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
中尉
 
- 积分
- 2020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
本帖最后由 三枪 于 2015-11-30 10:23 编辑
五大发展理念的鄂州实践——绿色城市铺开生态新画卷
已入冬季,鄂州仍披着一件绿的衣裳,人行道两旁的香樟树,被淅淅沥沥的小雨洗得愈发清新:漫步环洋澜湖栈道,那一丛丛绿意盎然的鹅掌楸、桂花树让你恍惚,这是冬的足迹么,禁不住深吸一口气,绿色鄂州,沁人肺腑!
鄂州这座山、水、城浑然一体的秀美城市,高起点规划,把城市蓝图绘就。
绿色鄂州,一张清晰的发展路径图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在10月16日召开的市委六届十次全会上,扶贫攻坚、决战小康,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要将绿水青山变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金山银山”。是市委市政府的庄严承诺。
绿色发展,多年一直是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发展战略。历次全会上,绿色发展都是热词,绿色决定生死写在鄂州科学发展的旗帜上。
市委六届七次全会提出以生态文明为标准,构建“四位一体”新型城镇体系,争创城乡统筹、产城融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新型城镇化试点示范市;八次全会要求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开展全国水生态城市建设试点,在梁子湖区500平方公里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区;九次全会要求进一步提高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我市在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体制创新等领域大胆先行先试,走在全省前列。
全域理念,构建生态规划体系
建市32年来,我市实现了从县域小城到中等城市、农业大县到工业新城两大跨越。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综合功能日益增强。 “山在水中、水在城中、城在绿中、人在画中”的山水园林城市风貌让外地游客赞不绝口。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湖北省园林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双拥模范城,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让市民真切地感受到生活在这座城市的美好和幸福!
优化市域发展布局。把市域1596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用绿色理念引领全市规划布局。
将鄂州城乡总体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重大基础设施规划等专项规划衔接,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贯穿到城乡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控制性详规中。根据土地、水、森林资源和人口、产业、基础设施分布现状等因素,划定鄂州的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合理划分市域功能区,以主城为龙头、若干个新区为支撑、特色镇为链接、新社区为基础的“四位一体”新型城镇体系凸显。
沿着规划确定的主体功能区发展定位,主城区和新区建设靓点纷呈。城市发展,环保优先。主城区推行“退二进三”,提升产业层次,改善人居环境;沿江滨湖八大新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绘就沿江生态城镇带;滨湖500平方公里梁子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红莲湖旅游度假区突出生态环境、生态产业、生态社区共同发展,生态、文化、旅游融合互动;梧桐湖新城秉承“绿色、集约、高端”的发展理念。打造一座“城在水中、路在景中、人在画中”的国际一流滨湖生态新城。
曾经,我们只重视城市绿化规划,忽视村镇绿化规划,绿色理念的转变引领了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市着力补好村镇绿化规划这个“短板”。各区乡镇不仅编制了区域绿化规划,而且提高了规划编制的含金量。2013年,我市聘请国家级专家团队,高起点、高标准编制了《鄂州市三边植树规划(2014-2018年)》,作为全市五年国土绿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绿满鄂州行动的意见》。首次提出梁子湖区500平方公里全面退出一般工业,编制了《梁子湖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三年行动方案》、《环梁子湖生态景观示范林带概念性规划》和《红莲湖生态发展规划》,为构建城乡一体的绿化空间布局和绿色生态体系,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奠定了基础。
一张蓝图管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网格化管理建立起“统一规划、分级审批、重心下移、加强监督”的城乡建设规划管理体制,实现市域规划编制、审批、监管三个全覆盖。
接1版) 完善规划管理运行机制,严格落实“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制度,确保生态文明建设规划长期实施,有序推进。
厚植绿色,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绿色生态,是鄂州最大的民生。
年近七旬的伍爹爹有最深的感受。老人住在西山风景区脚下,每天爬西山是老人退休后的锻炼方式,他见证了这座城市绿肺的净化、美化进程,山脚下的钢铁厂被搬走了,建起了西山公园,今年西山风景区主干道刷黑这个“大动作”更让他欣慰,投资2000多万元的西山公园提档升级工程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主干道刷黑后,老人上山锻炼的脚步会更轻松。
从鄂州大道南互通进入城区,一路满眼都是绿色。南浦路紫荆一条街,文星大道雪松一条街,古城路龙柏一条街,滨湖南路白玉兰、紫薇一条街,滨湖北路广玉兰一条街……道路修到哪里,绿化就延伸到哪里。
厚植绿色,是这座城市的必修课。自2013年全省“绿满荆楚”行动启动以来,我市牢牢把握“市场、绿色、民生”三维纲要,推进全域绿化,带动绿色增长。
“三边”(村边、路边、水边)植树,为我市城市绿化写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绿色小区、绿色园区、绿色乡村扮靓绿色鄂州。以环梁子湖生态景观林带建设为核心,创建全省林业生态示范区。2013年以来,流转土地8.3万亩,植树造林10万余亩,新建生态林业基地128家,我市森林覆盖率18.1%,活立木蓄积量98.3万立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地率37.5%,绿化覆盖率43.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6平方米,明年有望提前实现绿色全覆盖。
呵护绿色,绿色鄂州城乡共享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市制定严格的湖泊山体保护政策。将全市133个湖泊登记造册,编号管理,确保数量一个不少,水面一寸不减。梁子湖水系、花马湖水系、樊湖水系等流域水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对开发建设中的劈山开石填湖造地等行为坚决说“不”,严禁填江、填湖和环湖“铁桶式”开发,所有建设必须退到水域、绿化、建筑控制线和环湖道路以外,严守生态红线。
《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鄂州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管理办法》、《鄂州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出台,为全面推动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宏观依据; 5家主要大气污染源国控企业安装了废气自动监控系统22套,每天24小时实时监控;市环保局与省环境监测总站、消防支队、气象局等部门建立了环境信息数据共享机制,在全省率先建立环保消防应急联动机制,我市连续多年未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省人大秸秆禁烧执法检查组对我市秸秆禁烧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在城乡供水一体化、垃圾收集处理一体化的基础上,实现城乡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已连续多年保持100%。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享有生态宜居的绿色空间,绿色鄂州是我们美丽的家园!(刘莲珍 孙群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