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9030|回复: 11

神农架中医药文化的特点和传承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8

36

主题

112

帖子

525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525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15-12-31 16: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沉睡雄狮 于 2015-12-31 16:43 编辑

神农架中医药文化的特点和传承

林一民


     神农架中医药文化是神农架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做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是炎帝神农医药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中华民族医药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深入挖掘其内涵,研究其特点,保护其遗产,弘扬其传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一项神圣义务和重要职责。
神农架乃神农医药文化创始圣地
    神农架得名于神农搭架采药的古老传说,中医药文化因发育于神农医药文化的创始圣地而光耀千秋!
民间世代相传,远古时代,炎帝神农老祖宗曾率众来到这儿,但见群峰峥嵘,沟谷纵横,森林遍野,山花烂漫,不禁喜出望外,遂扎下营盘,开始了遍尝百草的光辉实践。为抵御山高气寒,防备猛兽侵扰,他“架木为屋,以避凶险”;为方便登山探谷,采得奇草异药,他“架木为梯,以助攀缘”;著就了《神农本草经》,闻天帝相召,他方“架木为坛,跨鹤飞天”。百姓们缅怀始祖恩德,便把这儿叫做了神农架。
    此说当非空穴来风,稍加分析考证,便不难发现巧含其中的历史真实:
    从情理上看,首先是老祖宗该来——因为要遍尝百草,必寻药源丰富的地方,而神农架至今仍以中医药宝库著称于世;其次是老祖宗能来——因为红坪犀牛洞考古发掘成果业已证明,在距今1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神农架便有远古人类生存,而老祖宗的生活时代距今仅5000多年,自然不难循着祖先的足迹一路寻来。
     从实情上讲,更能为神农老祖宗曾在此创功立业佐证——因为神农架的山山水水无不印刻着老祖宗的足迹,草草木木无不浸润着老祖宗的血汗,诸多民风民俗也皆因炎帝神农搭架采药而起、而兴:
     老祖宗“架木为屋,以避凶险”,神农架山民长期以“垛壁子”为居所,千年难改;
     老祖宗“架木为梯,以助攀援”,神农架药农至今仍常借绳梯攀登危崖,悬身绝壁;
     老祖宗“架木为坛,跨鹤飞天”,天门垭、仙升台等遗址至今犹在,可查可探;
     老祖宗“遍尝百草”,神农架民间惯以百草为地方冠名,至今仍然保留着百草园、百草坪、百草冲等古地名30多处;
     神农架山民最崇拜太阳神,祭祀活动终年不断,既有家祭,也有村祭。山民心目中,炎帝神农就是太阳神。祭祀活动多在太阳初出山的时候进行,多以五谷、时果和鲜花为供品,还特别讲究五谷必须用斗(或升子)盛装,并将杆秤插在中间,将秤盘、秤砣置于面上,意思是先秤祭祀人的心,心诚则灵验;
     神农架山民最爱打锣鼓,唱山歌,《神农传》歌本全面、系统地讲述了炎帝神农的身世和功德,还包含了炎帝神农部落(或部族)的兴衰历程,填补了司马迁没有为炎帝神农做传的历史空白。
神农架中医药文化尽纳百草精华
       神农架无愧百草药园美称,中医药文化因根植于园中,尽纳百草精华!
       药园里遍地皆药,无物不药。科学调查、考察成果业已证明,植物、动物和矿物三大类药物样样俱全,木本、藤本和草本植物类药物要有尽有。早年出版的《神农架中草药名录》(石世贵编著),计收录了2013种;其后出版的《中国神农架中药资源》(詹亚华主编),则将总种数扩展到了3000种以上。研究表明,其中有上百种具有滋补、养颜功能,数十种富含防癌、抗癌元素。
       药园里百草争艳,眩人眼目。草本药物多达千余种,农家多为之取有一个好听的土名:或以其形象特征命名,譬如头顶一颗珠、七叶一枝花、江边一碗水、文王一支笔;或以其主要功用命名,譬如生血草、对月草、还阳草、舒筋草等;或突出了其生境特点,譬如过江龙、过岗龙、半边草、六月雪等;还爱在名前加个序数,譬如一支香、二郎箭、三棵针、四季青、五朵云、六月雪、七叶胆、八爪龙、九死还阳草、十大功劳等。人们凭其形便不难判其名,凭其性便不难知其用。
      药园里珍奇纷呈,世所罕见。“四个一”、 “三十六七”和“七十二还阳”都闻名遐迩:“四个一”指头顶一颗珠、七叶一枝花、江边一碗水和文王一支笔。它们多为神农架特有,以往不见经传,当今方被药典收录。“三十六七”是民间对主治五痨七伤药草的总称,主要包括白三七、红三七、 百合七、 包袱七、鞭杆七、 冰盘七、穿山七、 葱头七、对叶七、 防风七、 飞蛾七、 肺痨七、 凤尾七、蛤蟆七、 海龙七、云雾七、扣子七等。“七十二还阳”因能让生命垂危者“起死回生”而得名,七步还阳、百合还阳 、豆板还阳、 豆瓣还阳、金耳还阳 、金丝还阳、 韭菜还阳、 菊花还阳、腊梅还阳、梅花还阳、 铺地还阳、松柏还阳、青菜还阳等都在其中。
      “七十二还阳”中金钗居首位。金钗是民间对石斛科药草的统称,包括龙头凤尾金钗、人字金钗、豆芽金钗、竹节金钗等20多种,皆依其主要药用部位的形状特点而得名。龙头凤尾金钗最显神奇,它确实有头,大小若大头针顶;确实像龙像凤,因头伸两须,体盘曲,尾巴细长。它通体金黄,酷似古代贵妇头饰的金钗,故而得名。它对生境的要求十分苛刻,一要长在悬崖峭壁间,二要下临无底深渊(潭),三还要深渊水面反射的日月光辉恰好回落崖头,三者缺一不可。凭借如此条件,它方尽得日月精华,天地灵气,因而也才具有了“起死回生”的神功。
       还阳草神,还阳虫也奇。最有名的还阳虫是脆蛇,它长短不过尺余,皮色暗红,主要特性是喜欢从树枝跌落地上,落地时全身即断为数节。神奇的是,不要一会儿,散落的各节便会自动接合如初,然后再上树,再跌落。有经验的草医多选其第九次接合时将其捉住,因为此时的药力最强,故称之“九死还阳虫”。清人赵学敏在《本草补遗》中只说脆蛇产于云贵山区,却不知道神农架也有。另有一种小虫也俗称还阳虫。它细如米粒,皮色乳白,特殊习性表现为总是成千上万只聚成一列,整体行进。行进途中,任人用树枝拨乱,它们迅即又能接合如初。这两种还阳虫都有剧毒,千万不能直接用手捕捉,土郎中的办法是,视其前进方向,预先将布头巾之类摊放在前面的地上,待其身体全部进入后,即猛收布巾,将其紧紧扎在布袋之中。处理方法是,将布袋置于瓦片之上,连布带蛇,一起用文火烤干,碾磨成粉后,可装瓶备用。它们都是接骨斗榫的绝药,能将粉碎性骨折接合如初。其用法很简单,一般是将药粉用黄酒或温开水吞服,也可将药粉配制的药膏敷于伤处。
神农架中医药文化贵在“全民皆医”
神农架中医药文化以“全民皆医”最显珍贵!
神农架历史上长期没有医院,没有诊所,就是中医先生、中药店铺也极为少见,人们却能“小病不出门,大病不出村”,靠的就是“全民皆医”。
“全民皆医”主要表现于三大方面:
其一,认药有道,经验普及。人们都能认识几十乃至上百种药草,究其原因,除了身在山林,与药为伴外,还在于普遍熟悉并善综合运用识药辨药的“四字经”:一曰“看”。它最重要,又有八个讲究,即一看形——譬如看到枫树枝上生有5片小叶,形似5个手指,就能认定它是五指枫;看到牛膝草茎上生有膨大的节且状似牛膝盖,便能认定它是壮牛膝。二看色——譬如看到花始呈白色,继逐渐变黄,便能认定它是金银花。三看眼——眼指植物上突出或内陷的皮孔,有眼无眼常是判别一些花果形似却非同物的重要依据,譬如水杨梅茎有皮孔,风箱树却没有。四看点——譬如满天星便因叶子上有点,透着光看像星星一样,故名。五看毛——譬如白泡桐叶背上有层白色的绒毛,金线枫上则有层灰白色绒毛。六看刺——譬如鸟不沾便因全株都长满了刺,连鸟也不敢碰而得名。七看翅——譬如盐肤木的叶子有翅,可与漆树鉴别;六耳棱叶下苞茎如翅,可与大凤艾鉴别。八看断面——譬如铁包金的断面便显示,木质金黄,而外皮呈棕黑色。“摸”就是用手去摸、揉、捻,凭借感觉判定药草。譬如锡叶藤的叶面很粗糙,土党参的叶子则会流出白色的汁液。“闻”就是揉碎叶子,剥开果实,切开根茎用鼻子闻,根据不同气味辨别药草。“尝”就是用口尝味,凭味辨药,但此法只适用于那些无毒或微毒的药物。
其二,家家兴药,人人采药。兴药、采药一直是农家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神农架是我国中草药材的重要产地,出产的大宗药材包括党参、当归、天麻等,有大面积种植记录的包括黄连、冬花、独活等,早因品质优良闻名中外的“房当”,其所以被称为“房当”,是因这里原属房县管辖。
会兴药不足为奇,善采药则足堪赞叹。因为采药既要跋山涉水,又得攀崖越涧,还得提防凶禽猛兽的袭击,稍有不慎,轻则跌伤,重则丧命。善采金钗的药农最令人赞佩:因金钗生境特殊,药农须先借助绳子悬身半空,再慢悠慢荡,逐渐向悬崖绝壁靠拢。其间,还得时时注意头顶,防备遭飞鼠袭击。飞鼠学名中华鼯鼠,似鸟而非鸟,只能滑翔而不能飞行。滑翔时双蹼平伸充当两翅,长尾高翘掌握方向。双蹼皆为革质,蹼缘又呈齿状,因此借助下滑的惯性,能轻易割断拇指粗的树干、竹竿或藤类。它土名催生子,得名于一则传说:古代一个年轻孕妇,因为家事不和,一时想不开,独自上山想悬藤自缢,却不料身体刚悬空,竟有一只飞鼠自天而降,割断了脖子上的藤绳,孕妇得救了,腹中的婴儿提前出世了,催生子也得名了。飞鼠主食金钗,常守候在金钗窝边,为其充当保护神,一旦发现有人想来夺食,便会挺身而出,直滑下去,一心要割断药农身上的绳子。聪明的药农自有应对妙招,即为绳子加套竹筒,让飞鼠的锯齿只能随竹筒的滚动一滑而过,保证了绳子的安全,也就保证了自身的安全。
其三,土方土法,总见神效人们多粗通药性医理,善用土方土法,自行处理一般的疾病伤痛。。至今只要深入山林,深入农家,仍不难发现这样的事例:
有汉子劳作时不慎被利器刺伤了手脚,鲜血如注,他(或同伴、或家人)多会就近扯一把草,放进嘴里嚼烂;再挖一坨稀泥,将烂草揉入其中;将揉入了烂草稀泥糊在伤处,不一会儿,伤者就会血止疼消。
有婴儿突发了惊风,高烧不退,汗水把棉被都浸湿了,奶奶见状便会拿出几根珍藏的金钗,放进水壶,用开水煮沸,待水温可以入口时,给婴儿喂进几滴,不一会儿,婴儿就烧退了,不哭了,能安然入睡了。
有孩子喊叫肚子疼,奶奶总会先摸肚皮,发现其腹胀如鼓,就知道是停食所致,遂先用温水替其擦洗干净身子,继用蘸有蜂蜜的手掌,反复地沾其前心后背,直到手掌上出现乳白色粘液或油光方停。不大一会儿,孩子就排便了,疼痛也随即消失了。
中老年多备有七叶一枝花和山七合泡的药酒,一旦因腰肩盘突出引发腰背剧烈疼痛,即会从酒罐(或瓶)中捞出一把,捣碎,用棉布包好,敷在背上,无需多久,疼痛感就会大大减轻,乃至完全消失……

评分

参与人数 3经验 +35 金币 +25 收起 理由
啄木鸟捉害虫 + 15 + 15 很给力!
沉睡雄狮 + 10 + 10 很给力!
松鹤月影 + 1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2

782

主题

8504

帖子

9849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9849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十堰市

发表于 湖北省十堰市 2015-12-31 16:2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沉睡雄狮 于 2015-12-31 17:06 编辑

神农架中医药文化神在草药郎中
神农架中医药文化以“草药郎中”最显神奇!
    民间素分药材为中药和草药,分医生为中医和草医。中药专指药典有载、经过了加工制作的药物,草药则不仅单指草本药物,且不受药典局限。中医专指那些拜师于老医生,出师后挂牌行医的职业医生。他们多坐堂把脉,按典开方,照典用药,主用“中药”。他们人数虽少,地位却高,被百姓尊称为“先生”。“草医”则没有那多严格讲究,只讲能看病疗伤。较之中医先生,他们人数众多,地位却低,好听的叫他们“草药郎中”,不好听的则叫他们“药叫花子”。
    其实,“草药郎中”才最堪神农老祖宗嫡传弟子之称。在山林中,他们一直是救死扶伤的生力军,百姓健康的保护神。
“草药郎中”与“先生”最显著的区别在于,他们都不以行医为业,仍以务农为主,生活在最底层,与百姓关系最亲密。他们为人治病疗伤以往多不收钱财,逢年过节时能得到病人送来的一点粮食或菜肴,就算是不错的回报了。
    “草药郎中”的医术医艺也有异于“先生”:他们既会把脉开方,还善推拿按摩、针灸刮痧、拔火罐、扎火针、烧灯火等传统手法;既使用中药,更善用草药,且多是自采自种的;既使用中药汤头,更多以“祖传秘方”为法,,譬如选动物或其内脏为药引,取被蟒蛇吞食的青蛙、老鼠之类入药……看似怪异,却深含奥妙。
    “草药郎中”因师门不同,各有所长,或内科,或外科,或妇科,或儿科……其中不乏身怀独门绝技者,他们多有治愈疑难杂症或攻克癌症的记录。
    松柏镇的高顺德老人堪为草医的典型代表。他生于中医世家,从小随父亲习艺,至今已有50多年的医龄。他家住龙沟村,既种有15亩责任田,还经管着一大片山林。他至今仍住着土墙瓦房,门前既不见诊所、药店之类的招牌,屋里也不见医案、药厨之类的摆设,更没有一件医疗器械。他以“高氏草药熏蒸疗法”为独门绝技,此法已被神农架林区纳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氏草药熏蒸疗法”以“百毒随汗出,百病随汗除”为理论依据,巧融祖传秘方与个人经验于一体,既有继承,更有创新。以往是每年的农历九月、十月、冬月、腊月和次年的正月、二月各开蒸一次,每次连蒸三天,号为一个疗程。
“高氏草药熏蒸疗法”是在自建的熏蒸房里进行的。熏蒸房由灶洞、铁锅、木甄和顶罩四部分构成。灶洞口露在墙外面,进门才能看清楚灶上坐着一口大铁锅,铁锅上盖着宽竹板或木条编的锅盖,锅盖上架着一只空心大木甄,甄口正对着吊在梁上的顶罩。木甄大半人高,粗可容一人在里面站立或安坐;顶罩是用厚塑料膜做的,能将甄口裹得严严实实。
“高氏草药熏蒸疗法”依序分六步进行:
    第一步,把脉。仅适用于每次开蒸的第一天,旨在先摸清病人的病情,并根据病情向病人提出是否可蒸和所需疗程的建议。对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和传染病患者,则说明不能接受其熏蒸的理由。第二步,给药。根据病情,先给病人抓几味草药,并要求当即煎服。这副药管三天,要求病人在每次入蒸前后各喝一杯。第三步,入蒸。一般一次一人,脱光衣服,钻进甄子,拉下顶罩,裹严甄口。其时,灶里燃着柴火,锅里泡着50多种药材,甄内热气腾腾,药雾弥漫,人在其中,可闻药水煮沸声,不需多大功夫,就会大汗淋漓,从头顶汗到脚心。蒸的时间长短,由自己把握,一般蒸20多分钟即可,体质好的可持续半个多小时,蒸的时间越长,汗出的越多,效果也越好。第四步,净身。出甄后先用温热的药水将全身擦洗干净,然后穿上内衣裤。药水一直热在蒸房外的炉子上,届时会有人帮忙给送一盆进来。第五步,扎针。这是与传统熏蒸法最大的不同,它分“扎火针”、“烧灯火”两种,每个疗程的前两天“扎火针”,最后一天“烧灯火”,都在更衣间进行。火针是自制的,由绑在半截筷子头上的四枚缝衣针构成,称为四星针;扎时先在针尖蘸上硫磺,再就着蜡烛点燃,因此而称火针。火针对着穴位扎,可从头顶扎到脚心,遍及全身几百个穴位。烧灯火用的是从麝香包里取出的一截青线,烧时先在线头蘸上桐油,然后就着蜡烛点燃,再点击各个穴位。别看线只有一截,扎在身上竟如同钢针一般。第六步,喝药。扎完针才可穿好衣服,走出蒸房,将入蒸前熬的药再喝一杯,一次熏蒸到此才宣告结束。
记录显示,从1965年迄今,“高氏草药熏蒸疗法”已接蒸过14000多人次,其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来自全国19个省市区。反馈信息表明,此法对风湿类患者疗效最佳,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有助于防癌、抗癌和多种传染病。
高顺德老人自信草药才是癌症的克星,正对熏蒸所用的50多种草药分别进行深入研究,争取找出最能防癌、抗癌的药物及配方,献给社会,造福人类。
上帝从不埋怨人们的愚昧,人们却埋怨上帝的不公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1

417

主题

7965

帖子

9710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9710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15-12-31 17: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神农架中医药文化神在草药郎中
神农架中医药文化以“草药郎中”最显神奇!
       民间素分药材为中药和草药,分医生为中医和草医。中药专指药典有载、经过了加工制作的药物,草药则不仅单指草本药物,且不受药典局限。中医专指那些拜师于老医生,出师后挂牌行医的职业医生。他们多坐堂把脉,按典开方,照典用药,主用“中药”。他们人数虽少,地位却高,被百姓尊称为“先生”。“草医”则没有那多严格讲究,只讲能看病疗伤。较之中医先生,他们人数众多,地位却低,好听的叫他们“草药郎中”,不好听的则叫他们“药叫花子”。
       其实,“草药郎中”才最堪神农老祖宗嫡传弟子之称。在山林中,他们一直是救死扶伤的生力军,百姓健康的保护神。
“草药郎中”与“先生”最显著的区别在于,他们都不以行医为业,仍以务农为主,生活在最底层,与百姓关系最亲密。他们为人治病疗伤以往多不收钱财,逢年过节时能得到病人送来的一点粮食或菜肴,就算是不错的回报了。
       “草药郎中”的医术医艺也有异于“先生”:他们既会把脉开方,还善推拿按摩、针灸刮痧、拔火罐、扎火针、烧灯火等传统手法;既使用中药,更善用草药,且多是自采自种的;既使用中药汤头,更多以“祖传秘方”为法,,譬如选动物或其内脏为药引,取被蟒蛇吞食的青蛙、老鼠之类入药……看似怪异,却深含奥妙。
      “草药郎中”因师门不同,各有所长,或内科,或外科,或妇科,或儿科……其中不乏身怀独门绝技者,他们多有治愈疑难杂症或攻克癌症的记录。
      松柏镇的高顺德老人堪为草医的典型代表。他生于中医世家,从小随父亲习艺,至今已有50多年的医龄。他家住龙沟村,既种有15亩责任田,还经管着一大片山林。他至今仍住着土墙瓦房,门前既不见诊所、药店之类的招牌,屋里也不见医案、药厨之类的摆设,更没有一件医疗器械。他以“高氏草药熏蒸疗法”为独门绝技,此法已被神农架林区纳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氏草药熏蒸疗法”以“百毒随汗出,百病随汗除”为理论依据,巧融祖传秘方与个人经验于一体,既有继承,更有创新。以往是每年的农历九月、十月、冬月、腊月和次年的正月、二月各开蒸一次,每次连蒸三天,号为一个疗程。
“高氏草药熏蒸疗法”是在自建的熏蒸房里进行的。熏蒸房由灶洞、铁锅、木甄和顶罩四部分构成。灶洞口露在墙外面,进门才能看清楚灶上坐着一口大铁锅,铁锅上盖着宽竹板或木条编的锅盖,锅盖上架着一只空心大木甄,甄口正对着吊在梁上的顶罩。木甄大半人高,粗可容一人在里面站立或安坐;顶罩是用厚塑料膜做的,能将甄口裹得严严实实。
“高氏草药熏蒸疗法”依序分六步进行:
       第一步,把脉。仅适用于每次开蒸的第一天,旨在先摸清病人的病情,并根据病情向病人提出是否可蒸和所需疗程的建议。对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和传染病患者,则说明不能接受其熏蒸的理由。第二步,给药。根据病情,先给病人抓几味草药,并要求当即煎服。这副药管三天,要求病人在每次入蒸前后各喝一杯。第三步,入蒸。一般一次一人,脱光衣服,钻进甄子,拉下顶罩,裹严甄口。其时,灶里燃着柴火,锅里泡着50多种药材,甄内热气腾腾,药雾弥漫,人在其中,可闻药水煮沸声,不需多大功夫,就会大汗淋漓,从头顶汗到脚心。蒸的时间长短,由自己把握,一般蒸20多分钟即可,体质好的可持续半个多小时,蒸的时间越长,汗出的越多,效果也越好。第四步,净身。出甄后先用温热的药水将全身擦洗干净,然后穿上内衣裤。药水一直热在蒸房外的炉子上,届时会有人帮忙给送一盆进来。第五步,扎针。这是与传统熏蒸法最大的不同,它分“扎火针”、“烧灯火”两种,每个疗程的前两天“扎火针”,最后一天“烧灯火”,都在更衣间进行。火针是自制的,由绑在半截筷子头上的四枚缝衣针构成,称为四星针;扎时先在针尖蘸上硫磺,再就着蜡烛点燃,因此而称火针。火针对着穴位扎,可从头顶扎到脚心,遍及全身几百个穴位。烧灯火用的是从麝香包里取出的一截青线,烧时先在线头蘸上桐油,然后就着蜡烛点燃,再点击各个穴位。别看线只有一截,扎在身上竟如同钢针一般。第六步,喝药。扎完针才可穿好衣服,走出蒸房,将入蒸前熬的药再喝一杯,一次熏蒸到此才宣告结束。记录显示,从1965年迄今,“高氏草药熏蒸疗法”已接蒸过14000多人次,其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来自全国19个省市区。反馈信息表明,此法对风湿类患者疗效最佳,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有助于防癌、抗癌和多种传染病。
高顺德老人自信草药才是癌症的克星,正对熏蒸所用的50多种草药分别进行深入研究,争取找出最能防癌、抗癌的药物及配方,献给社会,造福人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1

417

主题

7965

帖子

9710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9710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15-12-31 17: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神农架中医药文化亟待抢救保护
神农架中医药文化亟待抢救与保护!
      遗憾的是,而今的神农架,“全民皆医”早成了历史,已经没有那么多人能认药、善采药、知药性、用偏方了,没有那么多“草药郎中”了,名老中医也所剩无几了,更令人担忧的是,年轻一代多不愿接班,不屑接班,中医药文化实面临着后继无人、濒临断代的困境。 神农架的问题带有普遍性,《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早已经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和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我国中医药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中医药特色优势逐渐淡化,服务领域趋于萎缩;老中医药专家很多学术思想和经验得不到传承,一些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濒临失传,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不足;中医中药发展不协调,野生中药资源破坏严重;中医药发展基础条件差,人才匮乏……“新情况、新问题”首先在民间引起了强烈反响。神农架人自信,民间中医药对传统理论和方法理解更准、继承更好、运用更多;神农架基础好,根底深,应该建成“国家中草药传承、研究、开发重地”,以确保古老文化不断代、宝贵遗产不失传。
       值得庆幸的是,民间的呼声,已为林区党委、政府采纳,并正有序推进五项工作:
其一,发现人才,保护人才。此项工作以名老中医和土郎中为重点对象,已组织力量,深入调查,将相关人员和情况记录在案,给予重点保护,并为之发挥才干创造条件。其二,广辟渠道,培养新人。此项工作旨在通过制订扶持政策,解决草药郎中后继无人的问题。已经通过自办培训班和外送医药院校等办法,为村卫生室培训了一批年轻人,还计划借鉴当年培养赤脚医生的做法,或在职业高中开设专班,或由卫生部门举办短训班,请医生讲授中医理论、中药药性,请老郎中负责实践(识药、采药、种药),同时鼓励老郎中带徒弟,争取用3——5年时间,实现乡镇中心医院有一位懂草药的中医,每村有位草药郎中。其三,土洋结合,总结研究。草药郎中或身怀治疗某些病症的绝技,或深藏治疗某些病症的秘方,他们以祖传秘方为主方,以地产大宗药材为主药,积累了养生和治疗疾病的丰富经验,正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支持他们自行总结,并请专家学者帮助分析研究,请医疗单位做临床实验,最后形成规范,推广运用。其四,种采结合,发展药材。继续调整林业、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业。在强调扩大面积的同时,扎实推进金钗之类珍稀药材的人工栽培实验,要根据其生境特点,选择适当的地块种植,严禁使用化肥农药,确保质量安全。要以强化管理、严禁滥采乱挖为前提,将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和重要的景区景点外的山林向药农开放,保证药有所用,永续利用。要组建一支收购队伍,以便适时收购,统一使用。其五,因地制宜,政策扶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李慎明接受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采访时曾指出:现实里民间中医药的传承因有关法规未能充分考虑中医药自身特点而处在困难境地。此种情况全国普遍存在。他强调,“解决民间中医药传承问题必须从建设完善法规着手。保护和改善民间中医药的生存环境比挖掘、整理民间医药资源更加重要和紧迫,倘若不能从源头上解决民间中医的合法从业、生存和传承问题,民间传统中医就失去了生存的空间和发展的活力。而失去了民间中医药,我国原创又完全符合人类新医学发展方向的传统中医药学也就失去了继承和创新的一支主力军。”“要充分认识当前国际国内所面临的中医药发展机遇和挑战,高度重视传统中医药传承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不能都指望靠“天赐良机”、“巧遇伯乐”、“领导特办”一类的方法来解决民间传统中医药的传承问题。”林区党委、政府正依照国家法律、法规,探索制定适合结合本地特点的优惠政策,积极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尽早建成“国家中草药传承、研究、开发重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1

417

主题

7965

帖子

9710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9710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15-12-31 21:24:59 | 显示全部楼层
神农架中医药文化定将再创辉煌
神农架中医药文化定将再创辉煌!
      而今,伴随着中医药正快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脚步,神农架正与建设“国家中草药传承、研究、开发重地”同步,积极建设“神农中草药文化产业园”!建设神农中草药文化产业园,不仅是发挥资源优势,促进富民强区的重要举措,更是“彰显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价值,建成世界著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急切要求。建设神农中草药文化产业园,神农架独具优势:神农架保存着和谐统一的大自然,不仅能满足生态旅游者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的需求,还有助于其在和谐统一的大自然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并进而实现自身的和谐统一。生态旅游者无不怀有祛病健体、养生益寿的美好愿望,神农架环境幽雅、空气清新,民风淳厚,草奇药神,自然多被其视为难觅的养生胜地。建设神农中草药文化产业园,是一项系统工程,浩大工程,涉及面广,项目众多,初步计划为3年起步,5年初具规模,10年最终建成。
      神农中草药文化产业园,是对神农架全区而言的,其内涵由彼此联系又各具特色的6大功能区共同构成。6大功能区将按照统一规划,分别落实到各乡镇、林场和景区、景点的相应地段。
      1、土郎中服务区——计划深入民间,多方寻找,发现更多的高顺德(包括具有一技之长的土郎中),努力将其请入园内,为其创造优越条件,让其各显其能,并逐渐扩大规模,形成气候。
      2、 中草药养生区——计划与相关景区景点建设配套,兴建独具神农架风格的别墅群,对入住者提供土郎中养生服务,中草药养生服务。
      3、中草药研究中心——计划采用土洋结合的方法,围绕一个中心课题开展研究,帮园内土郎中总结经验,著书立说,并力求早出成果,出大成果。中心课题为,如何以民间秘方为主方,以地产药材为主药,攻克几种疑难病,并将治疗常见病的处方与手法相对规范化。
      4、中草药传承中心——计划通过鼓励老郎中带徒弟、举办多种培训班和筹办专科学校等渠道,吸引年轻人入学,保证草医草药不失传,传统文化更灿烂。
      5、中草药示范基地——计划逐步扩大中草药种植面积,让500——900种药材入住相应的地块,建成几个偌大的中草药园,并发挥示范作用。选种条件是,批量急需而自然资源相对不足者,适宜于在这一海拔区和水土环境生长者,急需做野变家实验者。
      6、中草药文化园地——计划多方鼓励当地农家开办以药饮药膳为特色的农家乐,与上列项目配套,使园区成为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的中草药文化园,为神农架国际生态旅游胜地增添光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6

668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德国省委书记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6098
QQ

IP属地:湖北省神农架林区

发表于 湖北省神农架林区 2016-1-1 10:28:56 | 显示全部楼层
传承发展神农架中草药,林区党委政府已纳入议事日程,在林区"十三五"规划史或将有-席之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5

103

主题

1419

帖子

2600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2600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16-1-4 14: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年迈的山翁其文花了大功夫,为的是弘扬神农中草药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5

103

主题

1419

帖子

2600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2600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16-2-4 16: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期盼更多像高顺德、张燕这样的民间中草药养生疗法在各乡镇普及,继而打造神农架中草药健康旅游示范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0

主题

4

帖子

13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13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16-2-6 13: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神农中医不可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1

417

主题

7965

帖子

9710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9710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16-2-24 08: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扬优秀传统医药文化,传承炎帝神农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