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486|回复: 1

[原创天地] 彭爱云 序跋里的县令施政观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789

主题

1819

帖子

2747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747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15-12-10 18:3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彭爱云
  浏览清同治版《大冶县志》,深为收录于卷首的明清两朝几位大冶县令撰写的序跋吸引。
   志书所录序跋共九篇,其中有五篇系时任县令亲撰。这五位写序跋的县令依次为明嘉靖年间的赵鼐、明万历年间的郭逵、清顺治年间的陈邦寄、清同治初年和六年的胡复初、马修藩。据查,我国自汉代以来,就有异地为官的制度,品阶较低的县令也不例外。以上五位知县分别来自云南、河南、辽宁、江西、江苏五省,除个别以外,其余皆可谓千里甚至万里为官。他们的序跋,或引经据典,阐述地方志书对资政、存史、教化一方的重要性;或斐然文采,留墨大冶山水之丽人文之厚;或朴实以叙,提挈修志前后因由、经历、目的以及志书内容、体例。
   读之,有三叹。一叹古代这些“七品芝麻官”对修撰地方志不同凡响的重视。他们无一不亲力亲为,有的甚至离任后还在关注、谋划。县令胡复初上任不久,为修县志,就亲自“检阅旧本”,发现已有180多年没有续修,便将修志当作“当务之急”。赵鼐在“奉调北上”之时,担心未修成的县志会因时间拖得太久而湮没,发函给交好的人专作研究。二叹他们留于字里行间的真才学、真性情。这些经历过科考的地方官写成的序跋,无论长短都算得上好散文或好随笔,且见情见性。如县令郭逵在序言中写道:“如果现在记述不详实,以后又都像从前一样,那大冶的吏治将依靠什么呢?”“《大冶县志》就摆在这里,褒贬都在其中……我整理印行这套丛书,是想借史家之笔,为后人留下可供学习借鉴的榜样与引以为戒的教训,希望阅看此志的人,不要把它当作毫无价值的废纸。”从以上两段文字看,有要求、有批判、有训示,直白、通俗却又不乏一个父母官的凌厉、果断。所谓文如其人,现时代的我们,面对如此率真的文,揣度文辞后面的人,也该是一个“性格直爽、为政务实”的真人吧。在所有序跋的后面,均附录有一两行关于这位县令的简介。其中,称郭逵“有不少善政,离任后士民为其立《去思碑》”。试想,若不是“真人”,不勤政有为,治下士民又怎肯去而思之、去而留碑?!
  “官吏治事有赖志书”——从古到今,修志是各地主政者应当履行的政务之一。在几篇序跋文里,尤为令人感叹的是这些县太爷笔下着意或不经意抒发的施政理念。马修藩写道:“政事不外乎教化和养民两宗。”“教化”不难理解,儒家所指的政教风化、教育感化之义早已被我们接受,并被一代代加以运用。不仅如此,史实、实践和经历也告诉我们,环境的影响也是教化手段之一。成语“孟母三迁”讲的是为求得好的长成环境,俚语“跟好人学好人”告诫的也正是环境影响人。而“养民”,直面字义,我们也能知道其意在使民安定、使民富足、使民幸福。对于教化,自古以来凡有见识的政治家,无不把教化当作正风俗、治国家的重要国策,西汉贾谊甚至把“教化”比作阻止洪水的堤防,“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 对于养民,早在遥远的三皇五帝时期,禹就提出了“政在养民”之策。尽管这两宗施政理念并非马修藩所创,但他接受了,也理解了,更认定了——这一点,从他那么肯定的文字可以看出来。据序后附录记载,这位马县令“居官清苦,捐俸建学,提倡义学、蚕桑,为大冶百姓作长远打算”。 我想,正是因为内心对此施政方针有了认定,才坚定践行,不惜个人清苦,发展教育化人,发展蚕桑养民吧。一句“教化和养民”,在今天看来,其实就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手抓握、两手共同建设。马修藩作为一名封建官吏,不仅是他对这一施政观的透彻理解和坚持让人叹服,其克勤克俭的拳拳为民之心,更让人敬仰。
   政务的推行靠的是人,几位县令深晓此理,序跋里多有言及官吏管理、人才培养的想法和观念。陈邦寄主张“地方长官,以培养人才为首要任务”,还说“治乱的根源在职官”,一语点破地方官员应该在施政中发挥关键作用。赵鼐说:“人才兴于奋勉。”“官吏遵照法度办事,能匡正非妄之心,消除浅陋背理。”“没有见到政事平平而境内能安宁平定的,我正要以此来自我考核。”这三句话从勤奋出人才说起,进而说到依法为官、表率为官,再坦陈自己的自律,可谓层层递进,其为官品行追求和主政抱负尽在其中。不仅如此,他还说“政务施于真心,适合常道而能使百姓安定”。显而易见,他说的“适合常道”,就是符合本地特点,符合老百姓心愿和要求的施政决策和举措,这里闪烁着“群众观念”的思想光芒。还有胡复初借劝导朋友支持修志工作所说的一番话:“有的事情,用无私的心独自决断;有的事情,凭最中正的道理斟酌民意。不必担心众说纷纭,久无定论,怕被涉及而避嫌不敢承手,也不要考虑便利安适,存心暂时等待,想留给后人去干”,也颇耐人寻味。这既是在说修志存史应存的客观、公正态度,不也是在说为官为政要敢作敢为,不能慵懒,不能计较得失吗?
   最后,顺便提一下,据记载,以上五位皆是勤政有为、“政绩灿然”的县太爷。我们大冶,何其有福!
   (附注:文中所录各位县令的话,皆援引于县志序跋中的白话译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31

4万

主题

16万

帖子

19万

积分

中将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96877

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精华勋章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5-12-11 11: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才兴于奋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