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金星管理区 于 2015-11-5 01:22 编辑
2015年中国(天门)茶圣节已经过去几天了,本来打算在节会发点感慨,但难得挤出时间和心情。今天为了生计,又去了一趟浙江湖州,这里是陆羽的第二故乡,他在这里皓首穷茶,写就了举世闻名的《茶经》。 大约是在2011年的清明前后,我怀着对故乡圣贤的敬仰,访遍了湖州境内所有与陆羽有关的遗迹,印象最深的是陆羽的安息之所。它位于湖州安吉妙西镇一所学校背后的小山上,当我忐忑不安地走近时,浓浓的乡情涌上心头,是那么的亲切,让人感慨万千。 我在陆羽的墓前深深地鞠躬,并向茶圣禀告:“陆爹爹啊,家乡的后生来看冷那了。家乡变化好大,请您不要牵挂;天门老乡都没有忘记您,在西寺塔附近给您塑了像,您就安息吧!” 当我一步一回头离开这里,看着墓碑两侧的对联“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时,作为一个天门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在我个人看来,在悠长的历史中,瓷器和茶叶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顶级奢侈品,给人类带来了健康和愉悦,也为中国赢得了声誉、带来了财富,进而推动了民族的发展进步。陆羽对茶叶的推广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湖州还有一处与陆羽有关的遗迹“桑苎园”。明朝万历年间的湖州知府吴文企,也是我们天门老乡,在他任内,为纪念陆羽而兴建了“桑苎园”。他在《桑苎园记》中说:“在唐中叶,陆鸿渐亦竟陵人,流寓此中,自号桑苎翁,与吾生同里,游同地,山水同性,吾园翁园也”。 桑树、苎麻都是我们天门常见的植物,我想当吴知府写下这些时,一定有种“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情怀,都饱含着对故土的思念。 此情此景,不得不感慨天门人杰地灵,英才辈出,绵延繁茂。她还诞生过皮日休、谭元春、钟惺、蒋立镛等等洪钟大吕、才子佳人。但历数这些文人雅士,我觉得最能集中体现天门人文气质,昭示天门未来的还是要数陆羽。 陆羽的身世很坎坷,但他勤奋聪慧,充满理想,对事业心无旁骛,专心致志,淡泊名利,终于修成《茶经》。他一生兴趣高雅,乐善好施,广结善缘,也赢得了世人的景仰。湖州有个“三癸亭”,就是陆羽好友、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为陆羽所建,因成于癸丑年﹑癸卯月﹑癸亥日而得名。这座亭子记录着陆羽、皎然、颜真卿三人纯真的友谊,也展示着陆羽作为一个圣人的修炼、境界、雅量。《六羡歌》也表明了他恬淡的志趣和高风亮节的精神,不羡慕荣华富贵,念念不忘的是故乡 竟陵的西江水。 陆羽好似湖州盛产的安吉白茶,不浓不淡却又清雅悠长,令人神清气爽。因此,不论走到哪里,只要看到陆羽的雕像,总会有一种博雅、飘逸、脱俗的气质扑面而来。这就是天门范、天门STYLE!我们天门社区的很多网友也具有这样的气质。 也许这种淡定、执着、脱俗的气质,在物欲横流、尔虞我诈、急功近利的丛林法则中显得有些迂腐和过时,但应该坚信美好的种子一定会在合适的土壤、气候中开花、结果。因此,我也坚信,具有这些优良品质的天门未来发展一定会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