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亲水平台 于 2015-10-28 20:45 编辑
【激 活】 《回 不 去 的 故 乡》 徐 斌 著 幸福的武落钟离山 哈林的散文诗《在幸福的山上》有这样经典的句子:“我想,春天是那种春风剪剪的时候吗?我想,春天是那种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吗?我想,春天是那种生命的季节的时候吗?”从字里行间,我便看见外表柔弱而沉稳坚强的土家汉子从遥远的大巴山走来,他低头沉吟,脑子里闪现出思辨的理智和生活的激情,或阳刚,或阴柔,捧着早些时候出版的散文集《石板街的记忆》和新近出版的《汪洋庄纪事》醉卧山岗鲜花丛中,或吟诵于莲花洞前文友的真诚相拥。他用好听的做过新闻记者的巧嘴诱惑过无数听众,又用散文和诗人的笔调勾勒出土家山寨的热情和浪漫。他是成功男士,当过中学教师、县委宣传部新闻科长、电视台副台长、文学杂志社主编,现在是县文联主席。哈林主席《在幸福的山上》不经意地点题:“爱是一种感觉/幸福是一种感觉/因感觉产生的东西/幸福的指数是什么?或走或不走连同生命,它是一种勿我两忘。”
在茫茫人海的都市寻找内心完美的自我,哈林,你到底在找寻什么?
回家,回到土家,回到清江长阳。是找感觉么?找激情,找灵感,找生活。最真实的土家情,上坝,到武落钟离山。好,哈林的灵感来了,“在那个山上,我看见了一片云,一片杏黄的云;在那个春天的山上,我看见了一片云,一片让我魂不守舍的世界——那个世界、春暖花开,那个世界,让我不能自已——”那个世界,我心向往,什么时候,我们的心再相聚呢?
借着扶凤飞云(哈林的网名)的灵感的翅膀,飞向土家人梦中的圣山。如今的武落钟离山,春去春又回,一山独秀,是镶嵌在清江画廊的一颗明珠。当代中国旅游诗人、《神秘的长阳》的编者刘洪进先生有这样的句子:“大啖腊肉,畅饮苞谷酒。劲喊山歌,纵跳撒叶儿嗬。男缠头帕,女穿西兰卡普。南曲优雅的弦音,颤动着白虎神秘的呼吸,一个民族用自己的文明传承生命的壮美,弘扬人生的快意。”
诗人刘洪进这样描述土家人梦中的圣山。山上尚存赤穴、黑穴、向王庙,德济亭、石神台、盔头岩等巴人遗迹。这里山势挺拔,倜傥险峻,风光奇丽,亭台楼阁,气宇轩昂。武落钟离山有着非凡的气势,涅槃远古的文明,写意传说的魅力。据《后汉书》记载:“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曋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生于黑穴。未有君长,俱事鬼神。乃共掷于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之子务相乃独中之,众皆叹。又令各乘土船,约能浮者,当以为君。余姓悉沉,唯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
那么,廪君称王后,即率族人西征,首先征服了清江最后一个母系氏族盐水女神,后开拓疆域,建立了巴国。因此,武落钟离山也就成为一座巴人后代崇敬的圣山。然后,巴人以勇猛善战,能歌善舞著称于世。秦始皇统一中国时,巴人融入华夏一统。巴人后裔后演变成当今的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刘洪进先生继续描述,每年从世界各地到武落钟离山寻根朝圣的巴人后裔成千上万,满怀虔诚和敬仰,踏寻先祖的足迹,倾听远古的跫音,感受神秘的呵护。
无论是旅游诗人刘洪进,还是散文作家陈哈林,他们都是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是土家人,是经过多年敲打历经风雨最后取得成绩走向成功的人士。他们是从长阳这块热土上成长并走出大山的优秀代表,其文品和人品一样高尚。
在武落钟离山,在幸福的山上,我真切地听见了大自然本真的声音。武落钟离山,土家人的发源地,中华民族的圣山;清江,土家人的母亲河,土家族的摇篮。此时,任何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你只要伏下身去,心沉路上,你就会感受到真实而真切。“我们的幸福,那是因为有也没有。”
在那个山上,我看见了一片云,一片杏黄的云;在那个春天的山上,我看见了一片云,一片让我魂不守舍的世界——那个世界,春暖花开,那个世界,让我不能自己。
那个世界,我心向往,什么时候,我们的心再相聚呢?
这是一个美丽的约定,在幸福的武落钟离山上。 鼠年元宵节 上班有了两天了,除了开会就是整理文件档案。很少上网,每天看看新闻,阅读报刊,机关工作就是这样,很多你不愿做的偏要做,不仅要做,还要重复,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年前刚到省民委的向祖文寄来的贺年卡,年后上班才收到,想起来是我先给他寄了。其实省城工作的同学我也寄了,多数是有联系的大学同学,他们觉得没必要,打个电话问候一声,有空抽点时间聚一聚,现在也方便,不像从前,开个同学会到趟武汉还找不着东南西北,联系也不方便,不是这样了。 很少写有点新意和份量的文章了。不是不写,是不想写。宁缺无滥,不把笔写坏了。风花雪月好,伤感怀旧好,生活感悟好,心灵鸡汤好,无病呻吟也好。关注底层,关注民生,把握主弦律。现在网上的东西更新太快,文坛也有变化,有点快跟不上了。比如音乐,新人辈出,新歌一首接着一首,成百上千,成千上万,我爱听,却学不会。更爱听民乐,古典音乐,还有山歌和南曲,去年央视台新视听栏目在长阳拍的《山歌好比清江水》,是留着过年的,反复的听(看)了不少于10遍,慢慢悟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道理。中央台剪辑的碟子比实况录像好多了,高了几个门槛,多欣赏两遍有益无害。 平常心,看林清玄的散文,读懂了,十年夜雨心不冷,永远保持青春时代的热情。百鸟飞远天不远,心爱的人一直在美丽的白云间。千山越过水不浊,故乡的田园永远在安慰我的心。万花落尽春不尽,五彩的春光在冬天也不会凋零。林清玄充满禅意的美文,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温暖着一颗感伤怀旧的心灵,驱赶寂寞,送走冬日的冰雪和严寒,迎来希望的春天。活着,简单的快乐,打开灵魂的门窗,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底气十足地向前走。 新的一年,又是一年。只问耕耘,总有收获。 08年的夏天 天气热起来了,人的心静下来了,爱人从香港旅游回来10多天了,带回来澳门的葡京香烟,还给我买了电扇.宜万铁路通车后,她就要回原单位,还是做她的女警官.女儿7月5日考试结束就放暑假了,我要她直接回家,没必要留在武汉打工做家教,她的费用是保证的,虽然是艺术类,我和她妈妈能负担得了,更何况下年就大四了,明年就毕业了!考研的事,我也不是特别在意,考上了是她的造化,我们支持.不考或没考上,那就早点就业,自己挣钱养活自己. 我还是坚持晚饭后走路,给自己加压.我是中年人了,健康第一,身体第一,还是坚持写作,看书,看电视,上网,生活很有规律.知足常乐,我们是命生好了,和那些企业的下岗职工和再就业的人比,我们是国家公务员,工资待遇福利都是保证的,应当珍惜! 08年的夏天是炎热的,今年天气异常.看电视看见汶川地震,很感人,有的场面让人泪流满面.面对灾难,学会坚强,自强不息,从废墟中站起来,重建家园,这有个相当长的过程.我为灾区人民祝福,做好我所能做的! 参加五五普法下乡调查去了两天,回来后要写调查报告,下次常委会会议要听取和审议报告.初稿一回来就写了一个,请领导审核后再修改,最后定稿.这段时间身体不适,主要是头疼和牙疼,过两天就好了.女儿出门玩了一趟,到北京去看了鸟巢,和二妹一家在北京会合,然后去了辽宁葫芦岛,妹夫带车,他们去了山海关,山东荷泽,陕西西安,参观秦兵马俑和华清池,女儿从西安回武汉住了两天,她玩得开心愉快,用我的数码相机照了不少照片,回家后拷在她自己的笔记本电脑里.昨天父亲生日,来了一些客人,在家吃饭不方便,就在餐馆定了两桌,爱人有事没去,我和女儿接待,中午陪客人喝酒,有点过量.是他爷爷的生日,亲戚之间平时也少走动,正好有个题目聚一聚. 晚上岳母从渔洋关坐车来长阳,女儿到车站接她外婆.在奶奶家吃晚饭.昨天下雨,吃过晚饭后送他们回公安局宿舍,帮女儿走电脑线,把她的笔记本连接上,可以上网.她只是让电脑搬了一个房间,以便外婆休息好,她上网不影响老人睡眠. 还有一些琐事和心事,不想记了.我的文集<昨夜今晨>2006年12月在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时,我写的后记中就有这一句:不想记流水帐,亦不想说些场面上的套话和官话.还是真实些好,人不能活在虚拟的世界里,到时是一场空.还是为自己好好活着,也肩负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我都快放弃了,我的文学创作。我很难在一段相对安静的时间和环境里安静地看书,写作。没有时间是假的,时间是挤出来的;没有心情是对的,心情是可以自己调适的;写作需要的其他的东西,灵感激情,个人素质,文学修养和后天的生活积累,还有一些物资保障等。更主要的,还是个人的身体,信心和耐力。今天下午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的同志给我打电话,说申请表不完整,要有省作协的推荐意见或者两名中国作协会员介绍,让补上,时间还来得及。我是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加入中国作协是我的心愿,从程序上这样做一下也是正确的。在一个单位,哪个是那级协会的会员别人也没太当一回事,因为你毕竟是业余的,不是专业的,也不是靠它吃饭的。我说对自己来说加入中国作协应当是10多年前的事了,那次是什麽原因把机会失去了我竟然想不起来,现在人到中年了,作为业余爱好想成为中国作协会员还要颇费一番周折,那我就快放弃了。 过两天送女儿到学校去,我和爱人送她,从武汉走,办点事后再坐火车去岳阳。女儿要搬寝室,我们去给她服务,她在湖南理工还有一年,大四很关键,实习,写毕业论文,今年不考研了,要找工作,就业。这段时间经领导研究同意后休公休假,时间是半个月,加上两个双休日可以休到下月八号。 人到中年,不言放弃,平和的心态,不为难自己,有点爱好是正常的,坚持下来确实不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