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贵宾
   
- 积分
- 8146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记者 王若梦 实习生张佩)每天上百条信息,家长被群“绑架”
为了联系方便,如今学校的每个班大多建有家长群,群成员主要是老师和家长。但是,家长自己却吐槽:其他群可以不看,但是家长群再忙也要看。
“我孩子所在的班级老师建了一个QQ群,小到布置作业,大到重要活动通知事项,都在群里进行。然而这个群太过于‘活跃’了,不仅老师喜欢在群里发消息,家长也喜欢在里面探讨育儿经,有时候一天上百条信息,不厌其烦。”市民刘春是我市某事业单位的职工,平时工作很忙,根本没时间看家长群。为担心漏掉有效信息,只能每天下班回家挨条“回放”。
市民叶女士是4岁的曹静妍(化名)的妈妈,有一次因为出差,两天没上网,忘了看家长群,结果老师在群里通知:幼儿园组织活动,所有小朋友第二天要穿园服。曹静妍因为没有穿,老师临时打电话让家长赶紧拿衣服去换,后来还在群里被“点名”了。经此一事,为了不再漏掉老师要求的重要信息,叶女士每天都要及时查看群消息。她无奈地说:“其实群里有很多是家长之间相互闲聊的废话,但即便如此,我也尽量每条都看,有种被‘拴住’的感觉。”
变了味的同学群,想退又不好意思
小周今年29岁,在开发区一家企业上班,平时有用手机上网看新闻、和朋友聊聊微信、刷下朋友圈的习惯。有一次,小周正用微信和朋友聊天,突然被某某邀请加入群聊。
“这是什么群呀?”小周好奇地点进去一看,发现是一个大学同学创建的创业群。“如果真和创业有关就好了,可是这群里每天发的都是各种广告和心灵鸡汤,要么就是一些不认识的人相互吹嘘和攀比。”小周说,一般一天有100多条聊天信息,最多的时候,他这个群居然收到了700多条信息。
“这乱七八糟的聊天信息,让我烦不胜烦,可是又不好退,因为群内都是真实姓名,你一旦退出就有显示,面子上过不去。”小周说,怕被人说清高之类的难听话,只好继续呆在群内,只是设置将信息提醒关掉了。
有人加了30多个群,信息多是鸡肋
“业务群”、“同学群”、“工作群”、“炒股群”……记者在网上随机采访了20位网友,这些网友均表示他们的QQ、微信里至少有5个不同的群聊天,有的网友甚至加了30多个群。
这名加了30多个群的网友“你的宝贝”今年28岁,加的这些群都是朋友建的,她加是因为与其生活多少存在一定的联系,或是美食、或是美容、或是旅行,每天早上睁开眼睛,晚上睡在床上,她都习惯性浏览一遍。虽然看得很快,但是几十个群看下来,也废了不少时间。“我每天光浏览、回复、转发,都要花2个多小时,经常晚上抱着手机搞到深夜。信息很多很杂,看似很有用,细想又没多少可用的。”
正如一名受访网民感慨:群里一方面汇集有用信息,一方面垃圾信息充斥,看似必须的各种“群”犹如一把双刃剑,将生活切割得七零八落。
专家认为,求解脱必先破除面子观念
“看着群里那么多信息很烦,贸然退群,又好像没必要。”网友“淡蓝色的眼泪”表示,虽然不会常看群消息,但总觉得有朋友在那里,自己也似乎并没有被排斥在圈外,感觉很矛盾。
觉得群“绑架”了自己的生活,想退又不敢退,是什么心理在作祟?
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李永峻说,因为在微信群或者朋友圈里,人们会自然地产生一种自己也参与其中的假象,而这种想象的参与感,能让在现实生活缺乏感情交流通道的人,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虽然群的兴起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与交流,但如果想退不敢退,说到底还是面子观念‘绑架’了自己。”他说,其实这种固有观念大可不必,因为入群的目的是便捷自己的生活,既然无法达到这一目的,退群又何尝不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