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688|回复: 0

[时事评论] 还地桥:千年古镇高擎发展大旗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789

主题

1819

帖子

2747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747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5-11-23 22:5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112393972461.jpg
塘桥热带植物驯化基地
2015112393972462.jpg
冠牌光电生态厂区
2015112393972463.jpg
还地桥文化广场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还地桥,大冶市西北部经济、文化、商贸和交通中心,一片写满传奇的发展热土,改革开放后受国务院首批表彰的企业产值过亿元乡镇,荣获“全国文明镇”、“全国重点镇”等多项殊荣。
  十二五期间,还地桥镇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重点,快速高效地扩大经济总量,推进改革开放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优化发展环境,夯实党建工作,实现了农民人均纯收入、财政总量、项目建设和城镇建设四大突破,开创了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千年古镇还地桥,近年来高举转型发展的大旗,奋力建设为对接大武汉的桥头堡和生态后花园,黄石西部的工业新区、城市新区和生态新区。
  
  抓项目创品牌
  镇域经济强势崛起
  以金桥工业区为依托,发展新型建材、机电制造、纺织服饰、食品饮品四大产业,沿铁贺线打造新型工业经济带;以黄金湖“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为依托,发展养殖、种植、农产品加工、休闲度假四大基地,沿还黄线打造现代农业经济带。
  近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以及各种不利因素的严峻挑战,还地桥镇摆脱资源经济的桎梏,抢抓机遇转型,强化服务意识,一心一意抓招商,上项目,通过四年的不断努力,实现了镇域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从数据上可以显示还地桥镇四年来的发展轨迹。预计2015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1亿元,年均增长49.38%;固定资产投资72.6亿元,年均增长63.93%;财政总收入25159万元,年均增长47.4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387元,年均增长28.96%。
  成绩单的背后,是还地桥镇坚持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扩大经济总量的支点,采取领导干部带头招商、主动上门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形式,成功引进了项目45个。其中,冠牌光电、新诚亿钢构、驿驰电动车等26个项目建成投产,欧德比亚门窗、宏兴智能设备等8个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中,力争2015年底全部或部分投入生产使用。
  在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的同时,还地桥镇的生态农业也取得长足的进步。
  该镇凭借丰富的生态资源,以农产品加工、畜禽养殖、现代种植、水产养殖、花卉苗木、生态旅游六大农业板块为重点,建成优质粮油高产示范基地10个、200亩以上林果花卉苗木基地4处、100亩以上水产标准化养殖基地6处,创建省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4家,申报市级标准化养殖小区9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楚仙鱼面、九味食品多个系列分别获省著名商标和武汉市农博会多项奖励。
  近年来,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加剧,还地桥镇深化政府机制改革,创新企业管理生产模式,为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扩权强镇试点工作逐步推进,还地桥镇政府内设机构实现优化配置,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探索成立了企业商会、建材协会、石灰协会等行业协会和社会组织,充分发挥了其在市场监管和市场服务中的作用。
  同时,通过组建黄石东楚金桥投资担保公司,为企业担保解决融资问题。整合镇村集体资产,组建国有(集体)资产管理公司,投融资渠道得到进一步拓宽。加快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九味食品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成功挂牌交易。
  镇域经济的蓬勃发展,让还地桥这个曾经黄石市乡镇的“还老大”再次强势崛起。
  
  重民生办实事
  幸福指数逐步攀升
  借力“三万”活动的开展,实施村庄环境整治,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镇区的基础设施,提升城镇的生活品位;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满足群众的生活需求;畅通交通网络,融入武汉城市圈。
  民生问题无小事。民众的幸福指数提升,是检验当地政府工作成效的标杆。近年来,还地桥镇党委政府持续加大民生领域建设力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还地桥,曾经的矿业大镇,在资源经济支撑着镇域经济的大半江山的同时,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被誉为“光辉城镇”。近年来,还地桥镇以“生态立镇”为战略统领,通过强力关停五小企业,实施“绿满仙桥”等行动,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畅通交通网络,全面发展社会事业,让民众的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三万”活动开展以来,还地桥镇大力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建立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和垃圾清运体系,改善农村的居住环境。该镇先后完成市、镇、村三级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工程49处,6个黄石市级新农村建设点、28个大冶市级村庄整治点、130个镇级村庄整治点整治工程全部完成并通过验收。土库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和“全省宜居村庄”,新畈村被评为“全省生态村”,土库、黄岗、长岭、新畈、前湖等村被评为全市“最美乡村”。
  在美化乡村环境的同时,该镇先后投资1.5亿元,大力实施镇区绿化、亮化、硬化、美化工程。镇区建成区面积达10平方公里,汇聚人口5万人,城镇化率达57%。镇区供水改造工程和富民路、通村公路沿线及老街等背街小巷亮化改造等系列实事工程,文化中心建设工程、镇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及收集管网建设等工程有序推进,连续三届获湖北省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
  四年来,该镇加快教育、文化、卫生、社保、计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燎原中学和下堰小学、曙光中学和逸夫小学顺利合并成九年一贯制学校,镇中、南湾、曙光、马石立等13所中小学实现标准化建设,中心幼儿园和新建小学建成投入使用;金桥艺术团组织开展30余场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就业带动创业工程全面铺开,四年累计新增就业岗位4300个,帮助创业成功450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000余人;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新农合和新农保参保率均达100%;计划生育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先后荣获“全省计划生育依法行政模范乡镇”和“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站”称号。
  在畅通交通网络上,该镇按照县级城镇的框架,聘请省内外专家,精心谋划城镇规划,陆续投入2亿元,硬化、拓宽了还桥大道、金虹公路等12条主干道。对接还地桥的锦冶大道、光谷大道全面施工。两路建成后,便捷的交通优势让该镇成功融入武汉半小时交通圈。
  大美还地桥,正在一步步展开画卷。
  
  抓排查重化解
  社会环境不断优化
  坚持常态化的排查机制,及时处理社会热点敏感问题;坚持领导干部接访制度,妥善处理信访事件;深入开展平安创建工作,提升群众的生活满意度;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确保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发展,需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做基石、做保障,辖区的居民才能安居乐业,享受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幸福生活。
  近年来,还地桥镇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为加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稳定的发展环境。
  扎实做好矛盾隐患排查,是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前置工作。随着城镇建设力度的逐步加大、重点项目建设日益增多,用地、搬迁、补偿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敏感问题集中凸现。直面存在的问题,还地桥镇采取每月一排查,主要时间节点及特殊时期随时排查措施,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隐患320多起,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在处理社会焦点、热点问题上,该镇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制度,真正做到了有访必接,有访必查。通过领导干部接访,妥善处置了永惠食品劳资纠纷、桐梓沟煤矿劳资纠纷等多起信访案件,未发生影响较大的赴省进京集体访。
  近年来,该镇深入开展“最佳平安镇”创建活动,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要求强化分管领导主体责任,推进重点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常态化和长效化,公众安全感和治安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好转。加大人防、技防力度,加强治保组织建设和镇村两级巡防队伍建设,扎实开展农村打黑除恶灭霸扫痞等专项行动,并为14个村安装了电子监控设施,有效防范了各种违法案件的发生。
  同时,加强生产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和消防安全工作,深入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五年来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大力推进基层医疗机构服务三级体系建设工程,镇卫生院被评为省级“四化”乡镇卫生院。
  平安还地桥,已然成为10万民众的宜居乐土!
  
  夯基础聚合力
  基层党建风清气正
  依法依规组织开展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加强基层党委的执政能力;深化各级党委“四议两公开”工作机制,“零距离”服务群众;全镇范围内开展专项治理和明察暗访活动,严查党员干部作风问题,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近年来,还地桥镇党委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从“提高凝聚力、提高战斗力”出发,认真做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着力打造一流的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为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该镇党委依法依规组织开展了两届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通过换届选举,实现了四个“100%”,即:书记主任“一肩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两委”成员中有一名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和一名女干部实现100%全覆盖。
  按照“抓规范、抓整顿、抓提高”的要求,该镇各级党委深化“四议两公开”等工作机制,扎实开展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五务合一”全覆盖建设工程,完成了28个村(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的新建和改扩建工程。成立了108所农民党员夜校,全面实施党员“学习计划”,“零距离”服务党员群众。实现了农村组织场所全部规范化、标准化。同时,切实加强整顿转化力度,四年来,如期完成了屏山、还桥等6个软弱涣散党支部的转化升级。
  同时,通过组织开展“足印驻村庄、服务进家门”、“对接武汉,主动作为”解放思想大讨论、“四风”问题民主生活会调研等主题实践活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解决群众急难,干群关系更加和谐,党员干部“以人为本、守土有责”的理念进一步升华。
  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该镇投资2万余元建成了廉政文化长廊,各村(社区)均办起了廉政书屋,廉政文化“六进”活动风风火火。在严查干部作风问题方面,四年来,该镇纪委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查违控违、机关违法计划生育清理、下馆子打白条、公款吃喝、酒局牌局等多次专项治理和明察暗访,共查处党员干部违纪案件52宗,处理群众信访件72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52人,诫勉谈话18人,全镇通报批评44人。在完善制度建设方面,机关接待、财务管理、公务用车等均得到了制度上的约束和规范。
  党风廉政建设,为还地桥的各项事业发展注入强劲新风。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走向“十三五”的还地桥,以全域“四化同步”发展为目标,以富民强镇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克难攻坚,奋发有为,力争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的经济强镇;在产业发展上,成为黄石对接武汉的排头兵;在交通发展上,成为武汉、黄石深度融合的枢纽;在功能完善上,加快建成武汉、黄石两座城市之间的卫星城、生态城、幸福城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
  (朱世杰 胡文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