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0
上士

- 积分
- 580
IP属地:广东省东莞市
|
中科院与南非金山大学 在丹江口市为期一个月文物挖掘与研究
时间:2015-10-20 点击量:354
水都网讯 (陈毅刚 叶涛)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李浩博士、李超荣研究员以及南非金山大学考古学系Nicole Leoni Sherwood(尼克拉?莱尼?舍伍德)博士来到丹江口市,在丹江口市文物局及市博物馆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为期近一个月对丹江口库区旧石器材料展开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专家们此次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首次将定量手段应用于原料分析中,以期了解古人类对原料质地的认识程度和使用策略。分析所使用的原料为采自于汉江的河滩砾石,类型包括千枚岩、粗面岩、石英岩和石英。通过对原料纯净程度、节理发育程度、风化程度等指标的定量观察和记录,李浩博士等得以用定量的数据评估原料的性质,并进而分析其对手斧制作的制约和优势。同时,李浩博士等进行了系统的剥片实验研究,以此窥探古人类如何有效的获取制作手斧等重型工具的大石片素材。剥片实验所使用的方法包括锤击法、砸击法、碰砧法和摔碰法等。本次李浩博士等对丹江口库区阿舍利技术体系的研究为我们深入认识和了解丹江口库区古人类的技术、适应策略和认知能力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悉,李超荣研究员,从1994年就开始了对丹江口库区古人类活动的研究和考古发掘,并出土了大量古人类活动的旧石器,特别是出土了大量的手斧、砍砸器等,其研究成果发表在世界重要学术刊物(属于SCI文章)和国内考古专业刊物上,尤其是2006年双树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手斧,获得国外专家的认可,从而结束了中国古人类不能打制手斧的历史,同时也印证了丹江口汉江流域是我国古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