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
中尉
 
- 积分
- 2119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12-16 09: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农村教育资源的整合已经过去十多年,这场大规模的"学校撤并"运动,不仅对乡村教育产生极大的影响,也使乡村文化、乡村文化的传承面临极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乡村教育价值的隐退;削弱乡村文化再造能力;乡村文化的瓦解。乡村文化传承的路径选择需要寻求乡村教育与乡村文化的沟通,突破城市教育的价值预设,加强乡村学校的乡村文化底蕴。
乡村文化建设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文化建设的根基在基层、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大好政策的推动下,我国休闲农业蓬勃发展。
档案与信任天生相连,为信任立言佐证,是记录和再现乡村集体记忆,唤醒乡民共同价值、信仰和行动取向的有力媒介,乡村档案文化建设需要关照社会认同的理念。"文化强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乡村"寻根"文化的建设诉求以及档案机构自身功能拓展的现实渴望都成为乡村档案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在推动力。乡村档案文化建设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同时建构合理的制度规范和运行体系作为支撑,并不断丰富和完善乡村档案资源体系。和谐乡村文化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也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对农民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是农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需要,是实现农村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需要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敬畏生命”的教育,国情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加强生态道德教育,要把农村学校教育作为主渠道,切实注重与农村经济的发展相结合,注重教育形式与方法,加强乡村文化建设。
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旅游吸引物,以城镇居民为主要客源市场,通过满足旅游者的休闲、求知和回归自然等多种需求而获取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种旅游活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