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844|回复: 0

[时事评论] 孩子国庆“宅”家里愁坏父母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789

主题

1819

帖子

2747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747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15-10-10 08:2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报记者 周曼茹
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想必有不少人玩得很嗨皮,但网络普及的今天,也改变了不少人的生活方式,相对于出门旅游,他们更乐意宅在家里看电视、玩游戏、睡懒觉。
这两天,家住两湖天地的冯女士就在论坛上发帖感叹:七天长假,女儿除了去奶奶家吃了一顿饭,其余时间都宅在家里,她担心这样宅下去,女儿会不愿融入社会。
案例:女儿“宅”七天愁坏妈妈
据冯女士介绍,女儿小美今年刚升入中学,学习成绩还不错,但平时有些沉默寡言。这次国庆长假,一家人原本打算去厦门旅游,顺便品尝美味的海鲜,可女儿死活不愿去。
远地儿去不成,那就建议去武汉转转吧,可女儿还是找各种理由拒绝了。整个长假,女儿除了去奶奶家吃了一顿饭,其余时间全是各种宅,不是宅在客厅看电视,就是宅在床上玩游戏,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也不和同学联系。
“有时候我让她陪我去超市逛逛,说好去,可临近出门,就找理由不去了。”冯女士感叹道,小时候,一到周末女儿就嚷着出去玩,现在长大了倒是一天到晚宅在家,赶都赶不出去,真担心这样宅下去,女儿会出问题,可又不知如何劝导。
分析:过度依赖现代通信方式所致
带着冯女士的困惑,记者向大冶青少年心理咨询师刘先奇进行咨询。
刘先奇告诉记者,随着城市生活方式的改变,孩子们在幼年时成群结队一起玩耍的机会越来越少了,而恰好失去了锻炼孩子社会适应性和相关能力的最佳机会,很多孩子过渡依赖现代通信方式,习惯上网聊天、发手机短信等方式交流,面对面交流相对减少,这也容易降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从而产生孤独感,进而影响人际关系。
“这部分的孩子走出家这个小小的空间进入学校,接触陌生人、陌生环境,容易缺乏安全感,出现人际交流困难、行为退缩。”刘先奇说,尤其在进入青春期,孩子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出现逆反心情,他们觉得自己长大了,想摆脱对大人的依赖,从而产生了许多独特的想法,有些孩子甚至在心中筑起一道墙锁住秘密,不愿与他人倾诉。
支招:观察孩子言谈举止适时沟通
“由此可见,‘宅’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缺乏交流和沟通是主要原因。”刘先奇告诉记者,作为父母,要学会观察孩子的言谈举止,了解孩子的性格,从而找到一种适合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方式,通过良好的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需要,做出正确而有效的回应,满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情感需求,从而让孩子的个性能够适应社会性,培养与人相处、交流的能力。
同时,刘先奇建议,家长应该对孩子的生活进行合理计划和安排,制定作息表,对看电视、上网的时间有所控制,最好能将外出活动定成习惯,例如:周末是外出活动日,或者晚上七点钟是外出散步时刻,这样时间一到,孩子就习惯外出了。
>>记者手记:
有不少家长白天忙工作,晚上忙应酬,总是感叹时间太少,不够用,从而忽视了与孩子的互动沟通。其实,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无论家长工作多忙,也应抽出时间多陪陪孩子,多与孩子交流,多关心孩子。闲暇时,家长不妨听听孩子在学校的生活趣事,满足孩子表达和倾诉的需求。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多鼓励孩子和朋友一起玩耍,让孩子身心愉悦地投入学习与生活之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