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418|回复: 0

[时事评论] 不再一校一岗定终生 大冶市推行教师“无校籍管理”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5000

主题

5494

帖子

8146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8146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5-10-27 11: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 通讯员 丁星朗 胡年旗 记者 洪章雄)“试行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就是让名师动起来,让教师从富余学校向缺编学校有序流动,实行教师‘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动态管理,不再一校定终生、一岗定终生。”昨日,大冶市还地桥镇中心学校校长黄三明道出该镇教育成功的秘诀。
  试行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3年来,该镇教师交流114人次,实现全镇学校教学质量高度均衡,并激发广大教师干事创业的热情。
  胡幼华原是还地桥镇南湾中学校长,因管理成绩出色,2012年被还地桥镇中学聘任为校长。
  曙光学校曾是该镇教学管理薄弱学校,今年中考该校成绩居大冶市前十名。这一显著变化,就得益于教师“无校籍管理”。2013年,该镇中心学校从还地桥镇中学聘请4名干部到曙光学校,对学校班子进行大“换血”。新的班子将还地桥镇中学成功的管理经验创造性地移植到曙光学校,学校教风和学风发生很大变化。
  为确保“无校籍管理”模式顺利推进,大冶市教育局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教师绩效工资乡镇学校高于城区学校12,农村边远学校高于镇区学校5,安排评先评优、职称晋升和岗位培训指标向农村边远倾斜,吸引更多教师从镇区学校向农村学校、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超编学校向缺编学校流动。3年来,城乡教师市域内交流290人次,乡镇内交流达1569人次,教师年均交流人数占教师总数的12.2。
  大冶市教育局局长周咏新表示,师资均衡是推进教育公平的关键因素,试行教师“无校籍管理”模式是教育管理上的一大创新,今后将按“先农村,后城区”的工作思路,在全大冶市推进教师的有序流动,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形成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教师管理机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