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作了一首打油诗,戏谑“杨大鼻子”杨杏佛:“鼻子人人有,唯君大得凶。直悬一宝塔,倒挂两烟筒。亲吻全无份,闻香大有功。江南一喷嚏,江北雨……”杨杏佛看了,赞叹道:“好诗,好诗。” 谁愿意让人家拿着自己的生理缺陷开玩笑呢?一般地说,人们对于别人的赞美,不论是真情还是假意,都是乐于接受的,不为炫耀,不为沾沾自喜,正常反应而已。可是,对于讽刺、挖苦、指责或是戏谑,总是下意识地产生抵制、反对或是愤懑的情绪。杨是文化人,他不会品味不出这几句打油诗的味道,也就是说,他对“诗”的含义是十分理解的,那么他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常的反应呢?也许杨杏佛是真心赞赏胡博士才思敏捷,出口成章,而且两个人都是文化人,都是名人,平常两个人的关系也不错,不必为这点小事纠结,所以一笑置之;也许,他将有求于胡博士,只好忍气吞声,小不忍则乱大谋嘛;也许,两个人诗词唱和,交往频繁,礼尚往来,互有赞美和中伤,习以为常,胡的这首小诗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小节或者说一束浪花而已…… 现在看来,胡博士的这首诗是有些问题的。试想,如果杨先生还是一位未婚男士,胡博士在报纸上或是杂志上给他贴上这么一个大鼻子标签——哪里就会大到“亲吻全无份”的地步啊——哪位女士还敢靠近他?岂不是误人终身?且不说它产生的负面影响,看诗中某些话,那是带有侮辱性的,这也许应当算作是侵犯了人家的什么权了吧。好在胡适所处的时代是法制松弛的时代,法制不健全的时代,许多大案、要案、关乎老百姓身家性命的案子都被人们忽略了,这样一首不起眼的小诗(尽管它出自名人之手),谁会去探究它是否同法律有关系呢? 好在这些假设都没有发生,不过我等黎民百姓开玩笑还是注意点为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