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贵宾
   
- 积分
- 8146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
9月18日一大早,载着首批郎溪探亲游旅行团18名游客的大巴车,迎着微微的细雨驶向600公里外的大冶城,开启为期三天的探亲之旅。
旅途中,游客们与郎溪县的大冶人欢聚一堂,用熟悉的大冶话互诉衷肠,感受着当地老乡的热情好客和南漪湖畔的美丽风光。茶话会上亲情浓
18日下午4点,首批赴郎溪探亲旅行团抵达郎溪县飞鲤镇湖滨村村委会。见到游客的到来,村干部和村民代表们都热情地涌了出来。
一番寒暄过后,村民们就把旅行团一行迎进会议室。会议室里,摆着各色各样的水果、零食,除了苹果、梨子、香蕉、橘子外,还有湖滨村特色的野生小菱角,这些都是村里特意为老家人准备的美食。
大家陆续入座后,茶话会正式开始,由湖滨村村委会的会计罗厚胜代表发言。他说,这是老家那边首次以团体组织来看他们,自己老家也是大冶汪仁的,第一次接触到如此多的老家人,非常激动。
随后,村民代表李发贵、陈绪海等陆续发言,向旅行团一行讲述了那段迁徙的历史、湖滨村的现状以及他们和家乡的感情、联系。“我们这里一些大姓的家族基本都和老家有来往,像我们李家每年都会回老家一次,家谱也都有,家族关系也很清楚,对老家并不陌生。”李发贵说道。
陈绪海接着说,一些小姓氏有可能与老家失去了联系,也不清楚自己老家还有些什么人,以及家族的传承纽带包括自己的辈分也都不知道了,这些姓氏就需要老家人帮忙找到自己的家族。
“我们这一代的大冶话还是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但是我们的下一代说的老家话就有些变味,孙子那辈就基本不会说老家话了,现在大家来还可以听到家乡话,也许过了几十年后估计就没人会说了。”陈绪海说,这是一种历史文化遗产,如果最后失传的话是非常可惜,希望可以通过大家的努力将它保存下来。
最主要的是,以后的子孙回到家乡不会说家乡话,家乡人是不会认他们的,这是从曾经的一个实际例子中得到的重要讯息。“我们村有一家人不会说大冶话,有一次回到家乡说自己是大冶后人,结果老家人不认他们。”陈绪海说道。
茶话会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互诉衷肠,气氛非常热烈。
郎溪县鑫辉国际旅行社负责人冯才辉激动地说,自己在外带团多年还是第一次用老家话带团,非常激动,看到老家人更是异常兴奋,自己也是通过大冶记者、旅行社的关系找到了自己的老家人,也准备近期回老家一趟,将这根线重新接上。
特殊游客寻亲记
时间飞逝,茶话会在大家的依依不舍中结束了。临走时,湖滨村的村民还让旅行团的游客把吃的带上,怕他们饿着。在村委会门口,大家还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握手热聊,迟迟不肯松手。
直到导游催促大家赶快在门口来张大合照,之后还要赶着去下一个行程,大家才不得不松开紧握的双手。所有人各就各位后,在记者的帮助下,首批寻亲团的游客和湖滨村的村民在村委会的门口留下了第一张“世纪合影”。
晚上,旅行团一行在村里人的陪伴下,在村里的饭店里吃了这次旅行的第一顿团队餐,饭桌上大家把酒言欢,聊得不亦乐乎。
此次旅程中,有一位特殊的客人,一直向村民打听“毕家桥”、“姓叶的”等信息。这位游客就是叶平,通过本报“郎溪的大冶元素”系列报道,他得知建平县就是现在的郎溪县,并报名参加此次寻亲之旅。
叶平家的族谱记载,叶家有人迁到了建平县毕家桥。一路上,他不停找记者了解郎溪当地情况,通过交流叶平知道在湖滨村也有几人姓叶,但他们不会说大冶话。随后,我们又帮他联系上毕桥镇工作人员简新富。
之后,叶平独自留在了郎溪,在鑫辉旅行社的帮忙下,他来到了毕桥镇。在简新富的帮助下,他们几乎走遍了毕桥镇的叶氏所在的村落,但遗憾的是都没有找到他要找的族人。随后,他又去飞鲤镇走访了叶姓人家,但始终没有找到。
“也许他的家人已不在郎溪了,但我们还是会继续帮他找,我也请了县政府的一个老领导帮忙。”简新富说,他们会继续帮叶平找族人,让他们早日找回失去联系多年的亲情。
探亲之旅感慨多
20日上午,旅行团一行来到了此行的终点站周园,约2小时的参观后,大家吃完午饭愉快返程。返程途中,记者对众游客三天两夜的旅行进行了深入了解。
“那里的人讲大冶话、讲感情、很好客,并且在这里找到了和我辈分一样的陈家人,估计我们同一个祖宗的机会很大。”陈绪仪说,这次旅行让他了解了当地的历史和文化,挺不错的。
陈绪仪还表示,他和陈绪海相谈甚欢,陈绪海还让他和同行的陈绪东留下住两天,顾及整个行程的安排,他们没有留下,而是留下电话号码保持联系,以后有时间再来看望陈绪海。
和陈绪仪一起的有四五个朋友,他们都来自陈贵,是由程功友邀来的,基本也都看过本报关于郎溪的系列报道,经过湖北半边天国际旅行社的介绍,大伙约着抱着好奇的心态就来了。
“郎溪虽然没有什么景点,旅游业还不成熟,但还是值得一看的,毕竟是老乡,而且他们非常客气,通过这种探亲旅游的方式可以增进两地友谊,推动姓氏之间的往来。”程功友说道。
程功友说,除此之外,两地的互相交流对经济、文化发展都有好处,长此下去有可能两边会很亲热,大冶的经济现状比郎溪发达,但郎溪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两地可以互补长短。
“我和老伴是听说这里有冯家人,所以来看看的,不过当时不知道郎溪旅行社的冯才辉就是我们要找的冯家人,但是没来得及多聊觉得有些可惜。还好你们给了电话我,回去后会联系他的。”许祖英奶奶高兴地对记者说道。
对于此次旅程,大家都表示还不错,郎溪那边空气很好,蛮舒服的。郎溪的大冶后人们的热情好客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有时间的话再来看看也是有可能的,也希望郎溪的大冶后人能够早些回大冶看看老家的发展和变化。”许多游客感慨地说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