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贵宾
   
- 积分
- 814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10月30日,金牛镇雷畈村罗家山湾欢声笑语,众乡邻聚集在104岁孤寡老人余菊云的“新家”,共同庆祝老人乔迁新居。据悉,这是我市精准扶贫“改房、改厨、改厕”工作启动以来,第一家贫困村民入住援建新房。
余菊云生于1911年,现年104岁,是湾里辈份最高、年龄最长的老人。60多年前,独生女因病去世;50多年前,老伴也撒手而归。半个多世纪以来,老人一直孤独生活在“比她还要老”的老房子里。
罗家山湾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村村落,该村面朝广阔的南城畈,村口处几个硕大的草堆,昭示这里的人以务农为生。据悉,该湾有200余人口,绝大多数村民都在外居住,留守这里的基本上都是“3860部队”。
当天上午,记者走进了这间历经百年风雨的老房。这是一幢一连三间的土坯房,因为年久失修,阳光直接穿透屋顶,一缕光柱打在凹凸不平的堂屋地上,几片瓦片悬在屋檐摇摇欲坠。堂屋后方的木板幕墙已经腐烂了二尺有余,墨黑的木板空落落地悬着,显得十分破败。
“一到刮风下雨,老人就吓得不敢落屋。”村民说,房子随时可能倒塌。
政府工作人员多次动员老人去镇里的养老院,都被她一再拒绝。
“余奶奶习惯住在本湾,喜欢湾里老井的水,更舍不得湾里的人。”众乡邻居看到记者,纷纷说个不停。逢年过节,返乡村民都要来看望她,不是给钱就是给物。平日,挑水等重活都是湾里的留守乡邻帮忙。
去年,雷畈村村委会一边上报老人住房危急情况,一边研究为老人新建住房方案,但苦于财力有限无法实施。今年,金牛镇准备借精准扶贫政策“东风”,彻底解决老人的住房问题。
10月初,大冶市委副书记王刚到该村调研精准扶贫工作时,当场要求相关部门特事特办,急事先办,刻不容缓。
“必须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金牛镇党委书记梅相东说,按照特事特办的要求,首先解决余菊云老人的住房问题。
“九月初三(农历)开的工,不到20天,房子就建好入住了。”该村支部书记雷艳生说,买砖、瓦等材料都是村里想办法筹资采购,建房用地是湾里公共空基地,建房工钱还没付清,等扶贫项目上报程序走完,近4万元的建设资金就可到位了。
10月30日一大早,罗家山湾20多名村民,自发来到老人破旧、低矮的土坯房,将桌、椅、板凳,锅、碗、瓢、盆,老人日常使用的简陋用具,一样一样整理好,再搬到老人的新家。
按村里风俗,进新屋,要摆酒席请亲友吃饭庆贺。各种菜肴都是大家你一百、我五十地掏钱,从镇里置办回的。
余菊云住的新房,背后靠山,门口有塘,粉墙红瓦,客厅、卧室、厨房、厕所样样齐全,室内整洁、明亮,水电皆通,老人生活起居不成问题。每个月有近300元低保金和市、镇、村的各种帮扶,再加上湾里民风淳朴,都能积极照顾老人,老人终于可安度晚年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