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贵宾
   
- 积分
- 814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古之善书者多寿,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在大冶,就有这样一位年过九旬的老人,他也是大冶书坛目前最年长的书法家。
他就是今年92岁的万里鹏。虽然他身材瘦弱,左耳有些背,但只要宣纸铺开,毛笔在手,他立马精神矍铄,遣词造句文思敏捷,落笔挥毫行云流水。
万里鹏当过报纸编辑,也入伍参过军,当过机关局干部,也经历了“文革”所遭遇的不幸。他一生坎坷,但桃李众多,声名远播。
回忆起大半辈子的生活,万里鹏说,能够与书法结缘是一辈子最幸运的事,一张桌子、一方砚台、一些纸张和一支笔的书法人生让他的生活充满了乐趣。
看到写得好的字
蹲着用树枝在地上模仿
几经打听,在老市委院内,我找到万里鹏的家。
一进门,客厅挂了一幅他书写的作品,行草之间奔放流畅,一横一竖着笔,轻重有别,一撇一捺布局,舒缓自如。
尽管已是九旬高龄,但老人精神矍铄,十分健谈。
应记者的邀请,万里鹏应景作对,泼墨挥毫,只见他笔走龙蛇,力透纸背。片刻间,一幅书法作品随手而就。
就在翰墨流淌、茶香怡人的氛围中,万里鹏开始对往昔的追忆。
1924年,万里鹏出身于保安镇磨山村,自小就读私塾,而那个时候私塾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书法与诗词。
万里鹏回忆,私塾老师的字写得非常漂亮,他常双手托着脑袋,观赏老师书写的板书。
“黑板上,那一行行楷体字雄劲有力,非常好看。”从此,万里鹏便喜欢上了书法,凡遇上写得好的黑板报、大字报或标语等,他都要停下来欣赏,然后蹲下来用树枝在地上模仿。
“‘拳不离手,曲不离喉’,练习书法同理。”万里鹏说,平日里,只要他一有空闲,就潜心研究技法,临摹名家作品,从中提高自己的技巧。
16岁那年,他师从鲁宗岱(大冶一中首任校长),潜心学习诗词楹联。
家里墨水用完了
就把锅底灰兑水当墨用
临摹古人的经典之作,从传统碑帖中汲取精华,已然成为书家在书法之路上的必经之路。
初中时,虽然家境贫穷,万里鹏还是找来诗词临帖,开始在旧报纸上照帖临摹。一字一字、一遍一遍,坚持不懈,刻苦练习。
家里墨用完了,万里鹏就用锅底灰兑水当墨继续书写,笔坏了没钱买时,就找来竹子劈开当笔用。
临摹时,万里鹏把有些篇章全篇保存,细细欣赏,看看这篇书法的高明之处在哪儿,然后学习。有的一大篇章中有一两个字特别喜欢,万里鹏就特别留意这一两个字的特色,然后学习,再融会贯通,融入到自己的书法当中。
万里鹏认为,风格的形成是熟能生巧、水到渠成的事情,要经过较长时期的系统训练和刻苦修炼。如果急功近利、蜻蜓点水,往往忽视传统技法的临习与传承,终将事倍功半。
而临帖,不仅可复归传统,从中感受古人经典之作的笔锋笔势、章法结构,还能从中磨练性情,让心沉静下来。
就这样,万里鹏对草书、楷书、行书等很多字体都有所研究。
“邻居们都喜欢我的字,家里根本就存不住字。”万里鹏说,平常写个字幅,经常有邻居要过去,裱起来挂墙上,过年过节时邻居请他写个对联,他也从不推辞。
历尽人生酸甜苦辣
从未放下手中的那支笔
1948年,万里鹏在大冶县政府教育科从事宣传工作。那时候编报纸,要自己采稿,自己编写,自己刻钢板,自己印,还要自己发。
油印室的工作条件很简陋,一块小钢板、一把小角尺、一盏小火灯、一个装放蜡纸的竹筒和一部印刷机。
刻钢板是个细致活,弯着腰、曲着腿,一笔一划要求笔力适中,刻得太轻内容印不出来,刻重了油印时渗油墨,纸上到处是墨团。
“我第一次刻钢板竟戳破了好几张蜡纸,好不容易刻了一张,一不小心,汗水打湿蜡纸,蜡纸粘在了我胳膊上,前功尽弃。”万里鹏回忆道。
渐渐地,万里鹏也有了几分专业味道:标题用仿宋体,正文一律用扁扁的钢板体,文章嫌长边刻边删,文章短了角落里画点小插图,特大喜讯搞点套红,印出来还蛮像样的。
如今,回忆起这段往事,万里鹏笑着说:“算起来,我们还是同行呢!”
1949年,万里鹏参军入伍。1955年,他转业到荆州市石首县粮食局工作。就在他仕途蒸蒸日上之时,遇到了文革,他被划成了“右派”,丢了工作。
随后,他拖家带口,返回家乡务农。这一呆,就是几十年,历尽人生酸甜苦辣。即使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万里鹏从没有放下手中的笔,没有放弃诗词楹联创作。
写了大半辈子的字
书法让生活更加有意义
1985年,万里鹏平反退休。退休后的日子,他并没有闲下来,书法和诗词又重新激起了他的兴趣。一有时间,万里鹏就伏在桌前练字。
记者在万里鹏的书柜中看到,一本本诗词名著,摆放得整整齐齐,每一本书都细心地注明购买时间、地址等。
“回忆起大半辈子的生活,几乎都在写字,我觉得此生能够与书法结缘是幸运的。”万里鹏说,尤其是退休后,书法让我的生活更加有意义,更加充实。
退休后,万里鹏以笔会友,结交了一些本地的名家,大家经常在一起切磋、探讨,让自己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这让他受益颇多。
万里鹏告诉记者,写书法是一种修炼,更是一种精神享受,只要提起笔来便要凝神静气,运笔和停顿之间还充满了韵律感,整个过程犹如练气功。 “字如其人,人如其字,练习书法不仅要刻苦,还要涵养沉稳、平静的心性,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否则便不会写出赏心悦目的字。”万里鹏说,他就很喜欢那种笔随心动,意在笔先,字随势动的感觉。
正是这些感悟,让万里鹏在不同的心境下书写出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书法,更近一步地体会着书法人生。
“字写到一定程度已经不是单纯的写字,而是情感的抒发。”在万里鹏看来,书法让他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一张桌子、一方砚台、一些纸张和一支笔,就能从中获得许多快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