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博会游人如织 新建的刘仁八镇高山露营基地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记者 俊辉 殷珂/文 余凯锐/图)
9月中旬开幕的大冶乡村果蔬园艺博览会(简称“果博会”)现在逐渐淡出了视野,但对作为主会场的大冶市刘仁八镇来说,“果博会”只是一个起点。他们的收获有来自周边各地50.43万人次的游客、达2.16亿元的综合总收入的“红利”,最直接的收获是镇区旧貌换了新颜,记者在刘仁八镇采访时,该镇的干部说,“果博会”让刘仁八至少前进了5年,村干部说前进了10年,而刘仁八镇的村民则告诉记者,“果博会”让刘仁八前进了20年。而最大的收获,无疑是那些眼睛看不到的——绿色理念、动力转换以及干群干事创业的激情等,正在发生更深层次的变化,汇成了一股发展的洪流……
待字闺中
自然资源得天独厚
刘仁八是大冶西南的一个山川秀丽、河流锦绣的山区乡镇,山水资源十分丰富。东临殷祖,南通阳新,西连咸宁,背靠罗霄山脉和幕阜山脉,地形多为丘陵或山地。全镇国土面积11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6万亩,山场面积8.9万亩,水面面积0.3万亩,辖20个村,总人口3.86万。
由于是一个山区乡镇,刘仁八镇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境内山峦叠翠,清泉流淌,古木参天,绿树成荫。这里有黄石三台八景之一的云台山,还有众多溶洞、悬泉、飞瀑,是理想的旅游避暑胜地;这里有绵延十里的毛铺生态峡谷,是劲牌公司的重要水源地;这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盛产桃、李、枣等各类水果,故有“裹城”、“果城里”之称,是大冶重要的粮食、水果、竹木生产基地。
刘仁八山场开阔,地理气候优越,自然物产十分丰富。境内现有各类野生食菜30余种,特别是蕨菜、水竹笋、香椿、马齿苋、野山姜、鱼腥草、葛根等,年产量在500吨以上。富农合作社的“黑五类”(黑花生、黑土豆、黑薯、黑玉米、黑绿豆)食品、印子粑、金柯辣椒、大董萝卜、翡翠丝瓜等特色食品深受食客青睐。
除了丰富的山水自然资源,刘仁八还是革命的老苏区,曾是彭德怀、何长工、王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境内红三军团纪念馆、邹华国自然风景区、白山岩龙洞等一批景点都有较大发展潜力;境内有新石器、商、西周、东周等时期的龟山遗址、太婆山古人类居住村落、西周遗址等24处古文化遗址……莲花墩、水落等、龙凤欢、白山岩龙洞、尖山寺、七姐公园等景点遍布其中,红色与文化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
此外,千百年来,果城大地还广泛流传着“仙牛下凡” 、“陆上梁山”、“土主会”等美丽的传说……
为了让乡愁在果城大地诗意地绵延,真正为老百姓勾画出“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蓝图,刘仁八加快了“绿色转型”的步伐。
据刘仁八镇党委书记杨早容介绍,近些年来,刘仁八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生态立镇、产业强镇,实现刘仁八绿色崛起”不动摇,用绿色的发展理念规划城镇未来,重点实施治绿工程,打造绿满果城。同时,刘仁八在深度挖掘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和底蕴深厚的文化资源基础上,以生态旅游和特色农业为抓手,突出红色体验、民俗风情、观光休闲、生态养生四大主题,深化农旅、休旅、文旅、林旅有机融合,围绕“三山(龙凤山、金盆山、云台山)两水(邹清水库、双港口水库)一馆(红三军团建军纪念馆)”,着力建设鄂东南红色文化教育中心,全力推进“一心四区”建设,做活“生态富民”大文章。
走向前台
生态产业点绿成金
11月1日下午5时许,刘仁八镇刘贵湾村民刘东升坐在自家门前,看到天色向晚,他便直起腰身,将摊子里的红苕、南瓜、干辣椒、干茄子、干竹笋、干豇豆等归到一处,准备收摊。“果博会以后,这些东西都好卖了,今天卖个2000元没问题。”
果博会的火爆,点“绿”成金,带活了一方经济。
为了推动乡村旅游向纵深发展,果博会期间,刘仁八投资100余万元,在大冶境内海拔最高村庄——金柯村,建设了生态停车场、游客中心、登山步道、石林游步道、大型帐篷露营区、普通帐篷露营区等11个项目的金柯露营基地。同时,还配套建设了石林游览休息点、中心舞台、露天电影、自助烧烤区等。在这里,游客可以尽情享受由独特的自然风景、清幽雅静的古村落、迥异的风俗习惯构成的高山人文画卷。
目前,金柯村已初步形成了生态林、露营基地、农家乐等系统化旅游项目。
为了做活“生态富民”这篇大文章,变“山水资源”为“经济资本”,刘仁八在“三维”纲要的指引下,积极谋求生态发展之路,努力回答富民命题。据刘仁八镇党委委员龚文书介绍,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该镇先后制订全域生态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统一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与此同时,该镇一改过去传统的考核模式,出台了差异化政绩考核办法,建立了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把生态保护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目标管理考核,进一步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导向,切实增强绿色聚合生态竞争力。
在此基础上,刘仁八以发展生态产业为导向,积极推进农旅、文旅、休旅等生态与旅游相结合。该镇整合各方力量,按景区的标准建设城镇,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村庄整治、生态产业三大建设,先后完成了角亭4.5公里道路刷黑以及拦水坝、停车场、公共厕所、客运站、文体广场、路灯安装等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全面提升,镇容镇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该镇大力推进土地、林地流转,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努力打造乡村旅游示范基地。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随着生态的进一步改善,该镇先后引进了栀子黄中药材生态产业园、力诺太阳能光伏发电、果城农庄、紫云山庄、力德生态养老等一批生态产业项目,进一步拓宽了镇域经济发展空间和农民增收的渠道,为生态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这些资本的涌入,不仅带来了先进技术、创业机会、就业渠道、致富门路,而且还不断地推动着产业的转型升级,并构建了确立品牌、保护生态和创业富民之间的良性互动。
一个项目带动一个村、一片青山造福一个村、一弯绿水富裕一个村,一批生态产业正呈蓬勃之势,一种生态富民模式正在果城大地生根、开花、结果。
生态实践 山水淌银带民致富
实践证明,果博会不仅促进了当地旅游及配套产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转变了发展观念,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乡村旅游与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可以蓄积无限的‘生态力量’,为广大农村带来勃勃生机。”杨早容说,政府引导、民间创业、百姓得利。果博会期间,刘仁八吸引来自武汉、孝感、黄冈、鄂州、咸宁、黄石、阳新、江西南昌和九江等地游客50.43万人,旅游综合总收入达2.16亿元。
良好的生态环境、宝贵的绿色资产,已成为刘仁八绿色崛起的最大潜力、最好财富、最硬品牌和最强内力。
龙凤集团是全国乡村旅游示范企业。近些年来,在该集团董事长刘合伍的带领下,136农户合资成立了“大冶毛铺富农原生态农林牧专业合作社”,以“红色土地、黑色食品、绿色家园”为发展理念,按照示范型、带动型、生态型、循环型要求,持续投资近2亿元,大力发展现代观光农业。到目前为止,该集团实现农民工就业超过了3万人次,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在龙凤集团的融合催化下,刘仁八镇新成立和培育家庭农场10家、农业庄园1家、规模经营大户21户,职业农民46人,新增农民合作社10家,新增农家乐经营者28家,新增就业岗位520个。据悉,因为果博会,八角亭村民今年的人平纯收入净增1000元以上。
“从原来种吃的,变成了种看的,却挣得更多了。”刘合伍说。山还是那座山,人还是那些人,理念的转变让刘仁八变成了“金山银山”。
一场农旅结合的乡村盛会,不仅美化了环境,更是激活了商机。
八角亭村三甲湾村民郑昌友,趁开园之前,开起了农家乐,取名为“牛缘农家乐”,一次性能接待10桌客人。开园当天中午,他家的农家乐就接待了13桌客人,约150人次。
山大沟深,土地瘠薄,行路难,这是多年来制约金柯村发展的一大瓶颈。
果博会期间,金柯村村民柯亭高利用自家农村住房,经营金柯山水人家农家乐,平均每天接待游客15桌,最高一天收入达4500元,仅10月份,金柯山水人家纯收入达2万元。
“生态是金柯最大的优势。”金柯村党支部书记柯亭奎说,好山好水好空气,绿色银行能让老百姓持续增收。
杨早容告诉记者,果博会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刘仁八的基础设施、环境卫生、产业发展以及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劲头、群众文明素质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游田园风光、尝特色美食、体验农耕生活……每逢假期,“乡村游”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游客们在分享生态资源的同时,也给刘仁八带来了“生态红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