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吉林
- 精华
- 162
上尉
  
- 积分
- 5722

IP属地:吉林省长春市
|
虎尘老师告诫中国诗人和作家们
每届的诺贝尔奖文学奖,整个世界都为之“发烧”。而令我遗憾的是:却很难看到中国文化界(包括文学界)敢于摸摸自己的额头。
“诺贝尔奖文学奖”本来是个外国语种的奖项,却令生活在汉语性语境中的中国人趋之若鹜和喜上眉梢,令我匪夷所思。
中国个别名星作家获得了“诺贝尔奖文学奖”,就标志了中国文学走向了世界吗?放他娘的狗屁!天生不是一个娘生的,却硬要做别国的“私生子”。
央央我大中华文化:还需要“诺贝尔奖文学奖”来支撑吗?我国当代文化领域内的“太监意识”是不是到了该清醒和反省的时候了?
网络时代提供了广阔的审美文学的空间,一切官方所谓炙手可热的文学作品都值得重新审视和怀疑。
一些所谓的炙手可热的文学作品(包括现当代),未必达到了文学应然的审美要求。而一些所谓的草根的文学作品,未必没有达到了文学应然的审美要求。
一个没有可持续性的批判性思维,或者缺少可持续性的批判性思维的写作者和评论者,怎么能够冠为“作家”和“批评家”?
一切在权力和利益作用下的文学作品(包括一切艺术作品),不叫“艺术性作品”。那叫什么呢?答曰:商品。把心思专注于作品的质量,比获奖本身更有价值和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