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409|回复: 2

妙联字字沁书香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39

主题

1344

帖子

1471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471
QQ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5-11-9 15:3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妙联字字沁书香  ——全民阅读写意

文首点睛:,从去年开始,李克强总理连续两年把“倡导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把它提到建设现代文化强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国民素质、拓展中外人文交流的高度。2014年4月22号,李克强总理在给北京“三联韬奋书店”的复信中,希望该店“把24小时不打烊书店打造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引领手不释卷蔚然成风,让更多的人从知识中吸取力量。”李克强指出:“读书不仅事关个人修为、国民的整体阅读标准,也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他说:“好读书、读好书,既可提升个人能力、眼界及综合素质,也会潜移默化影响一个人的文明素养,使人保持宁静致远的心境,砥砺奋发有为的情怀。”今年在回答《人民日报》记者关于“全民阅读”问题时,李克强总理再一次强调:“书籍和阅读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就我个人经历来说,用闲暇时间来阅读是一种享受,也是拥有一种财富,可以说终生受益。我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我们国家的全民阅读能够不断增加,这也是我们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十分重要标志。而且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他和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这也就是为什么两次把‘全民阅读’这几个字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原因。明年还会继续。”;今年4月22日,李克强总理在厦门大学又对学生说: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希望在这个日子里大家都能够记住每天都要读书。大家需要读时新的书籍,但要获得最基本的知识,还要更多阅读古典、经典的著作。这样才能够沉淀更深厚,视野更开阔,真正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总理的的这几段话,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书香社会”的精髓,也是对国人读书生活的殷切希望,可谓意义非凡。基于此,笔者便萌发了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老祖宗那里寻求我们民族传统文化基因的奢望。思索再三,我决定先从对联入手。于是,就挑选几联抄录如下,以和读者共勉:
   “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这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老师、无产阶级革命家徐特立的名联。1939年12月,徐老把这副亲笔书写的对联专门送给湖南湘潭一家油盐店的青年店员王汉秋,并题上款曰:汉秋先生正;下款曰:弟徐特立书;这副对联把读什么书、做什么事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她体现了一个老革命家对年轻一代的殷切希望。青年时代的周恩来,也有“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的自勉联。其中下联提升了读书的境界。他要求自己在读有字书时还要读无字书,就是生活这本“永远读不完的大书”。这不能不说是开国总理留给21世纪年轻一代的宝贵精神财富!清代名臣纪昀“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和徐老的名联可算异曲同工。它虽然出自封建官僚之手,但其内容却可以做我们的座右铭。因为这里的“忠”的主体就广义而言,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中国共产党、可以是人民、集体、事业;至于下联的两件事,更是我们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所不可或缺的。不过这在封建社会老百姓没办法做到,而在今天却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抗倭名将戚继光的“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海瑞的“干国家事;读圣贤书。”、左宗棠的“身无半文(一曰‘亩’)心忧天下;书(一为‘读’)破万卷神交古人。”都是借书言志的。借读书明爱憎的有明代吴从先的“读奸佞论宜击剑祝酒以消愤;品忠烈传定吹箫鼓瑟来扬芳。”
   著名画家李苦禅的“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早读书。”、明才子徐渭“好(三声)读书不好(四声)读书;好(四声)读书不好(三声)读书”、无名氏的“开卷有益知识就是力量;自强不息光阴贵如黄金。”都是要求人们抓住机遇、及时读书的经验之谈。
   劝人读书积德的有祝枝山的“每闻善事心先喜;得见奇书手自抄。”、邓廷桢的“道心静似山藏玉;书味清如水养鱼。”、清姚文田的“世上几百岁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近几年,有专家从族谱中发现把读书作为家训的,如潘氏家谱就有“家无三代富;书有百年香。”和“万卷磨残堂自白;五更刺罢印偏黄”(注:指苏秦刺股的故事)。这两幅对联教训后人:有书穷不久;无文富不长。
   总之,中华民族的文化典籍汗牛充栋,“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书中“藏古今学术;集天地精华”;“欲知千古事;须读五车书。”的读书训示“承先启后”、历久弥新;“负薪挂角”、“囊萤映雪”的苦读之风也源远流长,“前赴后继”;要完美无缺地继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做到常读不懈,必须像郑板桥那样“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充饮食;养成数杆新生竹,直似儿孙。”、牢记“每天读好书,乃真乐趣;此地有良伴;大可神交。”(梁羽生的书斋联),真正把读书当作一种生活情趣和精神享受,天天坚持。像上面这样鼓励、督促后人认真读书的联语,古典文献中还有很多、很多,细心的读者,在读书生活中一定天天都会有新的发现!
   对联是全世界信息传播工具中独一无二的载体,更是我们的祖先天才和智慧的结晶。她言简意赅、达意传神,并且顺口、有韵、好记、易传,在全民阅读进行时,仔细品读、运用,可为形成“对继炎黄精神,继兴继绪继轸,继往开来书炳盛;联承孔孟礼义,承道承文承德,承先启后史流芳。”的传统文化生态提供正能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362

主题

2575

帖子

2763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763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 2015-11-9 16: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书中“藏古今学术;集天地精华”;“欲知千古事;须读五车书。”读万卷书,能行万里路,更知天下事啊!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39

主题

1344

帖子

1471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471
QQ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5-11-9 15:38: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我的老师也是我的长辈肖开寿所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