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中尉
 
- 积分
- 2747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通讯员 黄学诗 邓瑰 屈兴)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人杰地灵,英才辈出;这是一块富饶的土地,冶铜炼金,流光溢彩,素有“荆楚矿业第一镇”之美誉;这是一块秀美的土地,国家AAAA级雷山风景名胜区,山峦叠翠,谷秀山奇;这是一块生机盎然的土地,“敢于担当、勇于跨越、永争第一”的“陈贵精神”已融入到每一个陈贵人的血液中……当你走进陈贵这方热土,一个个生态文明新村、一栋栋现代化的别墅、一片片生机盎然的工业园区,处处彰显出生态新城镇的魅力与传奇。
中国青铜文化发祥地——陈贵镇,地处大冶市中部,方圆160平方公里,下辖21个村(社区),总人口6.65万,在中国的版图上虽然并不起眼,却绽放着耀眼的光芒。
全镇干部群众与时俱进,奋发有为,他们用自己的辛劳和才智,大展宏图,先后荣获了全国文明镇、全国重点镇、中国明星镇、中国龙狮运动之乡、中国楹联文化之乡、湖北省旅游名镇等几十项国家和省级荣誉称号……2013年7月,陈贵镇还被列入湖北省“四化同步”试点镇,成为黄石地区唯一入选的乡镇。
草莓基地 阿彬农场 善泽居生态农场 杨庚甘蔗基地 培植新产业引领生态转型
正是这样一群充满朝气的干部群众,在经济发展转型的大幕中,审时度势,牢牢抓住发展新机遇。
“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建设美丽家园,必须实现生态转型。”陈贵镇主要领导迅速形成共识,并从2013年起,拉开了生态转型攻坚战序幕,目前已取缔“五小”企业53家。
不能经营“五小”企业,这些矿老板的出路又在何方呢?为此,陈贵镇全方位探索以家庭农场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合作组织为纽带的“三位一体”发展体系,最大限度发挥农旅互促、工农互促的“乘数效应”,着力培养农业现代化的“生力军”。
两年来,全镇成功引导泰旺选矿厂、张斌山选矿厂等8家“五小”企业的老板投资7.8亿元转型发展生态产业;引进和建设善泽居生态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湖北欣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亿元以上的农业生态项目4个;引进阿彬农场、金良庄园等千万元以上农业生态庄园12家,新发展各类市场主体435户,为城镇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湖北顺富车间 发展新经济助推产业升级
11月的湖北顺富服装纺织有限公司,迎来了一年最繁忙的季节。走进生产车间,480台织布机此起彼伏的轰鸣声,似乎在演奏慷慨激昂的进行曲。
“公司自2011年落户陈贵纺织工业园以来,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已安置780人就业,年产值达5亿元。”该公司负责人如是说,这也是镇政府着力引导和扶持的成果体现。
近年来,全镇按照“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人才向园区汇聚”的发展思路,规划了8平方公里的陈贵工业园,已建成3平方公里。目前,完成新签约项目4个,签约额6.3亿元;完成入园项目预审5个,跟踪洽谈重点生态项目5个。
据统计,陈贵工业园共引进落地重点项目34个,合同引资额57.2亿元,建成投产项目30个,园区内规模以上企业达22家。2014年,陈贵工业园完成产值103.19亿元,成为乡镇工业园中的一朵奇葩。
如今,陈贵镇纺织服装、食品饮品、制造铸造、高新技术四大主导产业比翼齐飞,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步伐齐整。
建设新农村焕新城乡面貌
“城”是发展之要,“幸福”是发展之本。
陈贵坚持以“小城市”为标准做大城镇,加快形成“中心镇区为龙头、产业布局为纽带、中心集镇为支撑、辐射带动新型乡村”的一元多层次城镇化发展格局。
要想一枝独秀,必须做优“龙头”。该镇以大金省道为中心轴,沿线推进镇区、园区、厂区、社区、景区“五区”同规同建。其中,镇区规划建设面积8.5平方公里,城镇、集镇人口达到3.8万人;
要想拉开格局,必需做大“骨架”。该镇以洪滨大港陈贵段为主线实施综合改造,将沿线建成中心镇区、产业带、小集镇、新型农村社区、美丽乡村等,形成多点支撑、一体发展的新片区;
要想长效发展,必定做强“筋脉”。该镇以“学有优教、劳有丰酬、病有良医、老有所养、住有宜居”为目标,把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让农民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
目前,陈贵的“大城镇”格局,正在激情放歌。
大泉沟 金良庄园 畅游小雷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