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河南
- 精华
- 0
列兵

- 积分
- 14
IP属地:河南省洛阳市
|
“入冬了,安吉玲一家的被子够不够暖和?要不要再送两床厚的过去?”丰乐镇副镇长陆中权和扶贫办主任张忠华在商量工作时突然提出一个问题。这是该镇党员干部转变作风,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暖民心的一个缩影。
丰乐镇是口子重镇,辖40个行政村、2个社区,有人口7.6万。现有10个贫困村,贫困人口1457户、4508人,2010年被列入全省插花贫困乡镇。自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该镇党委政府一步一个脚印,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谁来扶贫?”这是该镇党委政府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首先解决的问题。该镇将原镇信访大厅改建为扶贫工作办公室,由镇主要负责人担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并抽调8名精干力量组建工作专班,统筹做好综合协调、政策宣传、督办落实、统计建档等工作。与此同时,将扶贫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全镇10个贫困村及“1+3”统筹村的所有贫困户帮扶全覆盖。要求每名班子成员包联1个以上的贫困村和贫困家庭,镇直单位驻村每年帮扶资金不少于1万元,镇机关干部及镇直单位负责人每人包联2至3个贫困户。目前,已有40个包联单位包联贫困对象1457人。
“帮困脱贫,必须精准识别贫困对象。”今年9月以来,该镇在原有建档基础上,对全镇贫困人口情况实行再走访、再调查、再评议、再审核、再识别,确保不落一户、不错一户,最终确认贫困对象995户、3483人,减少462户、1025人。并对全镇贫困人口重新对接,摸清了贫困原因、贫困人数和贫困基本情况。与此同时,该镇通过认真分析,从产业发展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扶贫等三大块确定扶贫项目30个,并且将这些项目落实到包联责任人,采取任务上墙、定期督办、倒挂销号的方式实行扶贫方案和项目对接、扶贫措施和所包村对接、包联单位和贫困户对接。
“精准脱贫必须因户定策、因人施策。”全镇上下形成共识。覃庙六组柳东华,因病导致家庭贫困。该镇帮助他加入蔬菜合作社,联系专人指导他种植娃娃菜,通过增收的方法帮助柳东华一家脱贫致富。安桥二组安吉玲就读于丰乐中学,两岁时父母离异,住在一间约20平米的危房里,靠年过七旬的外公外婆卖笤帚、粪筐、筛子等维持生计。该镇将安吉玲一家纳入低保范围,帮助安吉玲申报助学计划,筹措资金5万元新建房子、购置必需家具和生活用品。今年10月,安吉玲一家入住新房。目前,该镇采取“社会救助、低保兜底、教育助学”等多种扶助方式为全镇634户1656人无脱贫能力的贫困人口定制了脱贫方案。
“确保按期脱贫,必须靠产业支撑,必须因地制宜打造大产业。”镇党委政府果断决策。该镇大力推进十字湖生态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实行土地、水源整体流转,吸纳农业龙头企业入驻,实行立体种养,规模经营,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依托“德馨”蔬菜公司,对大集片的肖庙、青丰、前锋等村实行土地连片流转,规模种植马铃薯、香葱、娃娃菜等特色产品;结合扶贫连片开发,在丰勤、太和、新湖集中连片发展蔬菜大棚300亩、“双低”油菜3000亩、无公害水稻4000亩;以杨集、高庙、王福营等村为重点,依托人福药业,规模种植金银花、黑芝麻等药材,创建人福药业材源基地;年底前对杜湖村实施整村推进,引导农户开发庭院100亩,特色种植试验畈160亩,明年整村推进6个村,后年推进4个村,并力争将其他9个贫困边缘村一并纳入整村推进笼子。
在谈到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时,该镇党委书记范志彪表示,力争将丰乐汉江大桥建设项目纳入十三五规划,拉通钟祥北段通道;抓住新一轮“三万”活动纵深推进机遇,全面实现片片通、村村通、组组通、户户通;着力对超期运行、病情险情严重的电排站、水库、主干沟渠、涵闸、排水沟渠等进行排险整修,切实提升水利服务功能,同时通过新建水厂、管网延伸等措施,解决29个村,1万余户,3.5万人的饮水问题;为整镇推进脱贫攻坚打造坚实的“硬件”基础。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