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355|回复: 1

[时事评论] 水南湾:穿越百年的雕梁画栋04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5000

主题

5494

帖子

8146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8146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5-12-23 21:5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报记者 柯珊 文  朱昶俊 摄
青砖黛瓦,厚重古朴;天井楼阁,浑然一体;雕梁画栋,相映成趣……坐落于大箕铺镇东山西麓的水南湾古民居,是鄂东南地区罕见的保存相对完好的古民居。全村共用一个大门,村内宅连宅、巷拉巷、户挨户、门对门、窗望窗,形成了“数千人同住一屋”的壮观局面,即使下雨天走村串户,也不会沾湿鞋。
中轴为线对称而建  村即为家家亦是村
前日一早,记者一行驱车十多公里,来到这处始建于明末清初的古民居——水南湾。为了更好地感受其整体风貌,记者爬上了水南湾背后的大山。
从半山腰望去,一栋栋徽式建筑风格的古民居,檐角高高翘起,如同振翅高飞的燕子,划向天空,村庄三面被连绵群山环绕,犹如安睡在母亲怀中的孩子。
据曹氏家谱记载,水南湾的这一支族人,在明朝万历年间从江西瑞昌迁居而来,因族人中有一女子是当时皇帝身边的贵妃,曹氏家族在当地也显赫一时。
随着家族人丁日渐兴旺,曹氏家族决定在老屋附近建造新的大宅。13年时间、100多名工匠,一片徽派建筑终于在水南湾树立起来。
走进水南湾,一道道灰墙白瓦的院落、一个个似曾相识的巷口,如果不是当地人带路,差点在里面被绕晕。古老的巷道里,青石板已被磨得光滑如玉,穿行在窄窄的小巷间,残垣断璧上青苔遍布,透着一缕沧桑。
据了解,水南湾总体布局以代表宗族的中轴线为基础,中轴线上依次分布着村门、水塘、宗祠、大宅等,其余建筑围绕中轴线而建,对称安排。村内巷道以“九如堂”为中心,“九如堂”前厅两侧各有一条巷道呈横向展开,蜿蜒曲折中贯通全村近百所宅院,村民的家宅与宗祠相连,体现了“村即为家、家亦是村”的家族村落文化特征。
千人群居门路众多  生活系统布局精巧
大冶乡村的房屋有一大特色,即门和路特别多,如无本村人指路,很容易迷失方向。而形成这种建筑格局的主要原因便是宗族群居,水南湾亦不例外。先人在此落业后,随着人口增多,其子孙后代以老屋为中心,向四周扩建房屋,虽自立门户,但仍相互包围。如今,居住在一起的水南湾居民多达500户。
“这样的建筑格局,使村落形成了一个整体。”水南湾一位村民介绍,尽管各家各户的房屋或“明二暗四”,或“明五暗十”,可自成一个单元,但是村内宅连宅、巷拉巷、户挨户、门对门、窗望窗,全村共用一个大门,村落内开了若干个侧门、后门,形成了“数千人同住一屋”的格局,即使下雨天走村串户,也不会沾湿鞋。
“房间的采光、透气主要靠天井和窗户。”村民介绍,天井由天眼和下水池组成,其中天眼起着采光、透气的作用,下水池具有排水去湿的功效。外墙窗户一般是石雕小窗,且建在高处,可防止外界偷窥室内情况。
那么,居民们日常如何排水呢?聪明的先人当然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在天眼下方有一处下水池,雨水从屋面汇聚于天眼,流入下水池,家庭生活污水也流入池中,通过本村的排水系统排出,流入水塘,最终汇入河流。
“屋上立垛,防风防盗又防火”。在屋与屋之间的上方,建有风火墙和女儿墙,因其形状像马头,故称“马头墙”,一般随房屋的层次高低错落,一间间一栋栋地立垛。一堵堵实墙,使宅内形成一个与外界隔绝的空间,具有外实内静的神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31

4万

主题

16万

帖子

19万

积分

中将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96877

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精华勋章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5-12-24 16: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