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704|回复: 4

潜江小龙虾,“蹦”上转型路

  [复制链接]
来自
浙江
精华
20

1万

主题

13万

帖子

15万

积分

中将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50037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5-9-27 10:2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北陈 于 2015-9-27 10:41 编辑


“天花板”封顶、“地板”抬升、资源环境“硬约束”……重重“紧箍咒”倒逼农业产业转型。在现代农业化发展进程中,如何实现“钱粮双赢”?舌尖上的安全怎么确保?生态如何呵护?道道难题,困扰着湖北“三农”发展。23日,记者在潜江欣喜地看到,种种困局,因一只“小龙虾”蹦蹦跳跳活跃开来。

    一田多收,化解“钱粮打架”

    潜江因小龙虾红遍天下,一只小小的“稻田害虫”,蹦出了一个大产业,闹活了一座城。
    有人会担心:土地都养殖小龙虾了,粮食安全如何保障?
    答案令人欣喜:今年潜江小龙虾产量6万吨,而粮食产量也将创下历史新高,预计达65万吨。
    事实胜于雄辩。虾与稻,并非此消彼长,而是共生共荣。
    虾稻连作模式在潜江迅猛发展,已超出耕地四分之一面积,以虾带粮,实现了虾稻同步增产。
   小龙虾的兴盛,产生了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抢着要地的人多了,土地流转加速了,市场主体壮大了,农田成了潜江的“俏馍馍”。
    “以前种粮没效益,现在虾稻共作一亩可净赚5000元。”华山公司将熊口镇赵脑村万亩土地整村流转,再返租给农民养虾,村民赵甫平幸运地“抢”到了40亩。
    餐饮老板熊建良放弃北京的生意,到潜江投资100多万元流转500亩水田养殖小龙虾。他说,虾子销路不愁,另外每亩还有1500元的稻谷收益,“虾生意”比“餐馆生意”更来钱。
    一田双收,稳粮增收,鱼和熊掌皆得。据统计,全市虾稻共作模式面积达26万亩,平均亩产小龙虾200公斤、稻谷600公斤,亩均纯收入4000元以上,比单一种植中稻亩均增收3000元,虾稻共作模式为农民人均增收贡献1000元以上。
  连年攀升的粮食产量,还催生了一批大米加工企业,优质的稻虾米被加工转化,“虾乡稻”、“巨金”、“虾稻人家”等品牌开始崭露头角。
    潜江市市长黄剑雄说:“虾稻连作模式实现了水稻和水产优势互补,聚集现代农业发展要素,为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趟出了新路。”
    “清水养好虾”,击溃网络传言

    有一个传言,一直让潜江人心梗。“小龙虾是臭水沟里养出来的,含重金属,不宜食用。”网络上不断有人质疑小龙虾的品质。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潜江多个养虾基地,一探究竟。“小龙虾又称‘动物荷花’,适合生存在二类水和三类水之间。”潜江市小龙虾专家陶忠虎对传言表现出十分无奈。
    熊口镇农民毛西昌经营20亩的稻虾共作田块,一年纯收入10万元以上。而同样规模的李德虎一年则称“只赚到四五万元”,原因对比,才知李德虎没按标准化生态养殖,悄悄地把养殖密度加大,又没有勤换水,导致死虾率高。
  这样的教训,让潜江虾农明白:要想养好虾,必须走生态高效标准化模式!
    潜江人对小龙虾的感情绝非一般。小龙虾质量安全被写进了市里的“一号文件”,《稻田养虾技术操作规程》《潜江龙虾“虾稻共作”技术规程》等技术标准相继制定。2013年5月《潜江龙虾“虾稻共作”技术规程》由中国渔业协会作为国家行业标准予以公布和实施。
    从外来“害虫”到出口“明星”,潜江小龙虾在世界淡水虾市场颇有话语权,盛名之下,“安全”二字就是生命。潜江市建立健全了药品登记、处方留存等制度,严格做到销售有订单、出口有认证、检测有标准、生产有记录、质量有保障。23个乡镇全部设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专项经费,专人监管,对“虾稻共作”撒开一张安全监控网。
    严格的标准化带来品质的提升。在欧美“苛刻”的挑剔中,潜江出口的小龙虾系列产品,无一例超标。

    生态增值,打破施肥用药“怪圈”
  秋天的积玉口镇,稻香阵阵,一行白鹭盘旋而过。在一块虾稻基地,虾农李红敏拨开稻丛说:“你看,蜘蛛在这里织网,晚上蛙声一片,生态多好啊!”
    这里是“虾稻共作”的发源地。虾与稻的巧妙结合,其实就是生态种养,水稻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及害虫,成为小龙虾的饵料,而小龙虾产生的排泄物又为水稻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物肥。如此循环,形成一种优势互补的天然生物链,为生态增值。
难能可贵的是,小龙虾的经济效益教会了人们保护环境,学打“生态”牌,减少农药、化肥等投入,转而使用生物肥、频振式杀虫灯等办法,正成为一种自觉。
    凡是有小龙虾的地方,百姓都会主动护水、护地、护生态。潜江小龙虾养殖协会会长姜友余说:“农民还自发相互监督,因为一旦生态出现状况,损失的可能是整个小龙虾产业”。
   多年来,农业陷入了一个“怪圈”:虫越打越多,地越施越瘦。而该市的一组数据显示:2014年,全市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区中,化肥使用量平均下降30%,农药使用量平均下降70%,土壤肥力却大幅度提升。“收获有机稻,捕起小龙虾,经济与生态比翼齐飞,虾稻共作开启了生态农业的新纪元。”潜江市委书记张桂华如是说。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潜城网世 + 10 + 1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6

1526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9893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5-9-27 11: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潜江小龙虾,“蹦”出大产业
听花鼓 逛梅苑 品龙虾 观楚章华台 游兴隆大坝 幸福潜江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7

136

主题

8018

帖子

9289

积分

少校

Rank: 8Rank: 8

积分
9289

IP属地:湖北省十堰市

发表于 湖北省十堰市 2015-9-27 12:22: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2

34

主题

307

帖子

592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592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5-9-28 10: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祝福你们早日致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江苏
精华
2

87

主题

371

帖子

494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494

IP属地:江苏省南京市

发表于 江苏省南京市 2015-10-7 12:34: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潜江整体发展,希望发展脚步要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