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
中尉
 
- 积分
- 2538
IP属地:湖北省黄冈市
|
人物名片:
周鸿祎:知名天使投资人。1970年出生于湖北黄冈,1995年毕业于西安交大管理学院系统工程系,获硕士学位,随后就职于方正集团,先后任职研发中心副主任、事业部总经理等职。1998年创建3721公司,开创了中文上网服务。2003年,3721被雅虎1.2亿美元收购。2005年,周鸿祎离开雅虎中国,并以投资合伙人的身份正式加盟国际数据集团风险投资基金。2006年,周鸿祎投资奇虎360公司,出任公司董事长,并带领奇虎360公司于2011年3月30日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先后获得了“2004中国十大管理英才”、“中国管理百人”、“《财经时报》2004中国十大财经人物”、“2004中国IT风云人物”、“2004年五大得意人物”和“2010年度经济进取人物”等奖项。
8月26日,奇虎360受2013年第二季度财报利好影响,股价一路上涨,市值突破了百亿美元大关。创办3721网络实名、推出360免费杀毒软件、做互联网智能手机、进军搜索,周鸿祎几乎和所有互联网大佬都有过交战史,如百度、雅虎中国、瑞星、金山、腾讯、小米……喜欢他的人说他“真性情”、“不装”;讨厌他的人称他是“坏孩子”、“流氓”甚至“疯狗”。
遇“贵人”闯过难关
1970年10月,周鸿祎出生于黄冈蕲春,父母是测绘工程技术人员。中学生时,周鸿祎就呈现出“牛人”迹象,多次在全国物理、数学竞赛中获奖。由于父母工作的便利,周鸿祎很早开始接触计算机。“不懂什么编程,就是觉得好玩。”
1992年周鸿祎被保送西安交大读研究生。读研期间“不务正业”,编过游戏软件、杀毒产品。为了卖自己的产品还开过两家小公司,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创业受挫让我明白自己欠缺的东西很多。我决定先进大公司,从最基础的东西学起。” 1995年7月研究生毕业后,周鸿祎加入方正集团,从程序员做起,由项目主管到部门经理、事业部总经理,最后做到方正研发中心副主任,并在这家公司找到了“另一半”。
1998年,互联网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周鸿祎发现身边不懂技术的朋友上网时,畏惧输入www开头的网址,在直觉上他认为中文网址将会是个大市场。于是他离开方正成立国风因特软件有限公司,公司网站名叫3721。3721当时有许多创新,包括地址栏搜索、插件推广、代理渠道。但3721插件是强制安装,无法卸载,并不断弹出弹窗广告,有些窗口甚至无法关闭,3721由此被视为流氓软件,周鸿祎因此被称“流氓软件之父”。
但凭借病毒式营销,2001年,3721率先在互联网行业宣布盈利。树大招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是提出收编。
周鸿祎本有投靠之心,可对方条件太苛刻了:技术、注册系统、源代码交出,营运费自己出,得到的只是5年特许经营权,还要分回去很大一部分。周鸿祎无法容忍,官司打到了信息产业部。最终,官司不了了之。
几十万元很快用完了,那时周鸿祎刚推出“中文网址”(网络实名前身),不知怎么能挣到钱。回忆往昔,周鸿祎感慨:“最可怕的是事业突然死亡,3721曾经走在生死线上,那种感觉比死亡还恐怖。”
1999年7月,周鸿祎遇到了“贵人”:结识的IDG高级合伙人王功权给他投了25万美元。有了钱,周鸿祎的路子渐渐地宽广起来。2000年初,3721进行第二轮融资,获得了三家风险投资的二百多万美元。
最悔恨就是低价卖掉3721
2002年初,为争夺IE地址栏,3721和百度兵戎相见。当时百度刚刚完成商业模式调整,正在经历他们最关键最重要的年份,而当时3721的销售额达到2亿元,毛利有6000万元。同年底,百度推出了地址栏搜索插件搜霸,与3721网络实名软件类似。很多共享软件商和网站同时加入双方的阵营,网民登录网站后,会同时跳出两个弹窗,要求下载不同软件。最后情况演变成两家公司产品互相卸载。最惨烈时,百度和3721对簿公堂,出了法院,两家公司CEO还差点发生“武斗。”
但周鸿祎没有迎来胜利的曙光,他输掉了官司。为了打败百度,2003年,周鸿祎将3721以1.2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雅虎。次年他出任雅虎中国区总裁,从创业者变成了外企经理人。为了团结雅虎中国的同事,他拍桌子、骂娘,喝高了还摔坏了门牙。但周鸿祎并非多愁善感的人。“离开的人是因为不适应变化,”他简单地总结。面对媒体,周鸿祎开始谨言慎行,按照外企的套路办事。
2004年,周鸿祎实现了雅虎中国历史上首次盈利。现金收入超过4000万美元,毛利接近1000万美元,同时把一搜和1G 邮箱做起来了。
虽如此,他还是无法改变一切。雅虎中国全部业务就靠3721 挣的钱养活;考核指标全部是利润,周鸿祎做得越多就越削弱利润,非常矛盾。到2005年,百度上市、Google进入,门户压力日增……仗是打不下去了。2005年8月,周鸿祎宣布辞去雅虎中国区总裁。当月,百度在美国上市,发行价27美元,开盘价66美元,收于122.54美元,涨幅353.85%。
“当时3721已经是国内最大的搜索引擎了,如果我没有把它卖掉,而是将不好的用户影响修正过来,现在它至少可以跟百度平分中国市场。”周鸿祎慨叹,“把3721低价卖给雅虎至少是一个10亿美元的教训”。
让1%为99%买单
“当年推广3721时,确实给用户造成很不好的印象,干过的事我认账。”谈及这段往事,周鸿祎说,与靠卖软件盈利的传统杀毒企业相比,奇虎360免费的盈利模式是颠覆性的。周鸿祎这种颠覆式营销更是给杀毒业带来了一次强地震。因为传统的杀毒企业已经死守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收费商业模式20年,360免费模式的出现,无异于宣告一个新的杀毒时代的来临。于是,周鸿祎遭到了同行兼竞争对手的指责,他们认为,周鸿祎的免费营销是在扰乱市场,破坏行业游戏规则。
而在360杀毒的冲击下,如今至少有90%的网民用上了免费杀毒软件,再加上很多杀毒厂商纷纷跟进推出半年免费的版本,免费杀毒已经成为安全行业的主流力量。但是几乎所有的免费软件都面临同一个问题:如何在没有任何收入来源的情况下继续运营?
周鸿祎不愿谈论360的盈利模式问题,“坦率地说,你高看我了,我很少思考赚钱的问题。”他如是回答。
周鸿祎精心研究过腾讯。几年前,迅雷是安装量仅次于QQ的客户端软件,周鸿祎是这家公司的天使投资人,他帮助设计了迅雷早期的策略和规划,后来,迅雷开始从客户端延伸出网页,同时向游戏、网络视频等领域延伸,但是至今,迅雷也并未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
360杀毒主打免费牌,有人提醒周鸿祎,可以像传统行业的许多公司那样,通过先免费消灭竞争对手,统一市场后再收费,还有人提出,杀一般的病毒免费,杀高级的病毒要收费,或者干脆查毒免费,杀毒收费等商业模式。
这些想法都被周鸿祎否定。在他看来,目前互联网里的搜索、新闻、邮件、及时通信、网络电话都是基础性服务,所以都是免费。安全是每个人都离不开,因此也绝对属于基础服务。
什么样的服务可以收费呢?“少数人用到的服务是可以收费的。”周鸿祎解释,这同样是他研究腾讯商业模式的心得。“腾讯的蓝钻、绿钻的用户比例差不多就是1%,但就是这1%,按照腾讯的用户基数算,已经是几百万人了。腾讯推出多少增值服务呢?至少是几十种增值服务。如果一个增值服务,像腾讯的QQ秀一年就有3个亿到4个亿的收入,那么它推10个这样的服务,就是40亿的收入了。
眼下,360通过向用户推荐一些软件和网络游戏产品,从而向厂商收费,不过这些收入在周鸿祎眼里只是“挣点零花钱”。
十四年里掀起五场“口水战”
周鸿祎说,他小时候就喜欢跟人打架,老是打不赢,但是坚决要跟人打。他骨子里老是想做点与众不同的事。在朋友眼中,周鸿祎随意且有江湖气,凡是有他参加的论坛就有活力。他话糙理不糙,常能引来笑声和掌声。同他聊天,只需开启个话题,他就能说个不停。
周鸿祎爱折腾,敢说,而且不怕得罪人。在互联网圈子里,周鸿祎以“好斗”闻名。在过去的十四年里掀起五场大战,他和李彦宏抢生意打过官司、和马云相互“封杀”对方、抢过丁磊的地盘、和管网站注册报备的CNNIC干过仗,同瑞星、金山、卡巴斯基都对骂过等等。
发生在360和腾讯之间的“3Q大战”,引发了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不兼容事件。事件的导火索源自于腾讯进入安全领域。2010年中秋期间,QQ医生自动升级为QQ管家,此产品与360安全卫士类似。随即,360推出一款名为“隐私保护器”的软件,监测QQ对用户电脑中文件的查看情况,并指称QQ窥视用户隐私文件。此举引来腾讯的一纸诉讼,但360并未罢休,于十月底推出“扣扣保镖”安全工具,“阉割”QQ的多项功能。
较量十个月后,2010年11月3日晚,腾讯“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为争夺用户,第二天,腾讯联合金山、傲游、可牛、百度宣布,如果360一意孤行,坚持欺骗和绑架用户,五大厂商将选择不兼容360系列软件。七天后,在工信部等三部委的干预下,腾讯与360恢复兼容。
2012年4月18日,3Q之战再升级。奇虎360将腾讯公司告上法庭,并指控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违反《反垄断法》,并索赔金额1.5亿元。2013年3月28日,奇虎360诉腾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纠纷一案宣判,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驳回奇虎360全部诉讼请求。
2012年5月,为进军互联网智能手机市场,周鸿祎将炮筒对准了老乡雷军,矛头直指国产智能手机黑马小米手机。
周鸿祎在微博炮轰小米“三宗罪”——欺骗消费者、硬件不赚钱,质量差却栽赃给360,控制水军进行营销活动。炮轰过后,售价1699元的360特供机AK47趁势闪亮登场,目标直指小米手机。小米立即每部降价四百元,此举使小米利润直减8亿元。
周鸿祎与雷军双方就手机利润的内幕在微博互揭老底,更彼此攻击对方是“慕容复”与“东方不败”,用抄袭的思路做智能手机。然而等到硝烟过后,旁观者才发现这场“血战”根本就没有输家。周鸿祎的手机还未上市就已经赚足了眼球,而雷军的小米在这场战役中也并未输掉什么。从双亡到双赢,周鸿祎又一次利用“口水战”攻下了新的领地。
回顾这些年的“口水战”,他并不认同自己是产业的破坏者,而是新的市场格局建设者。他认为,后来者一定要想办法打破已有格局和游戏规则,破坏市场现有优势厂商的商业模式,只要对用户有好处,让别的企业赚不到钱也无可厚非。“很多人恨我,很多人盼着我牺牲倒下。”周鸿祎从不讳言自己的“特立独行”招致的排斥。
在教训的废墟上成功
“成功都是偶然的”。这是周鸿祎创业多年的总结。如果追问他360成功的战略,他回答,“你是中某些企业家毒太深,他们给你谈的,好像什么事都有规划,精心设计、高瞻远瞩、高屋建瓴。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做到这一步的时候,然后有用的想法就会出来,如果没有做到这一步,你去空想这些东西不行。”他说的这一步是指拥有海量用户。
360在极短时间内获得近3亿用户,周鸿祎自称受益于从3721上吸取的教训。他认为3721最大问题是在商业竞争的过程中忽视了用户利益,“从技术上,3721打败了百度,百度的插件被3721删得一干二净。”他说,“但实际的结果,却是3721输掉了战争。百度输了,它不得不靠提高搜索体验去留住用户,下决心在技术和产品上去创新,最后反而成就了一个很伟大的事业。”
360接下来要怎么玩?当时很多人都看不清,包括周鸿祎自己,“有人说我干这事老谋深算,如果真是老谋深算的话,还真做不成功。”周鸿祎说自己做 360的时候,并没有去想整个安全产业,结果一门心思打击流氓软件的360解决了用户电脑的实际问题,“我们很专注,还谈不上成功,但应该算是不错的开局。”
“我总结人生,发现我做一个创业者的心态从未改变过。在方正工作,我从来不觉得是在给老板干活,我是在学习创业。后来到了雅虎,虽然样子变成职业经理人,但我是想用创业精神改变雅虎,希望赋予雅虎中国一种创新,最后把雅虎的人都换光了。当时雅虎中国真的做了很多美国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当年大家觉得这叛逆。”周鸿祎说,他最崇拜史蒂夫·乔布斯,他希望把奇虎360打造成一个伟大的公司,至少是有影响力的公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