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中士
 
- 积分
- 258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
住在和馨居小区的低保户孟慧珍,同时享受基本生活、基本医疗、基本住房兜底保障,每月还可领取全额补贴460元。
客车开到家门口,家住梁子湖区东沟镇茅圻村村民张绍运,从此不再为出门发愁。
除普通救助外,去年,《鄂州市特殊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实施意见》率先在全省实施,我市投入1。9亿元,对5类特困群众实行五大兜底保障。
今年,投入6000万元,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通客车。68个行政村,均已实现客车定时、定点进村载客。
共建共享,是施政所向,亦是民之所望。鄂州,正在不断释放民生红利,让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看得见、摸得着。
多个便民服务“终端”
幸福,在家门口汇聚
“不用跑来跑去,不到一天时间,在家门口就办好了公司营业执照,真是太方便了。”近日,在鄂州开发区行政服务中心工商登记窗口拿到营业执照的周屴村村民陈建武非常高兴。
从为企业办理工商注册、税务登记,到为居民办理结婚登记、生育服务证,随着市级职权向八大新区下放,农村120项、城市106项便民服务事项下沉到84个城乡社区办理,老百姓不用再来回跑路,在家门口便能享受一站式服务。
葛店开发区的居民至今记得,8个多月前502路公交开通时的情景。这条覆盖22个行政村、合计38公里长的公交营运线路,车票统一1元钱。从此,全域31个行政村逾7万村民都能通过公交换乘的方式外出办事。开心的居民在见证这一重要时刻时,纷纷燃放鞭炮庆祝。
公共交通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2005年,我市率先实现村村通公路。10年后,为让老百姓充分享受公交出行的便捷,我市投入6000万元,优化、调整、新增农村客运线路31条,新增通农村客车51台,优化、调整农村客运线路运力20台,新建招呼站(候车棚)237个,完成公路路基加宽(路肩培土)218公里,修建错车平台394个。68个行政村,村村通客车。
居民一遇到困难,“格格”们就会闻讯赶来提供帮助;30多个大小游园,让不少市民感慨“花园就在家门口”;“一村一律师”,法律服务送上门;家门口的“春风行动”,让更多人在家门口就业;还有一种幸福叫足不出户:进入“互联网+”时代,政府不断推动服务创新,老百姓足不出户,通过“网上警局”服务平台,户政、治安、交通、出入境、消防、网安、监所、禁毒等9类68项公安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通通网上搞定……
伴着城乡公共服务供给的不断增加,幸福就这样一点一滴汇聚在家门口,让百姓实实在在地看得见、摸得着。
看病不跑远就近来入学
蓝天下,同沐温暖阳光
连日来,全市31家基层卫生机构正在加紧安装、调试数字化的诊断设备和远程会诊设备。“它具有远程传输的功能,患者在基层卫生院诊治后,通过软件把患者的影像、心电检查资料即时传输给市中心医院专家,专家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诊断结果传送回来。”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筹资1500万元,实施城乡一体远程诊疗示范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这是我市2015年“十件实事”之一。目前,远程诊疗系统平台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终端已经建成,将辐射全市26家乡镇卫生院和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农村居民看病不用出远门,便能享受和城镇居民一样的优质医疗资源。
下一步,我市还将优化基层卫生机构布局,建立医疗信息共享网络,普及居民健康卡,实现同城就医“一卡通”,避免重复检查,给老百姓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与此同时,自率先在全省取消药品加成,今年我市再次发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从5月1日起,全市所有医疗机构实施“基层首诊、分级诊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就医新模式。24个科目362个病种的常见多发疾病,将作为分级诊疗病种目录。
学校建得漂亮,配套设施不比城里学校差,鄂州开发区杜沟村村民杜五一对孩子就读的杜沟小学非常满意。实施全员培训,选派教师外出学习,着力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让开发区村民满意的还有该校优秀的师资力量。
近年来,为创建湖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市,市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办学环境,每年投入1000多万元,为全市所有的中小学、幼儿园购买保安服务,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如今,我市306所学校全部配齐了专业保安,学校安全管理跨入崭新的模式。
看病不用跑远路,入学不再舍近求远,同一片蓝天下,我们公平享受医疗和教育资源,共享阳光的温暖。
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民生大网,兜住百姓稳稳的幸福
林金(化名)患慢性肾功能衰竭6年,每隔3天,要到医院接受透析治疗1次。今年5月初,因症状加重,他在医院住了3个多月,医疗费共计66800多元。在享受了医保报销、兜底政策和医疗救助后,他怎么也没想到,个人实际自付的只有700余元。“我这是托了国家的福,不然哪承担得起?”
患病之前,林金一直在浙江打工,每月收入超过3000元。自患病后,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妻子打零工勉强维持,由于没有参保,医疗费则全靠几个兄弟资助。
不久,随着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医保一体化,参加了居民医保二档的林金感到压力小了不少。兜底政策出台后,他又向相关部门申请兜底保障。多重保障下,林金实实在在享受到政策带来的好处,同时还享受到直接在医院窗口便完成各项报销手续的一站式服务。
以兜底保障守护政府“良心”,筑牢百姓幸福底线。去年7月1日,我市出台兜底保障政策,市财政每年投入资金1。9亿元,实现“五类人员”基本保障由政府全面兜底。据统计,截至11月,全市落实兜底保障的群众达到88882人次,累计金额3794万元。其中落实生活兜底保障64930人次,累计发放资金2578万元;医疗兜底保障1913人次,累计发放资金484万元;住房兜底保障368人次,累计发放资金17万元;教育兜底保障5214人次,减免费用和补助资金281万元;服务兜底保障16457人次,累计发放资金434万元。
让百姓感到有保障的还有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作为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医保一体化的城市,几年来,我市已形成完整的医保体系。城乡居民参保后,不管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看个小病小痛,还是大病住院治疗,均能享受医保报销待遇。
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去年,全市总参保人数107。79万人,占总人口的99。4%。其中,城乡居民医保一档政策内平均报销比例为75。26%;二档为73%;城镇职工医保政策范围内平均报销比例为80。1%。2016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工作于10月中旬启动,截至目前,已有30万居民参保。
山好、水好、空气好,鄂州,这座宜居宜业新城,城中的百姓看得见改革红利,摸得着发展成果,住有宜居、出行便捷、学有优教、病有所医、养有所靠……稳稳的幸福,这样真实。
还有更多可以期待的幸福,正在向你我走来。 (陈远程 盛春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