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逢时是明代重臣,他北征服蒙古俺答,南平沿海倭寇。功劳巨大,获得皇帝的最高评价“尽忠”二字赏赐。并且载入史册。在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就是名气比他大得多的戚继光也没有这个荣誉。万历二年(1574),大总督王崇古负责朝廷内务,权高位重。大学士张居正便推荐方逢时再度出山,继任总督。皇帝朱翊钧授方逢时宣府、大同、山西总督,加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兵部左侍郎。万历三年(1575)加方逢时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四年(1576)晋资政大夫,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五年(1577)奉召入京,协理军事大政。后来又代王崇古为兵部尚书,兼署吏部尚书。六年(1578)晋光禄大夫,加太子太保,专理兵部,总督团营戎务。七年(1579)加少保;八年(1580)加柱国。九年(1581),方逢时讨厌一些权臣设置梗阻,便上疏请辞罢官,皇帝朱诩钧挽留不住,便亲书“尽忠”二字赐给他,准予回乡。
方逢时与王崇古为同科进士,在大同协力治理,处置适宜,功名相等,一时被称为“方王”。 这个手抄里面有很多官府。衙门,官员的楹联,非常珍贵。几乎都是失传了的东西,中国楹联最早是从明朝开始的,所以明朝的楹联在当时比较盛行,但是能够流传下来,并且内容如此珍贵的,应该只有方逢时家传的这一本。其中张尚书可能是张居正,明代大才子李九我的家联也在其中,一些楹联妙趣横生,现在看来都非常开放和大胆,如第4图一个县衙的楹联是这样的:乡下有田宜早种,县中无事莫频来。明代大才子李九我的楹联非常霸气:希圣希贤做天下第一流人物,惟忠惟孝扶世间亿万载纲常。朱彝尊的尊祖父朱国祚的楹联也在其中。推测可能是方逢时告老还乡之后的东西。    无巧不成书,日本收藏有一本明代的对联书《金声巧联》。其中朱文公赠颜氏与方逢时这本手抄一致。值得注意的是此书收了一副南宋朱熹的对联,可补朱熹之佚文。十八科解元,勋业文章天地老;
五百年故址,壶兰山水古今新。(朱文公赠颜氏)
还有一副明代名将戚继光的对联。
一侯虎视正当关,雄飞万裏;
三尺龙光新出匣,气压千军。(戚参将)
戚继光在嘉靖中嗣职登州卫指挥佥事,用荐擢署都指挥佥事,备倭山东。改佥浙江都司,充参将,分部宁、绍、台三郡,大败倭寇,战功卓著,是他一生中的辉煌时期。嘉靖四十二年,进署都督佥事。这副对联,气象雄伟,当是他在浙江充参将时所撰,悬挂其家厅堂之上。
从《金声巧联》中,我们可以得知明代一些著名人士所作的对联,而他们的对联作品是很少为人所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