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下士

- 积分
- 106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
以文化之道引领荆门城市建设 (关于象山大道改造几点建议) 象山大道全长十余公里,贯穿大荆门南北,应该是荆门一个最重要的窗口和交通大动脉,若干年前人车稀少、绿荫匝地,很清爽雅致的一条休闲绿色主干道(五年前应该是湖北最好的城区干道),今天人流熙熙攘攘,车子川流不息,堵车应经成为新常态,全然不堪负载。几任ZF几次治理效果不显著。今年市ZF坚持要改造,本人也是觉得确实非常有必要,作为荆门唯一2条主干道一直档次不高,交通不畅,就像一个人血脉不畅在漂亮也是体虚多病,其次象山大道二侧建筑也是高低不齐,造型老旧,在襄樊宜昌荆州周边城市日新月异发展蓬勃的压力下,华中腹地的荆门如何走,如何建已经是迫在眉睫,最近社区里出现很多争论,更多的事在面对不是改不改的问题上讨论再三,是如何改的有特色有价值上百家争鸣,论团里各种声音不齐,也是好事,大家都在关心。个人也是一名普通市民,平时也喜欢琢磨一些事,社区民众颇多,以供谈资,对与不对,期待分晓。
1、首先是“文化塑魂”
响应“四个荆门”的文化荆门,在强化象山大道市政及配套设计的同时,大处着眼、结合城市整体规划布局、应该强化整条道路的文化与景观规划与建设(建议选择1-2种文化作为荆门核心文化来,深刻挖掘荆门乡土文化,以各种形式展现荆门地方历史与风俗习惯,打造有荆门浓郁特色的文化长廊,建议以荆襄古道或楚文化为源泉,诠释荆门作为“楚国故里、荆楚门户”的历史变迁,结合沿线布点考虑如下:
1、苏板桥小游园(结合河道2侧改造为荆襄古道文化园)、
2、虎牙关山体和天鹅湖段改造设计为三国文化园(山顶设计36米高关公掇刀大型雕塑、虎牙关山体设计为大型三国文化浮雕墙),
3、龙泉公园改造升级的象山文化,
4、凤凰湖公园设计为楚文化园(设计一直以绿化为特色、有凤凰之名无其实、有园林绿化无文化)。
不破不立,必须加大道路2侧危房荒地的搬迁和拆迁力度,以本土文化为母体认真打造几个景观节点及街头游园,丰富荆门城市功能和荆门景观特色,一些外来设计单位只会做表层的道路设计,满足了功能,却没有把握文化特色的能力,只做条道路只造了个泥巴菩萨缺没有精神(塑了型丢了魂),而往往这就是作为荆门一个缺乏特色的后起工业新城最最需要的。
2、其次以“生态立身”
满足交通功能前提下,首先我们的设计人员要坚持 以“绿色生态、便捷高效,节约实用”为原则,动不动就是多少亿,纳税人的钱也要节约来用,用在刀刃上,不要头脑发热,想当然做方案,片面追求高大上、要站在节约建设的立场来改造设计。其次改造重在生态技术创新,应推广高新生态技术应用(海绵城市、绿道设计等)、坚持生态绿色、环保节能材料应用(如太阳能风能互补照明,景观太阳能充电矩阵、透水沥青、透水砖、烧结砖、格林美生态木废旧材料应用等) 再次象山大道二边单位和门面很多!需要开口也多!如何实现绿道设计?自行车道上下出入交接也需严谨思维(在近建筑物一侧目前基本浪费是否可以设计为人行通道,区别于近马路自行车道)。
3、再次“绿色树形”
首先修一条路不仅只是满足车辆交通,更多的事要给市民提供一条更快捷、更休闲、更舒适、更绿色的一条出行之路(好多单位搬到新区以后,堵车绝对有所改善),我们千万不要把原来一条绿意盎然的绿色长廊改造成做成一条日光暴晒的“阳光大道”(上海武汉就是如此,不宜居),而应该为建设“绿色荆门、宜居荆门”做服务。个人始终坚持不仅保留原有大树和基础带绿化,还要想办法强化道路空间上的垂直绿化加强绿化覆盖率和绿视绿,
1)绿化改造方案建议原有人行道的乔木和灌木才改造没几年可以保留,适当拆除中间分车带,增加桥梁和隧道垂直绿化,和路灯护栏的垂直绿化。新建和改建街头小游园以绿化和文化建设为主,适度拆除部分矮旧危房改建为街头休闲绿地来打造道路节点设计模式变(体育场、团结街、三眼桥、天鹅广场、苏板桥、象山二路等十字路口),加大拆围透绿力度,强化绿化景观升级和休闲功能、健身功能以及广场舞综合使用(不破不立,有狠心才有效果)。
2) 建议部分地下通道改成景观钢构桥梁(远学香港、上海立交桥,近学习襄樊、景观效果好,价格便宜,拆卸施工安装便洁,又是可再生利用材料,还可以结合桥体垂直绿化提高绿视绿),地下通道建设成本太高、排水通风采光也差,还有安全隐患,景观效果差,典型费力花钱不讨好(坚决反对有些单位只想把工程做大,造价做高)。
4、再次“建筑立形”:结合市政及园林改造,适度推动象山大道2侧建筑(土、灰、方、破)立面改造,如工商街、团结街、中天街、胡祠堂改造。只改造道路,2边竖向建筑缺乏特色和品味也是不能彰显我大荆门形象,行在荆门,基本上是方形盒子统一了,色彩不协调不说,造型和地方特色基本看不到,从大城市回荆门特有感受(犹如县城的建筑立面),这是我们荆门建筑业从业人员的悲哀!!!!也是我们管理层缺乏认识!!!!
5、强化配套设施的文化建设:结合沿线景观亮化、广告标识牌、指示牌、电子显示屏等强化文化设施、交通导引与旅游广告宣传,做好造型创新和色彩设计,将二维的文化和景观延伸到三维空间,丰富城市空间视觉效果和文化创意。
总之,一个好的设计要有实施性,也要有品味,。改造设计要量入计出、量身打造,量体裁衣、量力而行,切勿胡思乱量、别做成空中楼阁!要不以后还要改造再改造无休止!!!!在此建议方案及时面向社会公布!群策群力,共同参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