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雨婷
在东风农场练山社区,提起吴丰富和袁春香这一家,居民们纷纷伸出大拇指:“他们一家尊老爱幼、和亲睦邻,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吴丰富和袁春香拥有一对子女。今年都已经61岁,是东风农场卫生院退休职工。夫妻俩均是业余文艺爱好者,退休后,便投身文艺事业和志愿者服务行动,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支持农场文体事业发展
在农场卫生院任职的时候,袁春香就是一名文艺活跃分子,每年在农场开展的各项文艺活动,她领队演出的节目因贴近群众生活“接地气”,深受群众欢迎。
2008年,在丈夫吴丰富的支持下,袁春香组建成立了东风农场春阳红舞蹈队,不仅多次自费请专业老师为舞蹈队编舞、教学演出节目,退休后她更是全身心投入到农场的文体事业。2013年3月份,在原舞蹈队的基础上,夫妻俩牵头组建了练山社区文艺舞蹈队,自费购买音响设备,每晚在农场文化广场义务为社区群众教学广场舞,带领社区群众锻炼身体。在他们的影响下,社区居民纷纷加入舞蹈队,到目前,舞蹈队成员已达到60余人,多次义务参加市、区各项文艺演出,为群众带去欢乐。
说起为何这么热爱文体事业,夫妻俩相视一笑。“就是觉得对自己身心都有益处,能带动别人那是更好。”袁春香说。社区文艺演出、文体活动的开展,丈夫吴丰富都会帮忙策划、联系用车、场地等事宜。自从开始跳舞之后,袁春香几乎没生过病,即使感冒了,喝杯姜汤就好了。
积极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不仅是文体事业,夫妻俩也多次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清洁庭院、帮助孤寡老人打扫卫生、为残疾人送温暖等志愿活动,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背影。多年来,他们本着“义务、互助”的精神参加志愿服务,为构建文明社区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社区居民袁光顶,今年78岁了,因患上肺癌身体非常差。由于其儿子在卫生院上班没时间照顾老人,每次发病,袁春香都会帮忙将老人送至医院。老人儿子忙的时候,袁春香就在一旁照顾他。在当地卫生院住院的时候,袁春香时不时会熬点粥给老人送去。老人在武汉协和医院住院,袁春香也赶过去照顾。
“大概是我照顾病人习惯了,看到老人这么痛苦我不忍心。”袁春香说,退休之前她虽是妇产科医生,但因卫生院人手不足,她经常既当医生又当护士。被她照顾过的病人,都说她对待病人就像自己的亲人,病人想吃东西的时候,她甚至会回家煮面端给病人吃。
如今,大冶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夫妻俩积极响应,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宣传政策、倡导文明。在社区各类宣传日、政策宣传工作中,他们积极带动群众参与,并出谋划策设计出更为丰富多样的宣传形式,将各类政策、信息传递到群众身边,为文明城市创建出一份力。
言传身教做子女的榜样
在教育子女方面,夫妻俩更是言传身教,做好行动表率。在家里,吴丰富制定了一条家训:上要尊老,下要爱幼。用感恩的心去完善一切,让家庭上下和睦。他是这样做的,更是以此来教育孩子。
吴丰富常说,与其说教孩子十句,不如父母认认真真做一件。任何事情只有当父母做到了,才有资格要求孩子。夫妻俩工作时,真诚对待病人;生活里,与邻里和睦相处,邻居有什么事都会热心帮助。在他们的耳濡目染下,夫妻俩的一儿一女都养成了待人礼貌、尊老爱幼的良好习惯。
儿子吴刚现在在北京工作,是一名儿科医生。受父亲影响,对待儿科的小病人他都会细心再细心。虽离家万里,一年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但他每天都会给爸妈打电话,叮嘱他们天冷添衣服,生日的时候送上祝福。夫妻俩的一双儿女,一直是街坊四邻交口称赞的好儿女。
夫妻俩常说,一个家庭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依靠共同经营。这种经营不仅是指物质上的,更多的还是精神上的,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在他们家,记者感受到的正是这种温暖、和谐的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