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7482|回复: 1

"谁主沉浮"-仙人桥.太婆尖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25

49

主题

201

帖子

526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52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11-17 22:5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沉静的阿修罗 于 2015-11-17 22:54 编辑

                                        "谁主沉浮"-仙人桥.太婆尖

                                               文/沉睡的阿修罗

    龙角山位于大冶金湖、大箕铺乡和殷祖之间,距大冶市区15公里,原名龙耳山。据史料记:
唐天宝四年(745年),唐玄宗敕改为龙角山。属于黄坪山风景区,主峰海拔786.9米,相对海拔达到600米,而龙角山海拔700-735米的山脊长度大约7-8公里,最窄处只能容纳一人通行.宽处的是山峰,可容10人站立,山脊两侧悬崖是坡度近似80-90度,两侧均是崖谷,一眼望不到底,峰谷相连,景色积险峻与秀美为一身。醉人颠峰当从仙人桥起始,近邻的太婆尖据说海拔高度乃黄石第二,与彼相邻,俩俩相望,都早已是我们神往的仙峰霞所。

      
天气仿佛作了个怪脸,与我们开了个玩笑,出门时寒意纠缠着仍旧湿润的空气,凉风四下里悄然煽动,到了目的地却是一派晴好。从黄石驱车至大冶黄坪山风景区,不过个把小时,也才早上九点多一点。一切从简,抛下各人身上多余杂物连同衣衫;轻装前行。我们快乐群老大林姐也反复叮嘱,险要地段群体合作的重要性,出行,安全帮扶那都是必不可少的。目光直抵黄坪山门户,经岁月风雨洗涤过的石筑门楼,雕栏石砌,飞檐翘立,静然护卫着连绵群峦,也指引着寻游登高的我们,在这里展望,山峰一样的天籁,似云一般的飘泊。
     
      牌楼下象征性逗留,快乐群强驴冶的带领我们开始了脚下的漫漫征程。这是山的地界,屹立群居,可惜我们寻的不是人家,而是传说中一揽苍穹的龙角,震慑古今的龙鳞,敢为天下先,我们也要勇于做一回属于自己的“先人”。为省时间,冶带我们穿过山村僻路,沿石厂陡坡逆滚石坡而上。已然初冬时节,石路、杂草遍布的坡道,仍可见红黄相间的叶抑或稀少的一片片红霞点缀其间,散漫的挂在枝头,迎合着行人,也迎合着来去的风。浅草微寒,枯败夹杂也并不明显,纵情脚腕处;簇簇柔亮的绿已占据视野一角,没由来会惊你一眼。十一月芦苇。颇有气势,齐刷刷的直冲眉眼,似要刺探触及你我灵魂深处气魄几何。游龙似的队伍潜行黄坪山下,红旗飘飞。由石厂散乱的石坡直通盘山大道而上,不觉已行至龙角山底,一身草绿色工装的冶转身头,对我说,你看这地质有什么不同?略略疑惑着,畅龙在一旁解释说,这里含铜,龙角山
乃采铜之所,就连石阶都浸透着鲜明的铜锈色。有幸,在路旁遇见一大片似薰衣草般的铜草花,楚楚动人的摇曳。行至近前一陡峭的高山,冶指着一座青郁挺立的山峦,你看,那便就是龙角,尖峰似触天腾行,大自然鬼斧神功之作。陡然,心潮奔涌,欲想加快眼前这咫尺距离.

      马不停蹄,尾随冶、林姐,畅龙,田原我们一干快乐群强驴,不断攀爬,不断踩踏着探路者们的足迹,避开飞来横枝,荆棘,以及脚下随时可能打滑的草涩坡道。因连日来雨水渗透,山径尚未完全退湿。不过,祸福相惜,若是土质过太干燥,却更是不好控制脚力。听到冶说,到山峰了,说是山峰其时容人范围极窄,并不如其它山峰那般宽敞,峰顶秋色横生,树丛仍绿意不改的坚守着原貌,为数不多的枯枝败叶陷落脚下。我们就地休息,也顺便等侯着身后体力欠缺的朋友,也就势穿山而望;这浑然隐于世外的景致,我不禁在想,仙人桥也就是“龙脊”应该就快到了。

       峰中险境便是这“仙人”独行的石铺山道,龙角腾云的架势。林姐年初曾来过一次,正是初春,花团锦簇,风光无限,却心仍有余悸。她神情严肃嘱咐我和旁边的人说,一定要注意安全啊,慢慢走。这里有些惊险,我有些恐高。其实我也一样恐高,从小遇见高楼便不敢往下直视。尔今,心内隐隐有些惊恐,却又按捺不住闯荡的性情,畅龙说不怕的,只要脚踩稳就行了。好,我跟着你走。二人一前一后,在参次不齐的山石上摸索着路径。所谓的仙人桥,便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立据,介于两山之间怪石磷峋,介于群山风骨跌荡,是否脚下惊起千堆浪?也是否寒意袭人?我尾随着畅龙这艺高人胆大的前行者,开始的石路虽偏颇,但还算平稳,行直中间,一盘石雄踞横阻住去路,左边削劈下大块,我试着落脚,另一只脚却无处回旋,也无法继续登上去,暗想畅龙不知怎么就如此轻易的过去了,难道是他男人的身高优于我。畅龙在石盘对面搭不上手,只能眼睁睁的看我重新回到原点,再从右边下脚,早该这里下好了,石盘右侧一处陡起凿空的石壁,正好托起脚力,再借助手的协调,微伏着身体,慢慢移步至平缓地段。冶有些不放心林姐,这处确有些高处不胜险的威慑,也主要是那块顽石挑起的。他在林姐身后,一步走一步小心翼翼的提示着,林姐也只是恐高,一般年轻人的脚程根本比不过她,别看她的年长我们,很快便通过了。
   
     在仙人桥对岸,有处延伸出的石,悬在山角半空。田野笑着站上去,说这里风景极好,是真的好,天空格外的蓝,远黛含烟,似雾气飞升,重重山岭似道道波纹远上,延绵不绝,不觉惊望山下谷丛,斑驳的叶碎碎摇摇,整片山谷似渲染的油画,那里似藏着一条金线,红黄勾勒的笔调,在天底下舒展开来。林姐禁不住劝说田野慎行,我在一旁也止不住担忧,却又背道而驰的学他在那里让林姐给拍了几张留影。怯怯的站了上去,不敢如他般自在的坐在石的边缘。没料想,这张片片意境极佳,在山之巅,渺若星辰。

      第二处险境,有如出一辄之临渊之境。气势若虹,天险如梯,醒步缓行,走在这样的绝境之中,千万不可大意。有了仙人一桥的经验,二桥的陡势虽不容乐观,那山石纵横却要乖巧许多,林姐告诉我说,上次的时侯,中间那块巨石十分艰滑,毫无立足之法。才显得格外惊心,这次大不一样,有经人敲打的痕迹。这真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感恩那些无私付出的前人.接下来,都是平地了,冶一边走一边说,平也不平,大多是山路,攀爬的机会也是不少,手脚并用,抓的是断裂的树根或是结实的草根。相比崖上悬行,还是要安稳许多。过了几座山峰,便是下行。时光下滑,已近午时,大家也该补充体力去迎接太婆尖的到来。在接近太婆尖脚下的环山公路旁,大家席地而坐,打尖休整,林姐拉开地铺,一齐随性的共享这难得相聚的午餐时光。一点半,结束午餐,继续进发。

二)

      太婆尖是黄石的最高峰。位于大冶金湖街办龙角山南麓,与黄坪山风景自然生态区相邻,是黄石地区第二高山峰,仅次阳新县七峰山的南岩峰(海拔862.7米)。相传这里有位日日夜夜等侯儿子打仗归来的太婆,久而久之,太婆变成了石头,便融入了黄坪山,成了现在的太婆尖。也有现代故事说,山上住了一位独居的太婆,太婆在草棚前种了些茶,用茶换粮度日。有一年因大雪封山,村里的人无法上山,太婆便只有孤独中的去世。为了纪念她,山上修了座庙,以此守望山下的村庄,也即是如今的太婆尖了。太婆尖也叫太和尖。大冶话的和与婆相近,才被称之为太婆尖。

      太婆尖茶园盛多,沿路都能见到,剪修整齐的茶地,一茬茬的演变着春华往复,演变着太婆尖的勤劳与朴实。登上这不大的孤山,山上种满了青松与不老的茶树,山巅还留有登山者用三根铁棍支成的支架,支架上飘荡着一面鲜红的旗帜,林姐满怀感触的望着那面旗,欣然说下回我们也留一面在这那里。从山上下来,天色突变,雨迅猛的落了下来。无奈唯有在路旁的树下避雨,田野原本与林姐共一把伞,走到我跟前,田野毫不犹豫的把伞让给了我们,林姐记起自己的雨衣在奔波包里,等他来时把自己的雨衣穿上,奔波奇想妙想的把自己的地铺拿出来当面具。最后只剩我一人打伞,看冶在淋雨,拉他躲躲,雨水已淋湿了一脸,他却不在意的挥挥手,大步向前迈去。中途,与不知名的男士共了一段路的伞,后面因道路狭窄,他十分客气的拒绝了我的好意。许是上天眼怜我们这群驴友,雨只下了一阵。许是我们用真情温热了它的冰冷眼神,这弥足珍贵的风雨之旅。

      下午四点返程,冥思回味,仙人桥幕幕险境,太婆尖明净的古朴风情。 都不及最后一场雨谛结的真意。龙行千里,雨送前尘,这是山川穿彻的风骨,也是太婆尖缈缈饮烟的守望。共饮一江水,同沐风雨人,其时我们一直在路上,一直在雨身后追溯以往征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31

4万

主题

16万

帖子

19万

积分

中将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96877

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精华勋章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5-11-18 10:5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