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贵宾
   
- 积分
- 814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今日大冶记者 胡贤林文/摄
再过一天,将迎来2016年元旦,全面“二孩”政策也将全面放开。
可以预料的是,大冶将新增更多的儿童,大冶几家医院的儿科将迎来新的一轮看病潮。
大冶儿科发展现状如何?看病难题是否会进一步加剧?带着这个问题,本报记者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
现状:患儿看病喊难医生护士喊累
前些天,当陈晓红从灵乡镇赶来,带着发烧的孩子来到市人民医院二楼儿科门诊看病时,才发现自己来晚了,这里已挤满了家长和哭闹的孩子,输液室里也坐着不少抱着孩子的家长。
而此时,在市人民医院7楼和8楼住院部里,医护人员们正在忙着给孩子们查烧、打针、喂药……几乎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门诊室外,患儿家长许志辉心疼地说,这几天孩子的脸蛋儿红扑扑的,摸起来烫手,但光心疼也没法儿,前面等待看病的孩子太多了。
与市人民医院一样,在市妇幼保健院一楼门诊,许多抱着孩子前来看病的家长进进出出。“咳嗽不咳嗽?流不流鼻涕?”医生们仔细询问、认真诊断,并叮嘱家长注意事项。
杨云仙是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她刚准备起身去趟卫生间,看到有家长抱着患儿进来,她立马停下来,又回到座位上,为患儿仔细检查病症。
由于近段时间气温骤降,加之早晚温差又大,支气管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都“缠上”抵抗力相对较弱的儿童。
杨云仙说,上午她看了近20个患儿,每天上班基本上都是坐一天,为了节省去卫生间的时间,都不敢多喝水。
其实,比起体力上的压力,儿科医生面临更大的困难是心理压力。在整个医疗圈,儿科医生一般被认为风险高、压力大、工作累,但待遇最低,大家都觉得累得慌。
调查:医疗资源不足患者看病跟风
这些天,记者走访发现,在喊难和喊累之间,大家讨论最多的是医院的医生为什么这么少?病房的病床咋就不能多增加点?
据了解,市人民医院目前有18名儿科医生,他们需要负责门诊和两个住院病房的患儿。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有3名医生,因为人手有限,儿科住院部一直无法办起来。
“我们三个医生轮休,根本忙不过来,每次碰到需要住院的病人都只能转告他们去其他医院就诊。”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杨云仙说,现在最担心有医生患病,不然轮休都成问题。
儿科医生短缺,在大冶并不是个特例,就算在全国也是普遍现象。据数据显示,从儿科医患配比来看,全国平均每千名儿童只有0.43位儿科医生,儿科医生缺口高达20万。
“除了儿科医生有限,患儿家长的就诊习惯也加剧了儿科看病难。”记者留意到,到医院就诊的儿科病大都是常见病,许多无需到大医院治疗,但稍有不适家长就会带着往大医院挤。
“有的患儿只是感冒发烧,在一个医院看了觉得效果不好,再换一家,这无形中也增加了儿科医生的工作量。”杨云仙说,她也经常碰到患儿家长不放心而轻易转诊的情况。
与市里的医院人满为患相比,位于墈头的社区医院却显得冷清了很多。据医院工作人员介绍,他们一个星期的病人都没有其他几家医院一天的多。
问诊:人才引进困难看病难题凸显
儿科看病难题由来已久,大冶市人民医院新住院部建成后,两个儿科住院病房投入使用,大大缓解了患儿的看病难题,但医疗资源的不足,尤其是儿科医生不足的现状依然存在。
“想要成为一名儿科医生需要8年时间。”市妇幼保健院院长胡世民告诉记者,一个儿科医生本科需要5年时间左右,毕业后还需要进行3年时间的规范培训。
儿科涉及内科、外科等多门学科知识,对医生的专业素养和临床经验要求很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培养成的。“想要成为一个好的儿科医生更难。”胡世民说。
即使医院招来新医生,也无法让他在短时间内独当一面,还需要在老医生的指导下工作几年,积累一定的临床经验,而很多医院更缺的就是这些老医生和学科带头人。
然而,几家医院前往各地招聘的结果并不理想。对此,胡世民无奈地说,医院一直想开设儿科病房,缓解儿科看病难题,但招不来儿科医生,即使招进来培养好了也在不断流失。
“儿科的工作压力大、风险高、待遇相对低,培训周期较长,造成很多人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市人民医院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儿科医生说。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儿科看病难题将会越来越严峻。对此,市妇幼保健院院长建议,出台相关政策,通过定向培养、高薪聘请等方式引进儿科专业人才,挂牌成立儿童医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