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658|回复: 3

沐浴陆羽遗风 (组诗)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9

77

主题

721

帖子

960

积分

上士

长河阔漠/虚怀若谷

Rank: 4

积分
960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5-10-25 22: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沐浴陆羽遗风 (组诗)
写在2015中国(天门)茶圣节之际

   
*注目陆羽雕像
你的眼睛,一双幽深的古井,
凝眸出清冽而孤傲的剔透。深邃的远见,
能看透袅袅的佛烟,能洞穿滚滚的红尘。
不然,你怎会既不皈依佛门,
亦辞"太子文学徙太常寺太祝"而不就?
佛门清净而背俗,也是一种俗吗?
六品钦命,可是京官的仕途?!

你的鼻子,一尊挺拨的古塔,
直立出敏锐而执傲的灵性。敏感的嗅觉,
能探出万里神州的圣水名泉。不然,
怎会有古竟陵西江的源远流长?
怎会有无锡"二泉"的声名远扬?
瞎子阿柄的二胡弦声,因二泉才映月生辉!

你的唇齿,一蓬古朴的花蕊,
吞吐出开山茶学的真谛。
你用浪漫主义的上腭,匹配现实主义的下腭,
作功咀嚼,茶事的奥妙与甘苦。
踏察五十余州郡的每一个足迹,
都是咬牙拽开茶学荒漠拉练的串串牙印!

你的耳朵,中国古茶树的两片叶子,
青翠濡弥世界的茶学文化。至今,
你仍聆听着茶文化之树的律动,
在大韩、东瀛、英伦等异域,抽枝拨节的声音。
自然绿色、环保健康----你的耳鼓,
激荡着人类茶饮革命的潮汐,波涛不竭。

你袍衫覆身,广袖涛腾,
束腰织带的缨须,舞摆着遥远的唐韵。
头上的风帽儒巾,飘逸成一代布衣学士的显著标志。
右手托杯,托看毕生不悔的爱恋。
左手执卷,执着毕生心血的结晶。
你著成世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
也铸就你举世注目的雕像----茶圣!

在你的故里,
以你名字命名的公园,
我注目你的雕像,
许久许久,方才悟出:
你的后裔们为你塑像,为什么,
选择洁白无瑕的汉白玉......

*古雁桥行吟
款步拾阶,步步虔诚,
登上一道直达唐朝雁叫霜天的美丽彩虹。
古雁桥,卧波于竟陵西湖。
作为一种象征,一种载体,
一种石砌的人类茶学文化之根,
深沉而肃穆,诗意而传奇,
横跨千秋时空。

千百年来,古韵洞吹。
朝圣的步点如雨,唱和的诗赋如潮。
单孔的中国石桥,如一管青铜圆号,
自诗唐运气,越宋元明清,
素风流韵,不绝如缕。
流为唐诗之月而皎皎,流为宋词之雨而朦朦,
流为元曲之韵而袅袅,流为明赋之风而飒飒,
流为清调之水而汩汩,流为抒情之歌而悠扬。

岁月的歌谣,苍桑而潮润,美丽而诗意,
演绎霜晨雁羽履婴的神话,
演绎积公禅师收抚"茶学圣种"的传奇。因此,
亲吻《茶经》的世界之唇,
品味这孔中国普通石桥的底蕴,
意象为茶圣诞生的胎盘和摇篮。
吹一阕神秘的中国茶艺古韵,
沿雁桥清癯而隽永的石栏图腾,
携柳风烟雨,涌翠盖红霓,
飘缈而萦绕,纷繁而茂盛。

沧海桑田,沐风栉雨。
一千二百多年过去了,几废几兴,
雁桥虽已易址,虹姿不改兴圮者的初衷——
一端,深达诗唐的意蕴,
一端,直达日今登临造访者的行吟。


*西江水悠情
一条古老的河流,
流淌着一河绿色的文化。
我循着《六羡歌》的情韵,
窥探竟陵西江的悠远和深度。
如何一条如此普通的小河,
竟流成一条世人渴慕的圣水?
我寻找着一种衡器,想称一称西江。
如何一条如此简单的河流,
竟在茶圣心中具有金不换的份量?
临水而立,清风拂面,
古意悠悠,传说影动。
依稀见,少年陆子西江取水煮茶的身影,
积公长老品茗成瘾的憨态。
想象,西塔寺到西江的距离,
那唐时的路径到底有多远,
是长满草皮还是铺着光洁的石板?

依稀见,一个唐代的青年,
被一条河流放逐成不系之舟,
摇一柄茶学茶艺茶道的大橹,
唱响科考和人生的浩淼,毕身无涯。
想象,那唐时陆子北上义阳巴蜀,
解缆登舟的斜阳古埠,遗址安在?

依稀见,游旅江西上饶的茶学大腕,
把盏啜茗,临风北望,
绣口一吐,竟是温蕴已久的衷肠——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依稀见,宋代诗人张耒倚河筑"鸿轩"的悠情似水,
明代知县姜绾临水建庙阁的崇敬如风......
汩汩清流,流淌千古悠情。
悠悠碧水,不乏人间知音。
哦,西江,是煮沸人类茶文化的圣水精魂!

*文学泉遐思
一眼古井,若要穷底,
竟有几千年的幽深。
它,开掘于晋代高僧支遁之手。
它,是唐陆子遍品天下名水的始点之泉。
如果,想观唐宋的风雅;
如果,想看明清的情韵;
如果,想沐尚茶崇陆的遗风。那么,
请登临这六面六角"品"字三眼的井台吧。

这井口,何故盖一块"品"字三眼的石板?
可是"楚客西来"的唐代诗僧齐已,
吟哦"煮茶泉影落蟾蜍"的三个诗眼?
这栈桥,何故要曲径六折?
可是缅怀茶神的宋代诗人王禹冉,
即兴赋诗遗下的一段平仄?
这古亭,何故重脊叠檐挑六角?
可是清代安襄郧兵备使陈大文,
亲笔命碑"文学泉"刻下的立体意境?......

难怪,日今的三眼井这般风情,
围岸玉兰杨柳翠色新。
古官池侧畔的甬道彩板,铺得这般格律。
直铺进东瀛茶客《泉畔放歌》的一首七绝,
直铺进南韩茶人临泉聚焦的一幅特写,
直铺进新世纪国际茶文化论坛的最新论文......
临井品泉遐思,品出清俭和静,
隽永的古意、新情、风雅、素韵和崇敬。

*涵碧堂写意
傍文学泉,倚陆羽亭,
古池碧波,朱菡婆婆,
好一座涵碧琼阁。

戴一顶单檐碧瓦的风帽儒巾,
围一系朱墉粉廊的广袖素衫,
临水而立,鞋子是古官池的几片碧荷——
涵碧堂的建筑风格,深蕴现代新诗的意象。

楹嵌"香浮碧乳留真味,影动清流惬素心"的感慨,
额题陈大文茗香浮动的"涵碧"。
二百多年的风雨霜露,
隽永了清代兵备使虔诚的紫墨。

新缮于竟陵古官池之中的涵碧堂,
聚首海内外的茶学行家。
八仙桌上,丹砚如潭。
走笔"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的崇敬。
紫砂壶里,茗香氤氲,
泡满"涓涓泉水中霄月,留得先生一片心"的缅怀。
品茗赋诗唱和的碧乳馨香,
漫出了涵碧堂,撞响陆羽亭上的风铃,
漫上三眼井台,融汇文学泉水,
涨满古官池,流向世界......
*一把挂浆的紫砂壶
一把壶,一腔思想的容器,
注满意绪的沸汤。
几枚卷曲而绿色的精灵,
赴汤蹈火,旋舞于
一场漂洗精神的桑拿。

轻轻的盖上壶盖,
联想到一种肃穆的祭祀,
仿佛装殓一些过往的故事。
氤氲而发酵,很庄严,
但不能说盖棺定论。

沉溺的,是殷实的中年。
漂浮的,是虚华的俗尘。
当暗香沁鼻,头道水,
适宜温杯。而后,
才是一杯去芜存精的洗练。

一把挂浆的紫砂壶,
蕴涵文化和物理的元素。
那肤色,暗合主人的印堂,
生发时间打磨的灵光,
沏的水,不焦糊亦不寡淡。

长河阔漠/虚怀若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75

主题

2117

帖子

2190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190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5-10-26 07: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有见底了,陆羽肯定会请你去喝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9

77

主题

721

帖子

960

积分

上士

长河阔漠/虚怀若谷

Rank: 4

积分
960

IP属地:湖北省天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天门市 2015-11-16 15:32:0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楚版一阅!{:soso_e181:}
长河阔漠/虚怀若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75

主题

2117

帖子

2190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190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15-11-17 08:3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长阔 发表于 2015-11-16 15:32
谢谢楚版一阅!

学习华章,淋浴先古风气,致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