,是白玉石栏杆台,台下是紫金城的容颜, 城墙,由巨大的长方形石依山势垒砌而成,非常、极其壮观, 在这金顶上,山风愈劲,看着仙境在天人合一,就没有半点意乱心烦!
我们共同吟诵着明代诗人万升的《天津桥》,不禁感概万千, 历史上,有多少皇帝想得道成仙,想成千年树,想活一百年啊! 秦始皇、唐太宗、明太祖、康熙帝……都没能躲过鬼门关, 年日无情,岁月如梭,攀登上这高峰倍觉人生苦短! 再伟大的人,人生都是如此!前行之路,都有不少沟沟坎坎, “会当凌绝顶 ”,我们都在往人生的“金顶”上攀, “一览众山小”,人世间的大好时光,登上高处,都已饱览, 秋天游武当山,人生洗礼又一次,朝躬祖师爷,我再次许下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