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2日 来源: 阅读次数:104
一、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面临经济发展新常态,我市工业经济出现了多年来从未遇到过的困难,全市工业处于低位运行。1-9月,全市规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390.09亿元,同比下降10%、增加值增速为-0.9%;产值、增加值增速分别较去年同期回落19.5、10.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速低于全省9.2个百分点,在全省处于末位。 2015年1-9月工业增加值增速 
1、从县(市)区工业看:1-9月,七个县(市)区工业增加值增速与去年同期相比均大幅回落,其中,大冶市增长2.4%,较去年同期回落4个百分点;阳新县增长0.2%,较去年同期回落20.2个百分点;黄石港区增长7.3%,较去年同期回落11.9个百分点;西塞山区下降3%,较去年同期回落22.3个百分点;下陆区下降4.5%,较去年同期回落17.7个百分点;铁山区下降8%,较去年同期回落21.8个百分点;开发区下降6.7%,较去年同期回落23.7个百分点。 2、从八大支柱产业看:1-9月,八大支柱产业产值累计完成1129.71亿元,同比下降5.43 %,较去年同期下降20.1个百分点。其中,黑色金属、有色金属、机械制造、化工医药等产业均为负增长,分别同比下降17.7%、4.5%、2.9%、0.2%;食品饮料、纺织服装、能源、建材四个产业分别增长4%、11.5%、5.5%、0.2%。 1-9月八大支柱产业产值及增速情况表 3、从50家重点企业看:1-9月,50家重点监测企业共完成产值785.87亿元,占全市工业总量的56.6%,同比下降8.94%。31家产值呈负增长,其中钢铁、有色、装备制造、采矿类企业产值下降幅度较大。如:新冶钢下降25.8%、有色下降4.7%、陈贵矿业下降32.4%、华灵矿业下降20.3%、东贝下降5.5%、新兴管业下降50.2%、宝钢黄石公司下降22.7%、三环锻压下降36.4%、三鑫金铜下降12.1%。 当然,在看到我市工业经济存在问题的同时,也要看到一些积极的变化。一是工业总量逐季回升。从产值看,一、二、三季度分别完成412.6亿元、468.7亿元、506.92亿元,每季度产值逐步增加;三季度同比下降6%,较二季度降幅收窄11.4个百分点。从增加值看,1-9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降幅较上半年、上月末分别收窄2.3、0.5个百分点。其中,从7月开始工业增加值增速由负转正,7、8、9当月分别增长2.4%、4.4%、4%。二是工业投资增长加快。1-9月,全市工业投资491.33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7.5%,同比增长8.9%,较上半年、上月末分别提高7个、3.6个百分点。一批项目四季度投产见效,如:新冶钢中棒线、上达电子、美利林材料、劲牌生物提取、远大药业等一批工业项目集中竣工投产,将为我市工业发展增添发展后劲。三是终端和消费品类产业和企业增长较快。从产业看,1-9月,我市食品饮料、纺织服装产值保持了较快增长,分别增长4.0%、11.5%,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从企业看,终端和消费品类企业产值增长较快。如:劲牌公司增长15.2%、奥莱斯轮胎增长23.3%、万达金卡增长70.1%、宝加鞋业增长9.16%、立峰纺织增长14.6%、网安科技增长12.3%、新冠食品增长8%、华润啤酒增长21.3%、青啤黄石公司增长8.9%、登峰换热器增长59.9%。四是工业结构不断优化。1-9月,我市轻工业产值增长5.5%,重工业产值下降12.7%,轻工业增速快于重工业18.2个百分点,轻、重工业比为17.2:82.8,重工业比重较去年下降2.2个百分点。1-9月,冶金、建材等高耗能传统产业占全市工业比重为50.3%,较去年末下降1.2个百分点。五是工业用电降幅持续收窄。1-9月,全市工业累计用电量为66.3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7%,降幅较上月末收窄0.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 二、当前工业经济低位运行原因分析 今年以来,我市工业经济低位运行主要受到五个方面的影响:一是主导产品价格大幅下降。截止到9月末,我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连续46个月下降,同比下降6.7%。仅价格下降因素,全市前三季度减少工业产值101亿元,影响产值增速6.5个百分点。其中,黑色、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出厂价格指数下降幅度较大,到9月末,分别同比下降11.3%、7.6%,黑色、有色金属产业分别减少产值34.7亿元、24.5亿元。二是市场需求疲软企业订单减少。受市场疲软的影响,我市新冶钢、新兴管业、三环锻压、三环离合器等一批企业订单减少,主要产品产量下降。如:1-9月,新冶钢钢材产量下降10.21%、新兴管业铸管产量下降19%、三环锻压锻压设备产量下降29.5%、三环离合器离合器产量下降17%。初步测算,因订单下降原因,1-9月我市减少产值达40亿,影响产值增速2.6个百分点。三是结构调整处于转型期。近年来,我市按照“生态立市、产业强市”战略,着力推进“五化三边”,加大环境整治以及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力度,对我市工业增长影响较大。2014年,关停采选、冶炼等“五小”企业367家,其中规上企业40余家;同时,今年部分矿山企业由于“五边三化”、安全生产、环保等要求提高,矿山企业停产减产情况普遍。初步测算,以上因素造成1-9月我市减少产值增量20亿元左右,影响产值增速1.3个百分点。四是企业资金紧缺影响生产。去年,因资金问题我市鑫鹏铜材、瑞鑫铜业、武汉重冶等部分企业相继停产,初步测算,1-9月减少产值50亿元左右,影响产值增速3.2个百分点。五是经济增长新动力不足。近两年来,我市规上企业总量偏小,并且进规的新投产企业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无法支撑全市工业经济较快增长。截至到目前,我市规上企业共有714家,较去年底仅净增7家企业;其中,今年进规的101家企业中,只有26家新进规企业,并且新进规企业仅完成产值8.1亿元,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