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叶青辰 于 2015-12-16 05:10 编辑
周二(12月15日)发改委官网公告称,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将进一步完善,根据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有关规定,暂缓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发改委称,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环保形势日益严峻,一些地区以臭氧、灰霾污染为特征的复合型污染日益突出,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充分发挥成品油价格杠杆作用,是促进资源节约、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低油价时,保持国内成品油价格基本稳定,有利于抑制石油消费的过快增长和能源结构调整,促进环境保护,改善空气质量。 关于成品油的定价,国内早有机制。当机制本该继续发挥作用时,发改委的一则公告就把原先的规矩变得好商量。好吧!原有的成品油的定价机制废了,新的机制在哪?新机制确立的依据又是什么?是充分发挥成品油价格杠杆作用,促进资源节约、治理大气污染?是低油价时,保持国内成品油价格基本稳定,有利于抑制石油消费的过快增长和能源结构调整,促进环境保护,改善空气质量? 如果这些是改变价格机制的依据,那么你这些依据的理论基础又出自哪里?作为民生必需的成品油,它的价格可以促进资源节约?价格可以治理大气污染?一些地区以臭氧、灰霾污染为特征的复合型污染日益突出,机动车尾气排放造成空气污染,难道仅仅是成品油价格便宜造成的?在成品油价格极其昂贵的时代,这些问题不是也很突出吗?如果价格真有这么大的用处,那么我们的政府还需要那么多的部门干嘛?只要你一个发改委,负责涨价不就行了! 石油消费的过快增长是多个因素叠加的结果,能源结构的调整也绝非通过价格调控即可完成。相反,成品油价格的进一步下跌,不仅能降低我们整个社会的消费成本,它还能以优势能源的角色进一步淘汰劣质能源,比如减轻燃煤对空气和环境的破坏。 发改委把原油的定价同促进资源节约,促进大气污染治理,抑制石油消费的过快增长等因素挂钩,有些站不住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