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329|回复: 4

双花怒放的潜江文化现象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214

主题

1824

帖子

2543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543

IP属地:湖北省潜江市

发表于 湖北省潜江市 2015-11-6 18: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湖北日报讯  作为曹禺先生的故里,潜江市文化源远流长、资源丰富、基础扎实,拥有“全国文化先进市”、“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中华诗词之市”等美誉。
  近年来,潜江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在中国文联、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和省直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充分发挥曹禺文化、楚文化、龙虾文化、生态水利文化、红色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优势,精心打造“中国戏剧家演潜江、中国音乐家唱潜江、中国作家写潜江、中国书画家画潜江、中国摄影家摄潜江”五大精品文化品牌和“唱响潜江、舞动潜江、戏迷潜江、欢乐潜江、魅力潜江”五大群众文化品牌,探索出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的新路径,在全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大格局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潜江文化现象”。
  省委领导对潜江文化现象作出批示,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要求将潜江经验向全省推广。
  五大精品文化 扩大知名度影响力
  近年来,潜江市借力曹禺和杜鸣心两大文化名人和两座“文化高峰”,与中国文联及所属各协会开展战略合作,先后开展了中国戏剧家演潜江、中国音乐家唱潜江、中国作家写潜江、中国书画家画潜江、中国摄影家摄潜江等一系列“国字号”文化活动,逐步将潜江打造成为文化设施标准高、文化品牌影响大、文化活动形式多的文化名市。
  高端合作,“演潜江”登上国家大舞台。近年来,潜江先后投入20多亿元建成了曹禺戏楼、曹禺公园、曹禺纪念馆、曹禺祖居、曹禺大剧院、梅苑等文化设施。“中国戏剧家协会曹禺剧本奖创作基地”、“中国戏剧家协会梅花奖艺术交流中心”等国字号金字招牌落户潜江。潜江先后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潜江)曹禺文化周,在2014年第三届曹禺文化周期间,中国文联组织文艺志愿者服务团,邀请到姜昆、濮存昕等著名演员赴潜江开展“送欢乐下基层·走进曹禺故里”大型文艺演出。北京人艺在潜江演出了话剧《雷雨》、《日出》。中国剧协在潜江开展了“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颁奖典礼”、“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曹禺故里行”等一系列活动。潜江逐步成为名副其实的戏剧大观园和戏剧交流中心。湖北省花鼓戏艺术研究院(原潜江花鼓剧团)先后创作了新剧目20余台,多次进京汇演,并远赴德国进行艺术交流,获得高度赞誉。其中《原野情仇》演进中南海,大型现代戏《生命童话》荣获中国第九届艺术节优秀文华剧目奖等多项国家级艺术大奖,花鼓戏《赵氏孤儿》在英国利兹大学承办的《寰球舞台演出中国:人·社会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获得好评。
  筑巢引凤,“唱潜江”唱出小城大名气。2015年1月,由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组织的《春之声·家乡情——杜鸣心作品音乐会》在琴台大剧院上演,让家乡人民有幸享受一场视听盛宴。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协常务副主席徐沛东致辞,79岁的著名指挥家卞祖善指挥,可谓“双璧生辉”。近年来,潜江创作出150多首以潜江为题材的优秀歌曲,出版了《潜江市原创歌曲专辑》。这些歌曲让潜江扬名海内外,点燃了潜江父老乡亲“爱音乐、爱家乡”的激情。
  以文会友,“写潜江”写出“平原诗歌群”。2013年,“中国戏剧家协会中青年编剧读书班”在潜江开班,10多个省市的30多名较有影响力的中青年编剧齐聚潜江。同时,先后举办多次“中国作家曹禺故里行”、“中国诗人曹禺故里行暨湖北潜江端午诗会”、“中国知名作家写潜江”等全国性文字采风活动,创作出一大批讴歌潜江的文艺作品。潜江的诗歌社团十分活跃,约有30余个,成员达到1200多人,涌现出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作家诗人,潜江后湖被评为“中华诗词楹联之乡”,潜江被评为“中华诗词之市”。
  集结菁英,“画潜江”画出平原新面貌。近年来,潜江先后承办了国字号的“中国书画名家曹禺故里行”和“湖北画家画湖北”采风创作活动。世界旅法知名油画家田凤银将伴随她在欧洲五国展出过的作品《永恒的记忆》捐赠给潜江。著名画家孔奇在潜江举办了“大美潜江——孔奇绘画艺术展”,展出了100多幅以潜江为创作内容的绘画精品。由省文联组织省书协、省国画院30余名书画家在潜江进行采风创作,并以中国传统笔墨方式展现出来。在龙虾节期间,潜江邀请到省内外国画大师,开展“龙虾节虾乡诗韵国画展”,共展出散发着水乡风情的优秀作品100多幅。
  齐聚摄友,“摄潜江”摄出潜江新风采。潜江在龙虾节期间举办了“中国摄影家聚焦潜江”大型摄影活动,30余名国内外著名摄影师汇集潜江,聚焦潜江。潜江摄友李锡军曾在中国第九届摄影艺术展上举办了个人摄影作品展,另一位潜江摄友的作品《山水秀色》获得首届政协委员全国摄影大奖。以小龙虾为题材拍摄的第一部电影《虾哥的故事》在央视电影频道和各大网站进行播放,微电影《虾哥传奇》在第六届龙虾节首映,获得一致好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214

主题

1824

帖子

2543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543

IP属地:湖北省潜江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潜江市 2015-11-6 18: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大群众文化 提升幸福度满意度
  借力电视传媒,“唱响潜江”响彻大荆楚。“唱响潜江”电视歌手大赛,被市民誉为“永不落幕的舞台”。自2007年举办首届“唱响潜江”电视歌手大赛至今,已陆续举办了四届。今年1月31日启动的第四届“唱响潜江”电视大赛,吸引了武汉、荆州、天门、仙桃等周边地区1000多名选手参赛,现场观众达数万人。通过“唱响潜江”走出去的潜江人郑格子获得中国好声音欧洲区冠军,曾令娇获得湖南卫视《女人如歌》总决赛亚军,汤晓菲唱进央视《综艺盛典》。
  利用市场办法,“舞动潜江”舞出真善美。从2013年潜江在全省范围内率先举办首届潜江市广场舞大赛以来,到2015年已连续举办了3次。这些活动全部采取市场筹资、政府“以奖代补”的办法运作,群众参与度高、社会反响好。在第六届龙虾节期间,潜江举办了“虾乡情韵”万人广场舞大赛,人数之多,场面之大让人惊叹,正在积极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舞动潜江”既传递了社会正能量,又提升了市民的文明程度和道德素养,潜江由此荣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和“全国社会治安先进市”。
  传承戏剧文化,“戏迷潜江”提升幸福感。潜江的花鼓戏是湖北的三大剧种之一,目前全市有近200多个业余花鼓戏剧团活跃在农村。2013年,潜江举办了首届荆州花鼓戏“戏迷潜江”声腔大赛,影响力、辐射力遍及江汉平原,将潜江变为荆州花鼓戏迷的“策源地”, “戏迷潜江”被评为“湖北省2013年电视艺术十件大事之一”。同年,由中国剧协组织的第五届“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在潜江举行,潜江选送的小品《抢婆婆》获得“优秀推荐剧目”奖。2014年,由中国文联、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组织的“ 送 欢 乐、下基层”慰问演出来到潜江。 尚长荣、裴艳玲、叶 少 兰 等17位中国梅花大奖及梅花奖获得者依次登上潜江市体育中心舞台,让潜江市民在家门口就享受到戏剧大餐。在2014年第二届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上,湖北省花鼓戏艺术研究院排演的青春版大型古装花鼓戏《五女拜寿》斩获五项大奖。2015年4月,潜江市选送的皮影戏《四面楚歌》在高手如云的全国皮影戏展演暨第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绝技绝艺评奖中,斩获展演大赛金奖。这一系列文化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提升了潜江人民的幸福感和自豪感,让潜江被评为“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
  坚持以文化人,“欢乐潜江”传递正能量。潜江连续8年坚持每月组织开展一次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潜江大舞台”广场文化活动,被市民誉为“没有围墙的剧场”。目前已举办了100多场,逐步塑造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品牌。2015年,“欢乐潜江”首届农民文化艺术节,传统武术、潜江高跷、舞龙舞狮、潜江皮影戏等农民朋友们自编自导自演的“绝活”有了展示的大舞台,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兴趣。后湖“桃花节”、积玉口农民文化旅游节、浩口万人健身运动等活动的举办,传递着真善美的正能量,涌现出“全国见义勇为英雄”王林华、秦开美,“无私奉献”鄢来贵,“最美媳妇”张凤娇等一大批“道德群星”,全市上下形成了礼赞英雄先进人物、学习先进人物的良好氛围。
  发展特色产业,“魅力潜江”荆楚美名扬。目前,潜江有荆州花鼓戏、江汉平原皮影戏、潜江民歌、潜江草把龙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潜江木雕等9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部县市中居于第一位。通过打造“天下第一台——楚章华台”和“平原第一坝——南水北调兴隆大坝”,初步形成了以兴隆水利枢纽工程景观旅游区、龙湾遗址——章华宫主题旅游区、曹禺文化产业园景区为支撑的“三区一线”的文化旅游发展格局。通过引进社会资本,总投资15亿元、占地680亩的中国文化旅游生态龙虾城落户潜江,“十二五”期间,潜江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幅高于GDP增幅。“魅力潜江”文化旅游品牌正成为富民强市的“驱动器”和进位争先的“催化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214

主题

1824

帖子

2543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543

IP属地:湖北省潜江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潜江市 2015-11-6 18: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加强政府引导 提供强力保障
  潜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坚持不懈抓改革促创新,政府引导作用突出,为文化潜江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善用改革办法,建强文化阵地。上世纪90年代,在剧团差额拨款、自谋出路改革之际,潜江花鼓剧团因曾获“文华奖”、“梅花奖”升格为湖北省实验花鼓剧院,正处级建制得以保留延续。在新一轮改革中,潜江又支持其挂上了湖北省花鼓戏艺术研究院的牌子,财政不仅不断奶,还变成全额拨款单位。目前,这一单位是潜江市梦想成为“中国戏剧之都”的重要火种。通过引进社会资本,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潜江已经拥有9个博物馆——市博物馆、曹禺纪念馆、曹禺祖居博物馆、龙湾遗址章华台基址展示馆、世博湖北馆,龙湾遗址博物馆、中国戏剧博物馆(潜江馆)、城市规划展示馆、龙虾博物馆,平均11万人拥有1座博物馆,远远高于国家规划的2020年我国将实现每25万人拥有1座博物馆的建设目标。
  善用政府之手,提供政策保障。潜江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文化事业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文艺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潜江市文艺成果奖励办法》等政策文件,举办了文化旅游发展高端论坛,明确了潜江文化发展定位、发展模式、发展目标等核心问题。潜江市委组建了以国务院参事为团长的“潜江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家顾问团”,定期为潜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建言献策。潜江市委、市政府将600万元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用于精品文艺创作、曹禺文化品牌打造和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扶持和财力支撑。
  培育文化火种,人才保障有后劲。近几年来,潜江市委、市政府着力探索发展繁荣艺术事业的新路,市财政每年对各协会进行大力支持,潜江各类专业协会不断发展壮大。宣传文化系统所属文体协会20个,协会会员达到万余人。在专业协会的引领下,潜江市目前拥有各类文体协会50多个,民间演艺团体200多个,点歌台、皮影戏班、花鼓戏班等特色文艺团体活跃在民间,带动的群众近30万人。为了激活民间文艺人才的创造力,潜江市通过设立文艺专项补贴资金,对农村和城区的文艺团体和民间文化带头人每年给予补贴。
  策划:陈洪思 撰文:苏牧 苏秉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7

136

主题

8018

帖子

9289

积分

少校

Rank: 8Rank: 8

积分
9289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5-11-6 18:23: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非常的不错。狂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7

136

主题

8018

帖子

9289

积分

少校

Rank: 8Rank: 8

积分
9289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5-11-6 18:24: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记者确实有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