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妙品《人间烟火》
——美食文化集锦《人间烟火》品读笔记
素心若水/文
知晓《人间烟火》这部书作,要比了解其著者邹剑川晚些时日。而迟迟没有购买阅读,单就这个标题来说,可能确有点让我不知所云之故。早些时候,青年作家邹剑川(昵称苏白),加我入中国图书出版联盟,前几天又把这部书的电子版全文供我参阅,并让我写些阅读评论文字之类。读书后始知,这部《人间烟火》,却原来竟是他历时十余年之久,精心创作的一部美食文集。
《人间烟火》,详分:舌尖乡愁,楚天食尚,江海滋味,中华名吃,西餐格调,酒兴连绵,茶为佳人,食中雅趣,共八章。一至四章,汇集南北东西各地特色美食名菜,系作者足迹踏遍三山五岳,游走四方各域,又以亲历、亲闻、亲食为背景,精心采撷之作。这几章美食小品,随心适意,娓娓道来。再加上作者下笔爽净利落,又多能涉笔成趣,所述一道道美馔佳食,无不惹人舌下生津,流连兴叹。第五章绍介西餐格调,详写西方的饮食文化习惯,以及异域风情。这章异域格调,再伴以作者华美文笔,确又引人心向往之。因为美谈《人间烟火》,自然便少不了中国美食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酒与茶。酒,是五谷精华,性飞扬,至真,至醇,而至美。茶,为隐中君子,妙于品,至清,至淡,又至雅。而且这酒和茶,又都闲情雅味具足,更传有诸多逸闻佳话,而成为文人雅士的贪好之物。文集第八章,作者妙笔偶记,读者鲜有所闻的食中雅趣。“饮食男女”,“狗肉”,“蹭饭”,“一个高血脂的瘦子”等等,都是的。细细读来,着实又让人于饱飨人间美食而外,更得几分闲情雅趣之乐。
作者心怀高致,性率而真,才情雅趣,漫溢字里行间,而令各章节行文亮点颇多。又常于不经意处,赋墨着色,悦人眼目。私以为,赏读《人间烟火》,最不宜贪多,每读一篇二篇,又或三页五页,恰便最好。又当如品清茶,需置静室,宽心闲坐,烹一杯香茗,再放一段江南丝竹,慢慢细细品呷,方能得茶香、妙音融着书趣儿,余味袅袅,闲情惬意具足之妙。漫品个中妙味过后,却也不忘撷来《人间烟火》的几多亮色,分享给众文友,以供慢读细赏之用。
闲情
我在自己的文章《化一片闲心品世界》中,曾把为文者的创作心态,细分为:真,爱,痴,狂,雅,俗,博,闲等,多种品行和境界。而我最是欣赏并推崇的,便是将闲适心境与文章曼妙意境融为一体的“闲境”之文。以为这种闲文,不单是身体的适闲,而更多的是指淡忘名利之后的“真闲”之境。在文中我又说:“没有名利于心的闲境之眼,看这世界,于文而美,于人而利,于心而适。”因而,据我私下的臆测,曼妙空灵的闲境美文,多是作者闲情逸致外化于笔端的结果。
返观当前的文界与网坛,悬疑奇幻,爱恨情仇,宫斗总裁,鬼怪盗墓种种,泛滥成灾成患,又如何能创作出,经得起读者长时咀嚼品味的闲境美作?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青年作家邹剑川,却无视这种种虚幻浮华,更以超常的为文定力,抛开世俗名利诱惑,忘情于中国美食文化苑林,作适意畅游。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四方各地,觅踪寻源,他写泡泡青,红薯藤子,正在消失的古楼世俗美食;写泥蒿腊肉,太和千张,清蒸武昌鱼;写试鱼,藕,靠背螃蟹,小龙虾,螺丝壳里做道场;写洛阳水席,美艳大盘鸡。他也写西餐格调,喝酒与品茶,还有美食中的逸闻雅趣。
而且,美食小品行文中,也都透露着作者足多的闲情逸意。正在消失的古楼世俗美食写道:“鄂城有条街叫古楼街,历代都是正街。这条街也有几千年了。这条街上还有传统的铁匠,做称的,卖红白喜事用品的,卖灯笼的。以前还有卖老鼠药的,跑江湖的,卖艺的。我少年喜欢游走在这条街,看这些传统的手工艺人干活,看老乡们讨价还价。看清代、民国、五六十年代的建筑,看那条几千年来被踩的光溜溜的石头街。看那座我少年以为宏伟建筑的古楼。”
一两个人喝茶中,又这样说:“我以为喝茶,当一个人细品,于青灯黄卷下,满目书香中。在冬日,屋外雪花飞舞,室内炭火正红,蜷于被中,隆冬高炕,有清淡绿茶一杯,读前人著作,心若止水。遇精彩处,以笔作眉批,遇文字拙陋时,提粗笔于糙纸上疾书狂草。间隔时,啜饮一两口茶,可抵了白日里十小时读书写作兴致。”
“ 我以为喝茶,当一个人发呆,于青山绿水处,于河流海滩边,无论红茶、绿茶、黑茶、奶茶,品一分风光,怀一丝闲情。择平日无暇阅读之书报杂志,就清风满怀,自然空灵,天地无限,任小我浮游于苍穹。然后饮一口茶,茶里尽是书香墨香,自然风色,可以怡情,可以陶然。”
……
上述章节篇章,若非闲情漫溢,作者又哪里会写出如此闲意十足之文?
不敢说,《人间烟火》里的随笔小品,已然尽善完美,篇篇都是闲境佳品。而且,作者的笔尖上,时常也萦绕了淡淡的情丝和乡愁,但在浮华躁动的当世,还能有如此闲情为文之心,并写出足值读者赏阅品读的美文,也确是难得而且可贵了。
雅趣
雅,常与高比肩,谓之高雅。对于嗜读书的人,大抵都会沾染一些的。然而,但以当今之文来看,抛却附庸风雅而外,真能抵雅境之三眛,而又令人感叹不已者,实在也不是多见。而那妙趣横生之文,也并非即是随处可见。再若将那雅与趣,融合一起,呈现雅而有趣,趣而优雅之态,更是非同一般,实属难得而罕见了。
邹剑川在人间烟火中,写足了美菜佳肴,更把诸多濒危的民间小吃,民俗美食风物,述诸笔端,带读者追往思昔,留念那一段段倏忽易失的美好时光。而后,他又带读者,一起酌酒,围坐品茶。及到酒醺茶酣之时,却又把几多食中雅趣,撷来与众品赏。在那之时,我忽然就觉得,这《人间烟火》美文,倒很有些明人张岱小品的笔意和余韵了。我甚至还想,那美文中的雅趣与高致,也堪与张岱小品很有一比了。张岱陶庵梦忆有“湖心亭赏雪”,人间烟火有“一两人品茶”;张岱有“西湖七月半”,邹剑川有“君山品银针”;张岱有“柳敬亭说书”、“扬州瘦马”,邹剑川有“随州蜜枣”、“美艳大盘鸡”。
而且,行文的雅趣妙意,《人间烟火》中也随处可见。在翘嘴鲌篇,吃腌制翘嘴鲌,作者以其精湛的厨艺,烹成世间美味,啖食的时候,文中这样写,“每至此时,药酒二两,啤酒若干,闲书一册,报刊若干,思绪万千,独酌微醺,直去了半生的浮尘与清梦。”欣享世间美食,还要闲书下酒,这,却又是何等的雅意与高致?又如,作者吃过小龙虾之后,就再撷来一个段子凑趣儿:“网上流传一幅图片,是一个男青年握着一个女青年的手,说“姑娘!和我一起喝啤酒吃小龙虾吧!然后找个安静的地方探讨人生。”此时此地,啖食美味意犹未尽之时,再补上这么一个让人忍俊不禁的段子,却又是怎样的恒生妙趣?再有,“翠花盛宴”写道,“我童年时,常偷吃腌菜坛子里的腌辣椒吃,因为盖子常揭开,敞了空气,坏了一坛子好辣椒的“性命”。”孩子的童心童趣,调皮、贪玩和好奇之情态,一时之间,也全都跃然纸上。
逸兴
早时候读李白诗《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遇“俱怀逸兴壮思飞,中间小谢又清发”句,看了前人的注解,自以为也便是懂了。但并不真能明了诗中“逸兴”为何?人的思绪缘何而又能飞?而且,这“逸兴”与那“壮思”之间,却又存在何等关系?
后来,我读作家孙犁云斎小说续弦一篇,曾有一段文字,感觉写的异常曼妙有趣儿。小说大意,写“我”的结发妻子,因病故去,朋友们看我一个人孤单过活,实在不易,就热心的为我绍介续弦之事,也好让我欢度寡味余生。我当时的条件不是太好,又是个偏爱执笔写字的文人,相亲时,我未经如何刻意装扮,身穿日常衣服,头戴一顶旧帽,很是随意的便随友去相亲了。其结果是,朋友回来告诉我,人家女方很看不上我的落伍模样,尤其不喜我头上戴的那顶旧帽子。至此,续弦之事也便放下。后来,朋友又力劝我再去相亲,我实在执拗不过,也便又去相亲了。有了前车之鉴,这一次相亲,我就没有戴那顶旧帽子。
读在这里,记得当时,我都要为文中“我”的迂腐而雅的幽默趣味儿,仰天长笑了。作家孙犁在文中说,这样的地方,也便是“逸兴”了。于是,我大悟李白逸兴诗的绝妙之处。也始明白,所谓逸兴之文,绝非是作者冥思苦想出来,而是作者闲情逸致满溢于心,而生发或冒将出来的为文兴致。我读书多年,古今名家之作确也涉猎不少,但像这种逸兴之文,实在少数而又罕见的很。
美文小品《人间烟火》的行文风格,在我品读之后以为,作者邹剑川,谋篇随心所意,下笔爽净快捷,而他心中漫溢的闲情逸致,引得文思乱飞之处,在文中,也便时有所见。
“鱼圆子里加点老或嫩豆腐、太和千张皮子,水灵灵的白萝卜,大蒜叶子,也可谓淡而有味,品之,其鱼味在有无之间,而一清淡汤灌下,更是五脏六腑都通透了,妥帖了。我本楚狂人,无鱼且能欢?”呵,食鱼圆子,而一清淡汤灌下,那五脏六腑都通透妥帖的,当是何等爽意?文末忽然就冒出“我本楚狂人,无鱼且能欢?”,这生发妙处,又令人怎样的不可思议?
“酒里的人生难得糊涂,世上的事稀奇古怪。我只要三分的醉意,就可以飞起来。”飞起来干什么?“看着月亮说,我们三个好快活。”酒后之逸兴,已然分不清了,哪个是诗人,哪个是我了?
细读那“一个高血脂的瘦子”,若说整篇都是逸兴壮思之作,也并不算过。
又有时,作者的逸兴壮思之下,连那司空见惯的语句,也都愈发的生动鲜活了。“山山水水,走过路过了,我还是我。只是忘记了,忘记了一切。忘记了眼泪,忘记了煎熬,忘记了蹉跎,忘记了谁谁谁,忘记了你你你。”
“为了告诉别人我是一高血脂的瘦子,我吃得好喝得好混得好活得好,我真想把那张高血脂化验单照下来,贴我博客,做我论坛签名,印在我衣服上。”
这几处叠字叠句的连用,所生发的神采奇趣,却又是怎样的妙不可言。
赏读至此,总算是把这《人间烟火》,粗略谈了个大致梗概。也把文外的闲情、雅趣和逸兴几多偏见,信口乱说一个囫囵吞枣。但我更多的意思,想通过这样的品评与浅说,试图引领了读者,更深一步去了解并认识,文字背后,那个赋予其鲜活生命之美的执笔著文之人。
2015-12-27 写于天津
作者系天津青年女作家
又见朝阳已签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