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贵宾
   
- 积分
- 8146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
桃花遍野带动经济发展
今年3月14日,“黄石·大冶第二届桃花旅游节”在保安开幕。整个沼山村桃花漫山遍野,粉红娇艳的花朵迎着春风在山间摇曳,众多游客冒着小雨穿梭于花海之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近几年通过举办桃花节、采摘节,让刘通湾成为了旅游名村。”刘传艳说,今年桃树一开花,村里就举办了桃花节开幕仪式,活动持续了两个星期左右。在此期间,村里每天至少要接待几千游客,高峰时曾达到两万余人。
6月份,狗血桃成熟,摘桃者纷至沓来,刘通湾又开始热闹起来。刘传艳介绍,刘通湾光销售狗血桃,就为村民带来了20多万元的收入,游客游玩过程中,还带动了土鸡蛋、苕丝、苕粉、蕨菜等土特产的销售。
随着旅游经济的兴起,当地不少村民都改行做起了农家乐。据悉,刘通湾挂牌成立的农家乐有15家,效益好的农家乐每年可以挣20多万,效益差的也能挣五六万元,而且只要游人有需要,家家户户都可以提供住宿的地方。
“今年桃花节让我赚了一把,我家的餐馆客流不断,客人最多的一天招待了100多桌。”62岁的柯田申一边在河边洗菜,一边笑着对记者说,2008年,她家办起了湾里的第一家农家乐——刘通人家农家乐,从那之后,她不用再出门打工了。
“首届桃花节期间,村民制作的蒿子粑深受游客喜爱,1块5一个的蒿子粑当天就卖了6000多个。”沼山村村支书张继军介绍,目前,该村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桃花旅游节”,7届“狗血桃节”,湾里制作的绿色食品米糕、糍粑,年产量分别在150万斤和100万斤以上,产品畅销武汉、鄂州、黄冈、咸宁等地。
全力打造综合旅游胜地
除了桃花和狗血桃,刘通湾果苗绿化基地在当地也很有名。该基地位于刘通湾背后的山上,放眼望去,成片的苗木宛如一片林木海洋。
作为基地的种养户,今年71岁的刘传喜介绍说:“2007年以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如今基地已有100多亩的规模,包括50亩桃林和50多亩苗圃,果苗有桃树、李树、苹果、桂花、油茶、枇杷等133个品种,光桔类的树苗就有70多种。”
2007年,刘通湾刘通畈500余亩田地被列入“大冶市小农水开发改造工程”,2008年5月1日前,旱能灌、涝能排的“U”型水泥渠道全部建成,为打造观光农业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08年7月,省扶贫建设工作队进驻刘通湾,镇政府拿出统一规划,以刘通湾为主的基础设施全面铺开并逐年完善,沼山上的泉水也接入了寻常百姓家。
保安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刘通湾联片种植桃树的同时,还试验办好栽种板栗、柿子、胡柚等基地,以点带面、逐步铺开,确保联片种植,让一山一水都拥有旅游风情。
据悉,2014年,保安镇扩大油菜种植面积,充分调动农户种植积极性,旅游沿线重点村集体苗床按200元/亩予以奖补,并争取油菜种子等方面的支持,大户及其他村苗床按100元/亩予以奖补。
“正是因为政策好,所以刘通湾发展得这么好。”村民们说,每到春夏,这里是绿的世界、花的海洋,成了享受休闲最美的地方。
目前,刘通湾配套完善了村村通道路、错车平台、候车亭等配套设施建设,新建了文化活动广场,同时,对休闲观光旅游发展进行了总体规划,观光区内硬化刷黑了循环旅游路,新建了木栈道和旅游步道,配套了石亭、石桌、石凳和护栏,建设了公厕和停车场。
未来,将以刘通湾为中心,倾力打造“华夏特色第一村”,最终建成以生态休闲、三农乐园、民俗体验园等为主题的综合旅游胜地。
>>刘通湾名片
刘通湾坐落于保安镇沼山村,是该村最大的自然湾,距镇区仅3公里。如今,刘通湾已形成“小桥、流水、人家”,“古桥、古树、古民宅”的村庄建设风格,被誉为“湖北小婺源”。其影响力和吸引力日益增强,央视《远方的家》曾对该湾进行过专题报道。
该湾的农副产品豆折、糍粑、狗血桃远近闻名,已经形成了“赏桃花、吃狗血桃、品农家饭、看古名居”的乡村旅游格局。近几年,刘通湾被授予“中国传统古村落”“荆楚最美乡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宜居村庄”等荣誉称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