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传统游戏“课”
离开三尺讲台多年了,“老小”啊,做梦都在和娃们玩游戏,你们看,这不:
回到当年的学校,可巧啊,太阳正向西边落, 放学前的操场上,师生们浓聚蹦跳好欢乐! 学校旧貌换了新颜,传统游戏解开了锁, 重进校园开了荒,生根发芽呀花朵朵! 端着相机抢镜头,一招一式怕错过, 真的还好啊,真的!我没做那个窝馕货!
靠边站的娃子们,“韵律操”跳得规律合, 一侧的娃子“跳房子”,已把沙包扔到“格”, 单脚跳“格”双脚落地,落地不能踩到线上“格”。 教室外边的娃子们,“翻花绳”,“挑游红棒”砣! “小皮球、香蕉犁,马兰花开三七就是二十一”! 女孩一边唱,一边跳皮筋,聚堆在操场的另一角!
两人两边扯,一根又粗又长的绳,腾空朝地落, “跳大绳”,谁败谁下去抡绳,绳两边站了两伙伙儿, 一个小子要挤着上,大绳拌着腿,他摇着晃着落地坐, “哈哈哈”!同学们笑声响,响得如砸锅! “竹竿舞”!源自云贵高原少数民族,后也流到汉江河, “嘭嘭喳喳”!声音清脆,恰如山乡谁在敲铜锣!
“击鼓传球”!这个游戏靠手气,手气不好球就驼乐驮, “踢毽子”!这个古老的游戏,单踢、双踢、反踢花样多, 我看到一个新模式:毽子飞到天上了,稳稳的头顶躲! 正在专心的看,用心的摄,一个女孩跑来拼命地抓我: “我们跳那双皮筋,快来看,花样!花样真的如飞蛾, 跳单根的橡皮筋,节奏有酸甜感,就像吃那桔果果……”
“‘挑游戏棒’、环环相扣,只能用棒挑,不能用‘刀’割, 动了!你也动了!你也动了!你输了,就该我! 爷爷!爷爷!你来给我们拍个照,回家好给我婆婆……” “不行!不行!我踢毽子刚学会,热得已把衣裳脱, 先给我拍个照!咋的?你是个姐姐呀,就该让让我……” 两个小姐弟!像都给照了。我看着,四只小手紧紧地握!……
那时,三尺讲台授知识,课外活动,师生围着相互磕, 课堂上娃们对我尊重得很,下课后把我当成亲哥哥! 传统的游戏昏睡已有些年吧,好多成年人都摸不着。 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美好回忆,用簸箕在簸, 看到健孩身的游戏重回到校园内,嘴就罗罗嗦嗦, 这!算不算传统游戏进课间,强了娃儿们身,祖国有希望? 看着学生的群体游戏,仿佛回到青春时、过往的娃娃窝, 年青了?复习“功课”!想回到原点,我只能推着转弯的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