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0
上士

- 积分
- 528
IP属地:广东省东莞市
|
陈平平:在丹江口库区适度发展生态渔业
时间: 2015-12-18 18:53:24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2014年12月12日,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最新统计表明,中线一期工程通水一年来,累计分水水量22.2亿立方米,工程运行安全平稳,水质稳定达标。汩汩清水让京津冀豫的十余个大中城市“解渴”,受益人口达到3800万人。一条输水线成为发展“保障线”,沿线城市供水保证率提升,社会、经济、生态效益逐步显现。从南水北调工程提出到上马,全国政协委员一直给予高度关注,从多个方面建言献策。中国网中国政协特编载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武汉分院党组书记陈平平的建议文章,全文如下。
湖北丹江口市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为了保证水源地水质,确保一江清水送北方,国务院公布《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管理条例》,要求丹江口库区拆除现有网箱养殖、围网养殖设施。由此,网箱养鱼将成为历史。
鉴于我国淡水资源匮乏,而富营养化问题又日益严重,长期从事水体生态环境研究的科学家一直主张湖泊水库等天然水体不应进行类似池塘投饵或施肥式的集约化养殖。同时,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科学家经多年研究并通过十余个湖泊实验得出结论:这些水体自身养育着丰富的饵料生物,如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虾类、小型鱼类等,这些都是经济鱼类的良好饵料。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天然饵料生物资源,使它们高效地转化为鱼产品。通过捕捞既可以为农民增加收入,同时也可以带出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使水质变好、生态系统更加健康。这就是科学家们提出的“以鱼养水”,或者叫“既养水、又养鱼”的生态环境循环利用和保护的有效模式。这样养殖出来的鱼,由于吃的是天然饵料,尽管单位面积的产量不高,但一般鱼价都很高,经济效益还是可观的。当然更重要的是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
建议国家设置科研专项,组织科研人员专题研究丹江口库区网箱撤除后,发展生态渔业的问题。如何利用好水体的天然饵料生物是一个科学问题。不同水体因为营养条件、水文情势、深度、交换率、形状等不同,饵料生物的组成、生产力差别很大,需要研究水体中各类饵料生物的组成、生物量、生产力,结合不同食性鱼类的摄食、生长模型,进而确定水体中不同食性鱼类的放养量,达到均衡、高效利用饵料生物的目的。
编制《丹江口水库生态渔业发展规划》和《丹江口水库清水渔业实施方案》,规范地方和渔民养殖行为。
建立湖泊生态渔业野外培训基地。在丹江口库区推广“既养水、又养鱼”的生态养殖模式,以此既保护水质,又解决渔民生存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