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0006|回复: 4

[史话兴国] 【兴国州王氏】王氏宗祠:琅琊世系 伯超故里

[复制链接]
来自
广东
精华
5

149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阳新仙岛湖水手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2818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广东省

发表于 广东省 2015-11-3 18: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仙岛人家 于 2015-11-3 18:07 编辑

      10月30日,秋意微凉,今日阳新记者来到三溪镇高桥村的王氏祠堂俊卿堂。经过“王家庄”门楼,沿着阡陌小路走去,只见稻田一片金黄,前方屋舍光鲜齐整,鳞次栉比,绿树青山秀色无边。刚刚走近王氏祠堂,便遇到了坐摩托车经过的村民王功智,他高兴地说,本地王氏是山东琅琊王氏的支系,其后人迁往阳新 木石港镇 东春 王子山,明初又迁到了 三溪口镇 高桥村 凤凰山庄(此地旧名),繁衍今。

琅琊世系植槐凤阁

翻开《王氏家谱》,王功智滔滔不绝介绍起了王氏家族的辉煌历史,“听笙堂”、“植槐凤阁”、“槐泉祠”,这些流转千年的动人故事,从悠悠岁月中翩然走来。

       春秋时期,周灵王的太子姬晋聪慧能干,15 岁即辅助父王治国。一年,首都洛邑附近的两条河水位暴涨,危及王宫安全,周灵王害怕水漫京都,决定堵塞两河。太子晋唯恐此举危及农耕,于是以民生为重,直谏阻拦,不料却触怒灵王,被贬为庶人。从此,太子晋郁郁不乐,终致英年早逝,他的儿子宗敬仍留于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后代便称“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姓,因而太子晋也被尊为王姓始祖,世称王子乔、子晋。

       据传说,太子晋天性聪明,喜欢吹笙,能吹奏出如同凤凰欢鸣一般的乐曲,令人陶醉。后来,他随着得道高人浮丘公前往嵩山,修炼仙术,行踪飘渺。一日,家人听说太子晋在缑氏山巅,急忙赶往拜访,只见他乘着白鹤随风而去。“听笙堂”这一堂号便是为纪念太子晋而来。

       琅琊王氏开基于两汉,发展于曹魏,鼎盛于东晋,延续于汉唐,世代簪缨,荣耀至极。太子晋的儿子宗敬之下第十五世孙为王翦,王翦与其子王贲、其孙王离,三代皆为秦国大将,是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功勋之臣。秦汉时期,王离之子王元为避战乱,迁于琅琊(今山东境内)。西晋末年恰逢永嘉之乱,整个中原地区的北方名门望族和精英,以及政府机构、官员都南渡长江避乱,在这次以门阀士族为主要力量的大迁徙中,琅琊王氏无疑是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支。公元317年,以王氏为首的士族集团辅佐琅琊王司马睿,建立东晋,从此迎来了晋室中兴。由于对司马政权的大力支持和艰苦经营,琅琊王氏被司马睿称为“第一望族”,在朝中地位名望之高,官员人数之多,金银财富之巨,莫有能及。

       在王氏祠堂的正门上方,刻有“植槐凤阁”四字,不禁令人浮想联翩。宋开宝二年(公元969年),有人密告魏州节度使符彦卿谋叛,宋太祖于是派王祐前往大名府任职调查,并许以宰相之位,其真实用心却是去除兵符,巩固中央集权。王祐接任后,经过一番明察暗访,并无实据,因而数月未向朝廷禀告进展。宋太祖甚是不悦,召来王祐质问,他只得直言符彦卿没有谋叛事实,并以自己全家百口性命担保。宋太祖听后很是不合心意,于是将王祐调往襄州,如此一来,他的宰相梦也只能付诸东流。这日,王祐就要离开家乡,前往襄州任职,他在宅院里亲手种植了3棵槐树,满怀期盼地说:“我的子孙将来必有位列三公的。”果然不出所料,没过多少年,王祐的儿子王旦在宋真宗朝中做了宰相,他知人善用,屡劝真宗行祖宗之法,慎所改变,掌权十八载,为相十二年,兢兢业业,正直敢谏,堪称一代贤相。
阳新论坛Q群:27866596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5

149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阳新仙岛湖水手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2818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广东省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 2015-11-3 18: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仙岛人家 于 2015-11-3 18:19 编辑

伯超故里今日繁华

       据了解,山东琅琊始迁祖、王氏元公的四世孙吉公迁山东临沂县,随后吉公后裔琛公迁江州德安(今江西境内)爱民乡土塘村锹溪庄,称为江左锹溪王氏。中唐时期,王氏瓘文公有二十个君字辈的五世孙,其中君湘、君甫、君济、君朋、君权、君津、君浅、君涌的后裔有十三支先后迁入阳新境内定居,建立了木港镇蛟溪祠、排市镇北溪槐泉祠、浮屠镇云泉祠、王英镇东源王文祠、富池口镇王曙祠、王英镇太湖地村清夫祠、忠孝堂、王英祠、景春祠、下王祠、界首祠等十一个宗祠。

世界王氏网——阳新王氏起源概述——http://www.wwdoa.com/2013/1224/13536.html

     宋建隆年间(公元961年),君济公四世孙令会公从江西德安吴山乡三万庄迁湖北武昌府兴国州永兴县(今阳新县),在王师山定居(今木港东春王子山庄),为槐泉祠始迁祖。明朝初年,令会公的后裔俊卿公,从王子山庄迁往三溪镇高桥村凤凰山庄(今王家庄)立业,属槐泉祠。

       “末运同大宋,那得精忠如公,誓复山河光祖国;佳节值中秋,虽无霓裳妙曲,聊借玉帛答英灵。”1939年中秋,面对家国沦陷、日寇肆虐的时局,爱国人士王伯超心神激荡,挥笔写就了这幅慷慨豪迈的对联。在祠堂大殿的名人廊中,清晰记载着这位阳新奇人的生平故事:王伯超,1896年出生于阳新县三溪镇凤凰山庄,1970年9月病逝,学名定远,亦名直三,号伯超,自称独醒山人。

鄂南奇人——王伯超
http://bbs.cnhubei.com/thread-2683119-1-1.html



       1911年,王伯超因受辛亥革命影响投笔从戎,历任连长、营长、团长,后被举荐为“云南讲武堂”助理教官,1921年考入国民大学,与蔡锷等名流交往甚密,1926年升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参谋、代参谋长、军法官。1936年,王伯超在军事会议上大力倡导国共合作,不料惨遭排挤,遂毅然弃官,离职漫游南北数省,寻访名医,精研医术。返回家乡后,王伯超感叹官场失意,自认未遇知己,无与之谋,遂放浪形骸,洒脱不羁。1938年阳新沦陷,他更是佯作癫狂,或放声狂笑,或肆意谩骂,令伪政府官吏狼狈不堪。兵荒马乱之际,民生维艰,王伯超常常前往县城的易慕陶“和平愈”药店,为当地平民诊病开方,声名远播,他还多次向伪政府人士索取棉衣、布匹、食盐,得之便转手送给贫苦百姓,城乡皆知。新中国成立后,王伯超为乡镇人民政府题词:“开了花,落了花,共产党来了帮穷家,不用奉承不用夸,有么事话说么事话。”他的书法磅礴大气,别具一格,并且医术高明,医德颇佳,为农民治病不收分文,在三溪极负盛名。

       在王氏祠堂的后山路口,一座精致门楼“景仰坊”吸引了记者的目光。王功智说,王伯超先生的墓地便在此山,人们敬慕先生情操高尚,仁心仁德,还特别为他建造了一座纪念楼,平日前往参拜的络绎不绝。每逢正月初一,可见不少人排成长龙,蔚为壮观。顺着小路向密林深处走去,不一会儿,果见萋萋芳草中间立有一墓,书有“千古流芳”,上方正是“王伯超纪念楼”,红瓦飞檐,梁柱斑驳,可见年代久远。这时,一对小夫妻踏着台阶,从纪念楼走了下来,他们微笑着说,王伯超先生是家乡有名的神医,也是令人景仰的爱国革命先驱,只要有空,大家都会过来拜拜,表达怀念之情。

阳新论坛Q群:27866596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5

149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阳新仙岛湖水手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2818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广东省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 2015-11-3 18: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王家庄信步漫行,只见一栋栋白色楼房伫立两旁,绿树繁花,清新如画。远望稻海,有人手执镰刀,辛勤劳作;近看街角,有人开机修路,专心建设。高桥村副主任明道政介绍说,近年来,该村先后被评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扶贫重点村,科学合理规划村庄建设,不断优化产业经济环境,有效纳入了三溪经济发展密集区建设范围,在基础建设、农林水利、村庄整治、招商引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面都取得了不俗成绩,繁华一片。目前,该村正在筹划发展山药基地300亩,莲藕基地80亩,鱼、羊、鸭混养基地100亩,为精准扶贫寻求多元化的致富之路。此外,王氏祠堂作为高桥村文化礼堂,极大促进了群众精神文明建设,今年陆续成功举办出嫁女还乡祭祖、“关爱空巢老人、关爱留守儿童”大型公益活动、全省残联系统“扶贫日”系列活动,盛况空前。

今日阳新记者 许岚 文/摄
20151102101034643.jpg
阳新论坛Q群:27866596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5

149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阳新仙岛湖水手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2818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广东省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 2015-11-3 18:2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阳新 王氏 新老字辈一览——

老40字辈:
君臣绍师今,世知继仲宗,公汝延时泰,天元宇宙洪,
宣和纯正直,福德永神授,文武全忠义,贤能定有功


新40字辈:
瑞衍英华茂、祥开景象新,通经成玉海、列席聘儒珍,
仪凤辉胜汉、芳芝秀遇春,伦常敦大本、俊彩耀星辰。

阳新论坛Q群:27866596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5

149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阳新仙岛湖水手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2818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广东省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 2015-11-3 18:41:5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50810042642240.jpg
王氏宗祠,亦称茅田王氏宗祠,位于湖北省通山县洪港镇茅田村(原名:双河),是一处始建于明代中期的汉族祠堂建筑,属于汉民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毁于文化大革命,于2007年重建,占地面积达1800余平方米。曾被有关专家誉为鄂南第一祠。王氏宗祠先后经历了明、清、民国、当代四朝,车田、大田、茅田三地。明朝建在车田畈,每年春秋祭期,恭行祭祀典礼。明清易代,戎马生郊,战乱不断,车田宗祠毁于兵燹,竟成丘墟,不可复识。


茅田王氏,发迹于轩辕,受姓于太原,是名副其实的炎黄子孙。秦汉以来,先祖中忠孝、节义、良善的名人,不可胜数。在秦朝,名将王离公为秦大将军,封武城侯,生长子元公、次子威公。元公初为临淄令,后为避秦乱,迁琅琊,后徙临沂,为“琅琊王氏”始祖。

威公后归太原广武,为“太原王氏”始祖。晋代王览护兄,争酖舍生,感母悔悟,九代公卿,名列“二十四悌”。

唐朝,偞之公迁江西德安县之锹溪,其孙瓘文公为德安锹溪王氏之祖。

北宋枢密副使、观文殿大学士、襄敏公王韶子纯公,献平戎之策,复河湟之地,功在国家,名传青史,被台湾历史学家柏杨誉为“宋帝国开国以来第一位统帅人才”。韶公功在当代,泽被后世,第八子定公,于北宋绍圣年间知富川郡,始定居兴国军(今之阳新、通山、大冶);定公之孙、英甫公次子仁宏公卜居茅田,是为茅田王氏始迁祖。

仁宏公筚路蓝缕,开基创业,迄今已有八百余年;生息繁衍,人口凡有数万之众。这就是一王六户之根源。八百多年来,男丁数万。仁宏公的子孙后代,弘扬祖宗之德,继承祖宗之业,文昌武炽,方兴未艾。

注:洪港镇历史上属阳新县燕厦区辖,1950年3月随燕厦、大畈、黄沙等区一起划入通山县辖。1959年因富水水库建设,燕厦区公所迁至洪港荒山新建集镇。
阳新论坛Q群:27866596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