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邹洁
还记得儿时到乡下外婆家与小伙伴玩耍,大汗淋漓回家后,总能喝到一杯清凉的川芎茶,咕噜咕噜一饮而尽,疲累顿消。长大后,几乎再没喝过,这种略带苦咸的独特香味,也就成为儿时的回忆。
最近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一位朋友处喝到了久违的川芎茶,一打听,得知刘仁八金柯山上有村民专门种植川芎,记者当即决定上山探寻这亦药亦茶的佳品。
香味似药具安神功效
“这真的是茶吗?怎么一股药味?还要加盐?”第一次品尝川芎茶的人,几乎都会生出这样的疑问。川芎茶的味道不同于一般茶水的清香,泡开后,弥漫的是浓郁的中药味,喝起来口味偏重,不适应的人会觉得怪怪的。
“川芎本来就是一味中药,有和血行气、疏风止痛的功效。”金柯村村民柯国梁介绍,川芎经常与当归、党参、黄芪一起被做成四物汤,药用价值极高,而川芎茶除了能治病外,还有降血压血脂等保健功能。
“它不像别的茶让人提神,反而具有安神的作用。”对于为何要在茶水中加入少许盐,柯国梁解释称,加盐一是为了让茶水不至淡而无味,二是为了补充人们劳作时身上出汗带走的盐分。
记者看到,柯国梁所泡制的川芎茶原料是一片片的茶叶,茶水为浅褐色。“以前我们喝的都是川芎根泡的茶,而且颜色是较重的深褐色,您这个为什么不一样呢?”柯国梁告诉记者,虽然川芎叶泡出来的茶没有用根泡的那么浓郁,但是茶水的颜色更清亮,也不会有渣滓沉淀,而且在夏季更容易存放,不像一般根泡的茶隔夜就馊了。
昼夜采摘确保新鲜度
川芎茶性质温和,在农村是种人人都爱喝的夏日饮品,然而,这种茶的生长环境却一点也不亲民。据了解,川芎必须生长在海拔700米以上的高山上,但种子只能存放在200米以下的溶洞里,金柯山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恰好满足了这一苛刻的要求。同时,川芎茶对土壤的要求很高,而且绝对不能用一丁点化学肥料,不然就会死,当地人都是施农家肥以保证川芎生长所需的营养。
要说川芎最“傲骄”、最独特的个性,当属喜新厌旧了。“它在一个地方只能种一年,第二年就必须换一块地来种。”柯国梁说,头一年种过川芎的地,收获后接着种辣椒等其他农作物毫无影响,但要是继续种川芎,那便长不起来。
每年冬天,村民挑选好土地下种,到来年大小暑节气,川芎长到20厘米高,茎上的节盘显著突起并略带紫色时,就可以进行采摘了。“我们都是选最嫩的叶子,一般会摘每株顶端的前三节。”为了保证叶片的新鲜,金柯山的村民们总会不分昼夜在一周内完成采摘,每天摘下的叶子也总会第一时间送到外地的茶叶加工厂加工。
注册商标拓宽销售渠道
2011年之前,柯国梁在金柯山经营着一家农家乐,每次他都用山上自然生长的川芎茶来招待食客,因为口感好、气味香,许多外地人都向他打听茶的名字并有意购买。柯国梁不禁思索:为什么不像金柯辣椒一样,将金柯的川芎茶也推向市场呢?
在引进江西树种进行产品改良后,柯国梁发动村民进行大规模川芎种植,由他统一收购并联系外地茶叶加工厂进行后期炒茶加工,自此,“毛铺金柯”牌川芎茶正式问世。因为茶采取纯天然工艺制成,柯国梁还特地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春芎茶。目前,金柯山共种植川芎20多亩,年产新鲜茶叶3吨。
在今年举办的第二届乡村园博园和去年举办的的茗山园博会上,都有金柯川芎茶的身影,一桶泡好的茶刚拿去展厅,就被来往的游客抢光了。唯一让柯国梁有些遗憾的是,虽然受到了游客的无数称赞,但因为还未办理商标注册,并不能对外销售。“我现在的产品不能进超市,都是相熟的老板爱喝,主动找我购买后作为礼物馈赠给顾客的。”
柯国梁表示,明年他将首先解决商标问题,让茶叶销售合法化,接着根据市场行情,择时购置炒茶机器。此外,他还希望利用互联网,通过微信、淘宝等拓宽销售渠道,让千家万户都能喝上金柯的川芎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