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640|回复: 2

老师的记忆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

主题

110

帖子

141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41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5-10-26 22:5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课的时候,老师讲:“哥伦布发现了北美洲。”快下课时,老师又说:“这一切都发生在400年以前。”一小男孩感叹道:“老师的记忆力真好。”
       看来小朋友不知道知识是可以传递的。传递知识的媒质是书,老师不过是照本宣科,他并没有亲身经历400年前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小朋友还小,慢慢地他就会明白了,如果他永远不明白,或是长期不明白,或是大家都不明白,那就糟了——文明就要出现空白。
印度是个文明古国,可是他们很长一段历史却无从知晓,也就是没有书流传下来,倒是后来看到了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从中获得了不少资料,填补了一部分空白,复原了一部分历史——真不知道他们那么多佛经都说了些什么。
       回头再看小男孩,他这时候应当是在上课,面前摆得有课本(书)。如果老师是在讲世界历史,他会在不长的时间内或粗略或详细地知道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怎么一回事,如果是语文课的话,那就不一定了,如果是数学或是物理课,90%的可能是他会与哥伦布失之交臂了。看起来小朋友最好的选择是找一点书来读一读,去书店,去图书馆。因为在课堂上能学到的毕竟有限,即使他知道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怎么一回事,但是他知道南北战争吗?知道华盛顿吗?即使他知道了南北战争,知道了华盛顿,还有希特勒呢?东条英机呢?撒切尔夫人呢……即使他把这些都弄明白了,也不过是知识海洋中的一束浪花,如果他不以研究世界历史为终生职业的话,他还得学习其他的知识和技能,而这些知识和技能绝大多数要从书本中来——也有老师教的和师傅(父母也是师傅,不管从哪种意义上说都是最给力的师傅)口传心受的,但是要使这些知识和技能能够得到广泛的传播,最便捷的还是书本。杂志和报纸也是书,只不过它们的出版和发行略有不同,其功能是一样的。也许有人说现在不同了,有互联网啊,轻点鼠标什么知识都有,其实它们不过是书籍的发展。知识是一条河,不,是河水,而书,就是河床,它承载着知识的河水不停地流淌。互联网,也是河床,它不过是在河的下游,但它和中游的书有很长一段重合,至于上游,那就是竹木简,看起来竹木简不像是书,但它是书的雏形,书的祖宗。说到祖宗,应当是结绳记事,那才是书的最早的源头,最老的祖宗。
       还是说说小男孩吧,他必须从知识的河里不断地吸取营养,才能具有老师那样的记忆力(应当说是知识),如果他不肯,那他只能是一个浑浑噩噩的人,或者说没有知识的人;他如果在那里胡乱地抓一些知识的片段填充自己,那也没用,他必须把知识和他的思维结合起来,并且应用到实践当中去,产生效益,同时产生新的有用的知识。如果把这些记录下来,那就是书,用以向下传播的工具,或者说知识这条河流的河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4

92

主题

1682

帖子

2362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362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11-2 10: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书是人类永远的老师和朋友,而写书人就是传承了文化的人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

主题

110

帖子

141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41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5-11-3 14:5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冬之语 发表于 2015-11-2 10:32
是的,书是人类永远的老师和朋友,而写书人就是传承了文化的人群。

是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