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升
“十二五”期间,如果要问市民感受最深刻的的是什么,那么生态环境的变化一定是其中一项。从2008年大力整治小冶炼开始,至2013年提出“生态立市”,又到2014年“五小”企业全部清零,再到2015年新环保法开始实施。人们从不了解环保,到形成社会共知,在这个五年内,生态环境完成了一次华丽蜕变。
8年攻坚战 实现“五小”企业整治清零
几千年前,人们就在湖北东南一座小城发现了一片矿海,从此在此大兴炉冶,“大冶”由此而来,更以“铜都”闻名天下。开采金银铜铁对于大冶而言,很多年间是一件信手拈来的事情,可是慢慢的,人们发现这片“挖不完”的宝藏渐渐露底,随之而来的是裸露的山川、塌陷的土地以及满天飞舞的粉尘。
在陈贵杨干港因为污染问题曾一度在媒体上亮相。日前,记者前往该港发现,刚下完一场大雨后的港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的浑浊,虽然依然不是很清澈,但与周围的绿色衬托起来,这条曾经让村民谈港“色变”的港也渐渐恢复成原来的色彩。
据了解,由于杨干港上游连接着铜山口矿区,“五小”企业众多,曾一度让港水红黄相间,承载着附近几个村子老人孩童记忆的港一度让他们摇头叹息。
据环保部门负责人介绍,农村河流污水与大冶湖水质改善治理,重点就是“五小企业”的治理。治理好了,河水才会变得清澈。大冶首次发现重金属污染是1997年。当时,因为环保部门整体规格不高,后来因发生重金属污染死人事件,在全国才展开排查,湖北有四个片区存在重金属污染的情况,大冶就是其中之一。
自2008年开始,大冶市便组织专班,重点整治“五小”企业。“五小”企业也由2008年的971家整治到2013年初的312家。自2013年开始,市委确立“生态立市建设美丽大冶”的发展战略,市政府将“五小”企业整治列入全市九大重点工作之一,使“五小”企业整治取得超前突破性成效。
2014年7月1日,对于环保工作来说,是里程碑式的一天。这一天,最后一根烟囱在轰隆声中倒下,也证明了“五小”企业时代,被画上了句号。
发展绿色经济 “五小”老板转型搞生态
日前,记者来到了金湖街办上冯村,初冬的阳光透过绿色洒了一身,仿佛回归到大自然。2012年以来,金湖街办投资近千万元对上冯湾进行保护开发建设。目前,已形成“九古”民居群和庐尚仙境两大景区、30多个景点,日接待游客千余人次。
近年来,为还原生态绿色,该街办连年实施“五小”企业整治,累计取缔“五小”企业近400家;为增添生态绿色,将生态理念植入经济发展之中,谢绝亿元以上短期见效快的污染引资项目5个以上,促成已落户的新冶特钢公司投资16亿元实施技术改造升级,打造绿色环保型公司,成功引进了处于国内苗木花卉行业顶级的森禾公司和紫荆花木公司、禾禾公司等多个苗木花卉项目,率先打造了苗木花卉产业集群。
灵乡镇的灵成工业园区引进以环保为主的不锈钢产品加工厂。去年该工业园内的一家重冶企业与一家钢铁冶炼厂因污染严重而进行停产关闭。该镇负责人称,“去年停产后,为防止再次生产造成污染,就将场内的机械全部拆卸运走了,但厂房长期空在那里也不是办法,便准备引进一家不锈钢产品加工厂,厂里的不锈钢原料从外地进回,然后半加工,就没有了污染等不利因素。”
据了解,如今每个乡镇在将“五小”关停后,都在谋划生态之路,而一些曾经的“五小”老板们如今也在转型当中,灵乡镇宫台村的陈海思便是其中一员,今年50岁的陈海思曾是一位小选矿厂的老板,在去年“生态立镇”的战略号召下,他毅然的将厂房关闭,将机械切割变卖,如今,陈海思在曾经选矿厂的地基上建起一家木质加工厂,开始了一个矿老板的转型历程。
加大截污减排力度 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2013年,黄石市提出了建设大冶湖生态新区的战略决策,大冶市委市政府把保护大冶湖生态环境作为大冶湖开发建设的主线,加大生活废水治理力度。
目前,大冶市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行了城南污水处理厂和城西污水处理厂,日处理废水规模达5.5万吨。为提高城区生活污水的处理率,大冶市先后开展了截污、清淤工作,在尹家湖重新改造启用了一处废水提升泵站,封堵了13个排污口。在整顿“五小”企业的同时,大冶市还对多处违法填湖行为进行整治拆除,大冶湖生态环境整体趋好,已逐步呈现出“湖山辉映、水城交融”美丽景象。
在大冶市环保部门了解到,如今大冶城乡空气环境质量与几年前相比得到明显改善,重点流域、重点港渠水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大冶湖外湖水质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保安湖水质基本稳定在地表水功能标准。9条重点港渠水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其中大箕铺港九桥港由2008年的劣5类分别上升到现在的3类、4类。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上升87%,优良天数由2007年的290天上升到如今的330天。
记者了解到,“十二五”期间,累计削减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均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单位GDP能耗降低率、二氧化硫排放削减指数位居全省县(市)区第一。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5%和80%的规划目标。据国家环保部公布的全国城市环境综合定量考核结果表明,大冶市城市环境质量位列2013年湖北省县市区考核第四名,创历史新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