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 记者 姜博 实习生 任静/文 记者 张成/摄)因为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徒步登山一直是广大黄石市民喜爱的有氧运动。
本月底,黄石即将迎来首条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即将完工并正式开放的父子山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NTS,以下简称父子山NTS),集休闲、健身、户外运动、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将为广大市民、游客及户外运动爱好者提供科学、规范、安全、环保、优美的全民健身及休闲游憩之地。
深受市民关注的父子山NTS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又有哪些特点?记者两次前往探营,体验了这条风景如画的登山健身步道。
父子山步道一期月底完工 父子山是阳新富河以北一条东西走向山脉的主峰,位于太子与白沙两镇交界处,它的主峰海拔791米,仅次于七峰山南岩峰(867.7米)和黄坪山的太婆尖(840米)。
于今年5月开建的父子山NTS,总路线长度约95公里,主线长度约50公里,以大王镇境内的李清水库和太子镇境内的冯家堍水库为两个中心,形成“两圈一带”。
目前,作为一期工程的“两圈”全长约30公里的环线已全部贯通,部分路面还在进行细化工作,一期工程将于本月底全部竣工。
其中,李清水库段环线总长度约9公里,环水库的小环线长3公里,大环线长6公里;而冯家堍水库环线总长度约11公里,其中环水库小环线长2.5公里,大环线长8.5公里。
父子山NTS主要分为A级步道和C级步道。
其中,A级步道主要以砾石路面为主,该路为软基,在上面行走时不会有灰尘,就算下雨路面也不会积水。C级步道则以山地原始现状为主,很少有人工设施,是由现场地形与素材来修筑的登山步道。
在未来父子山NTS的二期工程中,将建设20公里的连接线来连接“两圈”环线,正式形成“两圈一带”格局。
两条登山步道各具风味 虽然同属父子山脉,但记者在探访过程中发现,“两圈”环线的风貌却不尽相同。
大王镇境内的李清水库段大环线山体较为陡峭,以人工痕迹较少的C级路面为主,徒步行走难度较大。
如果放在平路上,C级路面对于一般的户外运动者来说都可以轻松拿下,可是李清水库段大环线,算的上是父子山NTS中非常具有挑战的一条线路。
由于受地理环境影响,李清水库段大环线怪石嶙峋,有些地方甚至需要攀爬,但沿途的风景却美不胜收。在这里,你不仅可以鸟瞰大冶湖,还可以看到“打狗巷”、“雷公石”、“乌龟石”等自然景观,可以说整个徒步过程别具趣味,在环线中段处还设立了帐篷营地。
太子镇境内的冯家堍水库环线地势较为平坦、规整,以A级的砂石路面为主,步道较宽,徒步行走难度较低,非常适合家庭亲子游或者朋友、情侣游玩。与李清水库段大环线一样,冯家堍水库环线的高山草甸处,同样设立了帐篷营地。
冯家堍水库环线位于父子山NTS中心区域,拥有最休闲的一条步道。在这个季节,四季常绿的竹林与黄叶点缀的山林形成鲜明对比,让人不禁想与这美景拥抱在一起。
在山林的步道上,假如你带着耳机听着舒缓的歌曲,真的可以忘掉在城市中生活的压力与烦恼。
首条NTS有哪些“尖板眼” 由于父子山NTS跨域广泛,很多线路又处于深山老林中,运动爱好者或者游客很可能遇到找不到路的情况。
所以在整个步道系统的规划中,导视遍布于步道主要节点和三岔路口,此外还有近百根标注路线基本信息的导视路桩安插在各条线路途中,以文字、图形等形式,向人们提供路线、位置、方向等实用信息,以保证能够安全、顺利地完成各项活动。
如果实在找不到路或者遇到一些紧急状况,请勿惊慌,父子山NTS有强大的救援系统。
在野外,最让人害怕的是失去联系,难以确定事发位置会给救援增加很大难度。在父子山NTS的地势险要地段,每隔5公里都将安装太阳能定位救援灯杆,可以作为地标使用,在夜间还可连续发光,可视距离达1.8公里。
更强大的是,每根灯杆都有定位编号及报警电话号码,安装有手机万能充电箱及紧急报警装置。也就是说,只要你找到灯杆,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所有答案。
另外,即将组建的黄石首支山地救援队伍将处于24小时待命状态,队员都会经过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专业培训,熟练掌握医疗急救及野外救援、通讯等专业技术。
两条路线直通父子山 黄石市民自驾车至太子镇有两条路线:市内——河口——金海开发区——太子镇——冯家堍水库入口处;市内——大冶城区——大箕铺——大王镇——太子镇——冯家堍水库入口处。
黄石市民自驾车至大王镇也有两条路线:市内——大冶城区——大箕铺——大王镇——李清水库入口处;市内——河口——金海开发区——太子镇——大王镇——李清水库入口处。
父子山NTS共设两处停车场,其中一个位于冯家堍水库入口处,另一个位于李清水库入口处,分别可停放300辆车和200辆车。目前,两个停车场均在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
在父子山NTS沿途及周边,包含了楚江锁钥、金海开发区白茶园、桂峰洞、贵妃洞、太子庙、父子山天坑等许多风景名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