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0
上士

- 积分
- 580
IP属地:广东省东莞市
|
凤凰网转
楚天都市报讯 丹江口市一中高二(6)班 周士迪
2015年10月26日 06:55 来源:楚天都市报
今夜明月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题记
远山近水皆有情。在古人浪漫的慧眼中,月最为人所钟爱。见月而生怀,抒发思乡之情,智慧而又多情的华夏儿女,不知写下了几多咏月佳篇。于我同样,无论行在何处,灵魂最深处总有一块柔软的芳田,锁着一缕银辉似的明月光。
童年时,最爱在月明星稀的夜晚,拖一张小椅,与外婆在院里乘凉。夏天的夜晚并不宁静,古老的榕树里蝉儿歌唱,远处池塘中青蛙应答。月光却是轻悄悄地自暗黑的天幕淌下来,闪亮亮的似白银一般。万物都被笼上一层盈着光的绡纱,漂亮得不可思议。外婆绣着些春桃冬梅的花样,将那“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的传说娓娓道来,长大后,我离开了外婆那古朴的小院,搬进了复式的大房子里。我渐渐爱上诗词,爱那写月的诗词,也终明了何为外婆所言的乡情。杜工部云“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王介甫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李太白言“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见了月,何人不起故园情?
此刻,并非中秋,那一轮弦月,以寂寞睿智的空缺,让孤独者窥视人生的真谛。我依然仰望:天空中有些浮荡的云,流向神秘宇宙的深处,露出幕后美人纯净的娇容,暗蓝的云朵也被她涂抹上鹅黄色的胭脂,如儿时一般的好看。
点评:小时候榕树下赏月的场景之美、与外婆相伴的亲情之美,历历在目,小作者的场景写得好!全文文风典丽,体现了小作者的“语言洁癖”。语言的最高境界是天然,不显露雕琢痕,加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