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福建
- 精华
- 1
下士

- 积分
- 62
IP属地:福建省福州市
|
中国中央财办副主任舒国增17日在北京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说,目前中美双方已在美国西部快线高铁项目上取得实质性进展。日媒称,日本和中国争夺美国高铁订单的竞争将白热化。(新华社8月4日) 从2014年正式通车的土耳其“安伊高铁”,到南美第一条高速铁路委内瑞拉迪阿铁路,到尘埃落定的中泰铁路,到即将实施的中老铁路,到暂未定局的中缅铁路和印尼的雅万铁路,再到现在的美国铁路建设项目,中国高铁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已然显现。但是中国高铁从来都不缺少对手,特别是中日之间的竞争最为激烈。从最终结果来开,新干线却屡屡败北于中国高铁,其背后的原因耐人寻味。
其一,中国国家战略发挥了助推作用。李克强在上任国务院总理以来,就在出访泰国、罗马尼亚、埃塞俄比亚、英国、美国等国家之际多次推销中国高铁,并被获称“中国最牛推销员”。代表政府的李总理高调重视,也说明了中国政府对发展高铁的战略方向,必然会得到国家全方位的支持。此外,“一带一路”建设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高铁“互联互通”的作用也举足轻重。
日本政府尽管从上至下重视新干线的海外拓展。在印尼的雅万铁路项目,甚至提出了“这是赌上国家自豪感的竞争”的口号。但是,日本更多地是把铁路放在建设的过程中,对于后续带动当地经济举措不够,有时单单只是为了牵制中国。这样赌气式的竞争如何能让所在国感受到诚意?
其二,中国高铁综合优势日益凸显。通常观点认为,日本高铁优势在于经验和技术,中国高铁优势在于资金。经过多年的经营运行,中国高铁在引进学习技术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不断创新,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标准体系,经验和技术优势也在悄然发生逆转。短短数年间,中国高铁便在国内纵横东西南北,运营里程超万公里,成为中国城镇化和经济驱动的引擎,这一典型的发展模式是任何国家都不会忽视的。
剩下的就是资金优势了。台湾《中时电子报》文章称,从中日双方最近在东亚地区争夺高铁市场的成效而言,安倍的策略鲜有成果。日本即便赢在高铁技术、营运经验或安全体系,却难敌中国的雄厚资金。
在此之前,中国政府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相关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合作和金融合作等提供融资支持。此外,还有新成立的专业、高效、廉洁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做支撑,加之国家社会十分活跃的资金注入,中国高铁已经充分显现出了系统全面、造价低、资金雄厚等综合优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